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多层次、多方面开展对话的过程。而在这些对话中,我认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最为重要。学生就是在读懂一篇篇文章,并深入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成长、成熟起来,来构建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系统的。学生只有通过对话,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并获得语文素养和思想素养的提升,才算是达到了阅读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以后,阅读教学对话的思想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是很多教师只是追求课堂表面的轰轰烈烈,要么一问到底,“满堂灌”换成了“满堂问”;要么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收获甚少。这种课堂没有体现对话教学的初衷,或者说只是流于浅表层次的对话。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一座桥梁,它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深刻感悟文本,学习语言,并获得精神的提升。

一、感知文本是前提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要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首先必须让学生亲近文本、接触文本。而接触、理解文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朗读。读是激活,是唤醒。唯其读,才能“明其言,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因此,在对话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对于文辞优美的文章要放声朗读,深情吟诵。如,我在教学《海燕》时,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朗读中充沛的情感、明朗的节奏、恢弘的语气、抑扬的语调;再让学生跟读,边读边体会、学习、模仿;最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朗读体验,自己放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已经感觉到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写海燕的普通散文,而应该是一篇战斗的檄文,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浪潮即将来临的宣言。为后面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高屋建瓴,精当提问。教师的提问在对话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学生总体感知全文的时候。它像一个总纲,牵制着文章的重点,决定着对话的深浅;它也像路标,指引着学生思维的方向,让学生少走弯路,尽快走进文本,与文本沟通、交流、融合。如,在学习“变色龙”的时候,我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前提出了如下问题:(1)变色龙是一种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2)在本文中变色龙指谁?他变了几次?(3)他变来变去不变的是什么?本文只是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人吗?三个问题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思考,直指文章主旨。

3.巧选角度,深入文本。与文本的对话,切入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如何选择切入点,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确定。有的文章可以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如,教学《白杨礼赞》时,我首先让学生弄清“礼赞”的含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明确了“礼赞”是“带着敬意的赞美”,这时我顺势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文章读熟了,答案出来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不言而喻了。有的文章可以从结尾切入,如,鲁迅的《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见那夜似的好戏了”,教师可以这样切入:豆真的好吃吗?戏真的好看吗?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有些文章可以根据体裁不同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解读。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规范和表现形式,阅读小说应该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中心,阅读散文应该把握文章的情感意蕴,学习诗歌则应以感受意境为主。如,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可以从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入手,去触摸诗中蕴含的感情:对亲人的思念对祖国的思念,并领悟诗中浓浓的乡愁。从结构上看“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使得全诗具有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二、品味语言是旨归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获得语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语言的品味离不开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或者说深层对话的开展主要是为学习语言服务的。宁鸿彬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文章的形式,而不在于文章的内容。”但有些老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往往只局限于某一个角度,某一种方法,蜻蜓点水,导致语言的品味流于肤浅。其实,品味语言的角度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

1.从描写生动处品味

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要求学生品味文章的第三段: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为了使学生的品味尽量贴近文本,我提了如下问题:(1)这一段文字总体上描写了什么?(2)这里用两个“没有”有什么用意?(3)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明确了:这一段主要写紫藤花开得活泼热闹,两个“没有”不仅交代了时令,也写出了紫藤萝不与其他的花争占春光的高贵品质,同时用清冷的氛围反衬了后面写紫藤花的“闪光”和“盛开”。用得最好的词是“推”和“挤”,这两个词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花的活泼热闹,又写出了花的旺盛的生命力。

2.从语言含蓄处品味

《一面》中有这样一段: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的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品味这一段话,可以给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a.环境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b.“赫然”表现了什么?c.环境描写和后面“我”的行为之间有什么关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后,学生总结: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环境,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阴冷,又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冷酷;“赫然”写出了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崇高地位;前面的自然环境描写和后面的“我”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我”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3.从违背常理处品味

鲁迅在《孔乙己》结尾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用在这里却大有深意。余秋雨在《道士塔》中写到敦煌文物大量流失,情不自已时,突然冒出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如何理解这句看似反常的话呢?原来这是作者在痛失祖国珍宝后愤怒之极的表现,也是从保护人类文明的更高的层面上对王道士之流的愚氓的谴责,以及对当时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的痛斥。

品味语言的角度和方式还有很多种,但关键是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核心,深入作者内心,和文本、作者进行深层对话,才能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才能达到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

三、介绍背景是延伸

有些文章如果仅仅阅读文本,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的限制,是无法完全理解的。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查找或者直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马说》作者为什么首先强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从客观现实上来看是说不通的,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只有有了千里马,才会有相马的伯乐。但如果学生了解了韩愈多次上书自荐却得不到任用的写作背景,就不难领会韩愈的悲愤之情,以及发出的深深慨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了。这样,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就不会犯难了。

再如,我们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对其中的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理解不透。这时,我介绍了宗璞的生平,并且告诉同学们这篇文章写于她的小弟得肝癌去世以后。

然后我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她弟弟的死和她写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2.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1:她弟弟死了,她很难受,想用看花来转移痛苦。

我追问:只是转移痛苦吗?

学生2:不是,她是通过看花,想到过去曾经凋零的紫藤花如今又开得这样繁盛,由此想到生命的顽强。

我继续追问:紫藤花的生命顽强和她有关系吗?

学生3:当时她正陷入小弟之死的悲痛中,但她从看花中感到生命的顽强,因此,想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虽然小弟死了,她还要坚强地活下去!

她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看来通过对话,学生已经深深理解了课文、理解了作者。

关于第二个问题,开始有些同学不好意思说,在我再三引导下,一位学生说让她最感动的地方是小弟死了,作者没有长久地沉浸在悲痛中,而是从紫藤花中得到启示,走出痛苦。然后讲述了她奶奶的故事。她说奶奶最喜欢她,有一年她过生日,父母因为工作忙忘记了,只有奶奶记着,还给她做了她最爱吃的饺子。现在奶奶不在了,每到生日时都特别想她……话未说完,已经泪流满面。其他同学也被深深感染,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讲自己的长辈,有的讲自己的同伴,有的讲小猫小狗,有的讲小花小草等。大家都沉浸在凝重的氛围之中,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是相通的,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是交融的:珍惜亲情,热爱生命!

通过深层对话,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读懂了作者,而且从中汲取了精神的养料,他们懂得了生命的顽强、生命的价值,一定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看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的确是学生走向文本的一座桥梁。通过对话,学生一方面读出作者,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品味负载这些内容的外在语言形式;另一方面读出自己,用文本来观照自己的内心、自身的生活,从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