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动机对成绩影响的相关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动机对成绩影响的相关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学生成绩的统计,对修读经双对学生主修专业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从学业自我效能、自我决定和动机的强烈程度等几方面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双学位学业自我效能自我决定学习动机近年来,由于不同学科间互相影响、交叉发展的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人才需求也愈发强烈。为适应这种趋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学生,北京大学从1989年起便开始尝试辅修/双学位的教育模式,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大规模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极大鼓励了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业的同时参与辅修/双学位项目的学习,“修双”――成为北京大学本科生中颇为普遍的一种选择。但随着修读双学位学生人数以及投入热情的日益增长,“修读双学位侵占学生主修专业学习时间,导致学生主修专业科研热情、学习成绩下降”也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顾虑与批评。一、研究对象及背景由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是校内选修人数最多、认可度最高、也是公认负担较重的双学位项目。同时,修读双学位的第一学年为学生修读课程、花费精力相对最高的时间段。故本文选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考察阶段为其修读双学位的第一年。由于每年录取人数固定,而报名人数远超于这一数字。因此,经济学双学位学生的选拨机制为:每年根据报名、录取人数确定录取百分比,分院系对报名学生按学分绩排序,对各院系报名学生按此百分比进行录取。二、数据分析1.不同学部学生修读双学位人数差异经济学双学位项目于2011年3月对北京大学2007~2009级修读经双的人数进行的一项统计表明,这三个年级中,理工类学生修读经双人数为929人,占全部3805人中的24.42%;人文类学生修读经双人数为453人,占全部1571人中的28.84%;社科类学生修读经双人数为547人,占全部1303人中的41.98%。

2.修读经双学生与未修读经双学生主修专业的成绩及双学位成绩

截止2012年11月,北京大学2010级校本部正常在读学生总计2354人(由于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不得参加经济学双学位的学习,故不参与本统计)。其中,于2011年9月开始修读经济学双学位并坚持完成第一学年学习的学生共427人。经济学双学位获得学位所需学分为44学分,校内学生每学期所选学分上限为16学分,而主修专业每学期所选学分上限为25学分,故修读双学位的学生每周仅在上课一项需比其余学生多花费64%的时间。

表1体现了不同院系学生整体与修读双学位的部分,在2011年5月(报名修读经双前)和2012年9月(修读经双一学年后)主修专业的成绩变化的对比,以及修读经双学生的主修专业成绩与经双成绩的比较。表2体现了修读经双和未修读经双学生在以上时间段主修专业成绩变化的整体对比。

(2)北京大学绩点计算方式为:课程成绩60分以下绩点为0,60~100分之间绩点算法如下:课程绩点=4-3(100-X)×2/1600(60≤X≤100)。(3)绩点变化指的是用该院学生2011年5月到2012年9月之间的绩点升降:具体是用2012年9月的绩点减去2011年5月的绩点。

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修经双的同学,其中绩点上升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与未修经双的同学,绩点上升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χ2(1)=1.818,p=0.178>0.05。由统计中可看到以下几点:修经双的学生和未修经双的学生,本专业的绩点上升和绩点下降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对于修经双的学生而言,明显增加的学业负担,并未造成其成绩与其他学生产生差异;从经双的成绩来看,各学部学生的成绩理工类最高、社科类其次、人文类最低;人文类院系中较多出现本专业绩点下降,且经双成绩低于全体平均水平的现象,如历史系、中文系、外国语学院。三、从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以上统计结果产生的原因从学分的角度来计算,修读经济学双学位的学生,平均需要花费比其他人多出约一半的学习时间。一般的观念看来,必然会导致其主修专业学习时间的减少和成绩的下降。但统计表明,并非如此。事实上,由于修读经双的学生之前的绩点相对就较高,在这一较高成绩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或保持不变,比本身成绩较低的学生成绩的进步空间更小、更为困难。是什么因素使得这部分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1.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自我效能,是Bandura首先提出并建构了相应的系统理论。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之信念”。学业自我效能则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以往的研究大量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我效能对学业成绩有明显的预测能力,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在各种难度的学习中成绩都更为优秀。同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有更高的学业自我效能。研究同时表明,拥有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的个体往往选择倾向于更有难度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加坚持、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经济学双学位在录取时采用按照主修专业成绩择优录取的标准,修读经双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成绩更为优秀,因此,这部分学生一般会拥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并且,由于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双学位在所有双学位中在学分要求、课程难度上都是公认较高的项目之一,这一选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部分学生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因此,这部分学生愿意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平衡好主修专业与双学位的学习。2.学习动机对于成绩的影响(1)自我决定对成绩的影响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和人口数量的悬殊比例,导致相当高比例的学生无法进入自己选择的学校,或者即使进入心仪的学校,也会被调剂到非自主选择的专业。而选修经济学双学位的行为则基本上是完全由个体发出的,因此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我决定。通过对2011年报名经济学双学位学生的自我陈述的整理可以看到,由于修读双学位这一行为较高的自主性,故而在较高程度上促使其学习动机内化,增强其学习的投入度。自我陈述中最高频率出现的选修动机为:“我从小就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原本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就想填经院,对读经济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从其中一位同学的陈述中尤其可以明显地体现出自我决定能力强的个体在选择中期望更主动地掌握和控制情况:“我申请经济学双学位并不是要得到一纸证书为将来找工作增色,而是因为开一家玩具公司是我儿时的梦想。从小到大,我利用假期给废品收购站打过临时工,在书店当过店员,为校学生会拉过赞助。这些切身经历一方面让我深深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更让我对金钱背后的经济运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为了梦想中我自己的那份事业,将来的我一定会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希望北大能给我这个机会,获得最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自我决定的研究表明,成就与自我决定是呈正相关的。这也是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往往在主修和双学位的学习中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的重要原因。(2)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在不同学部学生间的体现出的不同影响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力。从不同学部的学生修读经济学双学位的比例上可以看出,社科类学生在修读经双的学习动机相较其他两类学生更为强烈:41.98%的修读比例明显高于理工类的24.42%和人文类的28.84%。从各院系学生经双绩点的对比中可见,理工类学生成绩最高,这与经济学需要大量数理知识作为基础有关,理科学生确实易于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在数理基础基本一致的人文与社科类学生中,有更高修读经双的意愿的社科类学生取得了高于人文类学生的成绩。而人文类院系中较多出现本专业绩点下降,且经双成绩低于全体平均水平的现象。

参考文献:

[1]EcclesJS,WigfieldA&Schiefel U.Motivation to succeed In Damon W&Eisenberg N.Handbook of childpsychology: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development[M].New York,NY,1998.[2]刘海燕,闫荣双,郭得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