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深基坑地下水的处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深基坑地下水的处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地下水对深基坑的重要性和不良影响,对深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中常见的处理方法给予介绍,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使其取得了良好的控水效果。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地下水;基坑干燥;

一.水文体质特征对深基坑开挖的重要性

深基坑开挖首先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及其严重的。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使工人难以立足以致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通过现有的工程事故调查发现,有70%的工程事故是由于地下水或降雨造成的。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正确认识各种土体的渗透规律;恰当选择合理的降水方法,科学设计止水结构,确保隔渗效果,是地下水处理的主要矛盾,对深基坑的水文体制特性的了解十分重要。

对深基坑水文地质的了解和掌握,不单是设计人员的事,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项目经理部经理和项目总工都应掌握。因为水文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影响施工组织和管理,影响施工技术的运用和事故预防。在我国,东西南北水文地质差别很大,在南方施工与在北方施工大不一样。在水位上,南方水位浅,北方水位深。在土质上除有地域差别外,同一样地域也有不同的土质存在。靠江海湖泊更不用说。如:有的地层上部以粘性土为主,下部以砂砾石层为主,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杂填土、可塑状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可塑一硬塑状粘土软塑状粉质粘土、粉砂或粉土夹软塑状粉质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粗砂、砾砂、碎石土等。有的地区深基坑开挖的地质容易出现基坑边坡滑移、基坑涌水、流砂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陷、基坑井点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道路开裂、围护位移、房屋开裂等。只有对深基坑的水文地质掌握了,才能在具体施工中做到临危不惧,举措得当。

二.地下水给深基坑开挖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1)在粉细砂层或粉土场地,地基土在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下,基底往往会发生翻泡、冒水、土体颗粒上浮等现象,称为“砂沸”,由于“砂沸”发生的面积一般较大,影响深度也较深,故一但发生,整个地基就会受到扰动,原始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地基强度。

2)当渗流水在基坑坡面溢出时,土体颗粒在动水压力和自重下滑力的双重作用下,先将坡脚附近土粒浮起,使其失去支撑,然后迅速发展到土体流动或坑壁塌滑,称之为“流土”,这种现象往往是突发性的,对地基的破坏十分严重。如某建筑物建在河流冲击的粉砂、细砂层上,基坑开挖中采用深沟降水,当挖深到设计标高时,由于局部排水段失效,地下水从坡面逸流,使该段坑壁发生流砂,继而塌滑。使工期延误,损失惨重。

3)当基坑下有承压水时,开挖基坑减小了含水层上覆生活透水层的厚度,在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顶裂或冲毁基坑底板,造成突涌现象。底板裂缝使地基整体性遭到破坏,突涌带出的土体,使下卧层淘空,降低了下卧层的强度,对工程极为不利。

4)渗透水流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冲刷, 挟走细小颗粒或溶蚀岩土体中的孔隙逐渐增大,甚至形成洞穴,导致岩土体结构松动或破坏,以致产生地表裂缝、塌陷,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这种潜蚀作用,在黄土和岩溶地区经常发生。

三.深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一是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二是排水法,即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在实现施工中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

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在具体施工中,除了把握好成孔、安设井管、填充滤料、洗井、安设水泵等重要环节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基坑内井点应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二是加强水位监测,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设置回灌井点等。三是防止排出的地下水回渗而流入基坑。四是潜水泵在运行时要注意检查电缆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如电动机内。五是位于基坑内的深井井点,由于井管较长,挖土至一定深度后,井管应于附近的支护结构支撑或立柱等连接,予以固定。六是当基坑底部有不透水层时,为排除上层地下水,可采用砂井配合深井降水。如电梯井基底管涌泥水,待基底砼浇捣完成后7天内拆除封闭。

四.工程实例

印度JHARSUGUDA独立电站位于北纬21°48′东经84°3′印度Orissa邦Jharsuguda镇以南约8km的Brundamal/Bhurkamunda村附近。国道SH-10位于厂址以西约2.5km处,交通方便。工程建设总规模为6×600MW,本期建设4×600MW,留有扩建条件。本建筑物是属于电厂输煤标段的0#输煤转运站,也是整个电厂基础最深的建筑物。0#转运站是地下框架剪力墙结构,3层。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础尺寸30m*15m,基础底标高为-31.500m,室外地面标高为-5.850m,开挖深度25.65m.地下侧壁底板及和土接触部分梁板柱采用C35防水砼,抗渗等级为S9.建筑场地类别II级,基础持力层为④层全风化片岩。

1)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粘土②粗砾砂③残积土,根据设计提供的基础资料,该三层土不适宜作为火车卸煤沟、输煤栈桥等建(构)筑的天然持力层;对于贮煤场区域荷载较小的(构)建筑物,该三层土可以作为天然持力层。④片岩(全风化),该层强度较高,可作为火车卸煤沟、转运站等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⑤片岩及以下地层为强风化~中等风化片岩,其强度较高,抗变形能力强,是较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也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下卧层。

2) 保持基坑干燥

在勘测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约0.56~6.90m,年变化幅度3.00~5.00m,常年最高地下水水位可达地表,当雨季施工或基坑深度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基坑开挖前应进行施工降水,降水方法可考虑采用井点降水或坑内明沟排水(基坑较浅时)的方法。

由于全风化和强风化片岩具有易扰动、遇水迅速崩解,承载力显著下降的特性,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降水,均应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水位位于基坑坑底以下0.50~1.50m,严禁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基土被水浸泡。

3)确保边坡稳定

场地内片岩全风化呈粉细砂状,产状为倾向NE35°~55°,倾角50°~77°,具各向异性,特别是边坡具有顺层滑移的特性。考虑以上因素,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进行放坡,在顺层坡方向上,当坡高小于8m时,建议采用小于1:1.00的高宽比进行放坡;若坡高大于8m时,建议采用小于1:1.50的高宽比进行放坡。在逆层坡方向上,当坡高小于8m时,建议采用小于1:0.75的高宽比进行放坡;若坡高大于8m时,建议采用小于1:1.00的高宽比进行放坡。

另外,基坑开挖后应尽快进行上部基础施工,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