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考对联题例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考对联题例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联,在2006年中考语文卷中继续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与以往比较,今年的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适当降低难度,让考生有话可“对”,轻松入门。

前几年要求考生自找材料自己构思对上联或下联的题目,得分率大都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训练较少,考试时能用作答题的时间很紧,考生一旦思维受阻,往往乱写一气,或干脆放弃。今年有的命题针对此种情况作了改进,明显降低了门槛,以消除考生的畏惧心理,激起考生对对联的亲近感。例如南京市题:

……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

这道题从三方面降低难度:一是由自找材料变为提供材料,只须“修改”,不须自创:二是明确指出只是“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也即告诉你上联是对的;三是修改处也较为明显,只是语序上的不妥,而无词性对应等较难判断的问题,答题时无须添字减字,只要把“深情怀旧”与“周树人”换位即可。再看温州市题: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这一题要求将散句概括为下联,因为题干已明确只须“删改”,不须添字换字,所以降低了难度,考生从中提炼出“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并不困难。

二、增强实用性,让考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考试卷中的对联题很注意让考生在实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显山露水”,展示个性。例如温州市课改区题: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

这一题规定了一个语文实践情境,既开放(省略号表明其他人物也可,上下联内容联系不作要求),又有限制(人物必须是名著中的,且只能是两个音节);上联规定了结构,即人物名居第五第六字,前四字描写该人物的性格特点,末两字为叙事性动宾短语,第七字就是一个对动宾短语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这一实用题既能考查考生平时的文学积累是否厚实,又能看出考生对人物的总体把握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功力的广阔舞台。题中提到的“参考人物”,可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下联。如果你对《红楼梦》中的宝玉、宝钗等人物较为熟悉,不妨来一番别出心裁,尽情展示你的才气。

再看江苏省宿迁市题与上述对联题可谓不谋而合。

某班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以下设计。……②手抄报的两侧有一副对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品读名著似饮清露

下联:

这一实用题难易适度,但开放性更强,更有利于考生自主发挥。与“品读名著”相对的,可以是“欣赏佳句”“聆听大师”“走进意境”,等:与“似饮清露”相对的,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如入仙境”;“如见故人”等。应该说,考生如自主发挥得好,那阅卷老师批阅这一道题,也能是“品读下联似饮清露”了。

三、拓展课文内容,让考生学有所用,灵活发挥。

这类对联题的特点是,所出题目出自课文又不拘泥课文,要求考生不仅对教材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将信息重新组合,作自主发挥。请看泉州市题:

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 )

②上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此题出自《核舟记》,属于自创配对型。如果考生对课文一知半解,当然无从答起;但如果学课文只知死记硬背而不会融会贯通,也很难答好,所以此题主要考的是综合能力。学得灵活的考生提取和重组课文信息,应能写出(①下联)“赏泛舟人悠闲神情”“赏阅卷人专注神态”“听右舟子仰面啸声”(②下联)“美髯公怡情泛赤壁”“挂珠者奇态类弥勒”等联语。

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中还出现了挖掘并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实用性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吉林省题:

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宽对即可),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优美 下联:( )

这一题,考生须调动平时课内学的古诗文写水的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优者与天池之美对接,命题者构思很有创意。“天池水“浮光跃金”“天池水波澜不惊”“三江源水尤清冽”等下联,都是符合题意的佳句。

“天池水”为何清冽?那是经过长时间过滤积淀的结果;“天池水”为何能“浮光跃金”?那是它接受了太阳七彩光的照射并同生共辉的缘故。学习语文,我们同样需要长期过滤积淀的“天池水”,同样需要时代七彩光的照耀,同样需要学习者同现实生活的拥抱。分析2006年中考语文卷的对联题,我们不是能得出这样的启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