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传媒的擂鼓助威,全社会“三位一体”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强调主动思考与认知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最早来源于英美国家。在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业已成为学校课程中的固有内容。就像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一样,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方法一直是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上一代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大多坚守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立场,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颇为强烈的动力在于对媒体传播中的性和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并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对媒体在刺激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方面所起作用的担忧。在这里,媒体被认为应对传播不良意念和诱导劣行负有责任。同时,媒体也被认为是在鼓励孩子相信他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暴力或给予物质上的好处来解决。基于这种看法,人们便相信,可以通过向学生进行严格的媒介素养教育训练来防止被媒体误导的危险。

英美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意义认识的历史发展是基于西方学者对媒介功能的认识及对学生媒介经验认识的基础上的,这种认识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学与教育学学科的相关理论。我国学者基本上是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在吸取英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有如下认识:

第一,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虽然地域文化不同,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国教育工作者借鉴的。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决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所要传递的知识观念是和一般学科有所不同的,而且它需要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亲自参与,这就要跳出传统教学集中授课的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要通过游戏或者实际制作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考、自省;通过典型示范的做法、态度推动学生的自律;要通过交流、对话实现与学生内心深层次的沟通。由此可见,理想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懂得如何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

第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实施这项教育内容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健全机制,提供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加强师资,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媒体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形成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网络;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给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信息产品;政府、政党、团体开展关于传媒知识、传媒政策、运作技能、沟通技巧的培训。郑保卫则强调:“培养民众对大众传媒的批评和监督意识也是媒介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普及媒介教育,要让民众知道在现代社会中媒介批评的重要意义,帮助民众确立媒介批评和监督的自觉意识,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尽到责任,帮助媒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缺点失误,更好地为社会与公众服务。说到底,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教育,关键在于要让民众掌握识别媒介、选择媒介、运用媒介和监督媒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驾驭媒介,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这应是媒介教育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第三,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是关键性因素。所以今后传媒教育除了传媒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担负起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这样传媒教育才是完整的,能够成为和世界传媒教育接轨的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媒介素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尊重学习者的个别经验的理解与诠释,师生平等相待,通过平等对话形成社会认同的价值归属。教师也不再是评判媒体好坏的权威,而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朋友。英国教育部就曾要求“学校必须考虑媒体教育的责任,所有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节目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传统教学模式赋予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很难与之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而媒介素养则注意以理服人、寓理于情。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导性,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媒体议题的敏感度,强调学生主动思考与认知。

受众:强调参与性、互动性

作为受众,应该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理念:

1、媒介重现建构现实。受众长期置身于媒介充斥的信息环境,潜移默化中一贯被动地接受来自媒介传递的海量信息,而很少主动理性地去验证媒介事件的真伪和媒介信息的可信度,因而,常常把媒介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然而,所有经过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与现实情形有很大区别,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现实,是“象征性的现实”,或“虚拟的现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塑造了人们对周围现实和整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帮助受众解读隐藏在光怪陆离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从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

2、媒介信息具有差异性。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有两层信息,一是表层信息,一是深层信息。每个人对媒介信息运作规律和机理的认识程度不一。媒介受众因其个性差异,如种族、性别、年龄、生活习俗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认识水平的差异而呈现出解构、思辨、加工和传递信息能力的差异性。媒介受众对信息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为了直接获取信息,有的是寻求指导或建议,有的是为了得到放松和愉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构能力处理、检测和思考相对有限的媒介信息,然而,自从人类跨入信息时代短短几十年,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爆涨,但是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提高。这就意味着,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信息,就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地记忆、有选择地传输,无疑对信息时代的媒介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而所有的选择活动大部分都取决于媒介信息本身,因此,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成为具有健康、批判意识的媒介使用者。

3、媒介内容具有商品属性。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任何技术进步和发展都不能脱离经济背景而单独进行,媒介技术也不例外。媒介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媒介信息的形态和性质。因此,所有媒介内容的建构都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媒介内容的最终决定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媒介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因为媒介具有物理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媒介技术的推动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受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即媒介受众的媒介素养。而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显而易见,作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源头”,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媒介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有鉴于此,我国受众媒介素养的建构和培养必须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国情和媒介全球化的新趋势。

(―)建构受众新的媒介知识结构。媒介文化的变迁,需要受众的素养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媒介素养结构动态化调整是大势所趋。全球化促成了文化的整合,也促成了学科的整合,于是,那种建立在传统媒介文化与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媒介素养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社会现实需要与受众的媒介素养有所响应。过去人们关于媒介的知识多半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介的认识基础上的,当今固然需要人们对传统媒体社会功能深入地了解,同时还需要对新媒体的性能、相关知识、社会影响做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为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缆技术等已逐步缩小了真实与虚构的差距。如今媒介在吸引人们视听感觉器官、塑造媒介真实方面着力颇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需要我们建构起全新的媒介知识结构,这样对新媒介技术才会有充分地了解。

(二)建构起对媒介内容接受与批判并举的反应模式。媒介是个复杂的组织形态,只有全面正确地解剖媒体组织,才能正确地解读媒体传播的信息。这是传媒素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主宰媒介内容的是媒体这个具有复杂性质的复合体,因此解析媒体对解读媒介文化很有帮助。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费可能带来价值观混乱、读写能力的下降、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个性化创作能力的退化,这都是迫切需要人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此时,受众批判性的文化接受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通过培养受众文本的分析、批判能力,最终过渡到使受众建立起自发“解毒”负面信息的能力。社会受众具有明辨是非良莠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也是传媒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重视受众的消费习惯,变革媒介市场定位。媒介必须重视受众的消费习惯和个性化需求,这是媒介更好地开展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的发展,受众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每个不同消费层次的受众在其信念、价值观、生活方式及接受信息的活动中都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客观的受众细分媒介市场。当前,我国市场细分的时代刚刚开始,各媒介应从服务市场的角度彻底转变到服务受众的立场上来,除了满足一般公众的需要外,还要选择特色项目重点开发,强调受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以不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记者:强调职业精神建设

新闻职业道德是记者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有些记者的新闻职业道德状态令人担忧:

一是新闻职业理想的弱化。在大众传媒时代,新闻职业成了生产新闻消费品的工厂,新闻作品的生产呈流水线状态,新闻记者就是坐在车间把一批又一批的新闻作品包装出来的流水线工人,是生产机器。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扬善惩恶”、“弘扬正义”的崇高理想。从事新闻工作只是为了“安身立命”,他们失去了理想只剩下目标,而“争取读者”是他们每天奔波劳累的目的之所在。

二是新闻职业责任感的缺失。记者的职业责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律责任,一部分是道德责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把关人,有责任核实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新奇新鲜”而忽略了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考察,更不能为了“哗众取宠”故意寻求新闻的新异刺激。

三是新闻道德底线的崩塌。《新闻记者》从2001年起连续几年“评选”出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在2005年的“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评选”只是游戏之作,通过“评选”使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

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理念要有新闻敏感,要注重新闻价值,要讲求报道原则,要注重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作为担负整个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职业传媒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丰富的大众传媒业务常识、精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敦厚的媒介伦理道德体系等,提高全民媒介素养,首要从新闻工作者自身做起,强调职业精神建设。

首先,职业精神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道德规范。《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把下列事项列为记者职业行为标准: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忠实收集和发表新闻,公正评论与批评;不删除重要新闻,不假造材料;任何已发表的消息,发现有严重的错误时,将尽最大努力予以更正。《中国报业自律公约》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新闻活动管理法规,忠实履行报纸的社会责任,不以任何有损社会和国家利益的、格调低下的和未经核实的报道内容作为报纸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必须指出,当媒介纠纷出现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寻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裁定是非的标准,明确责任的依据。且不说相关的适用法律法规或者不易找到,或者暂付阙如,或者尚在建设之中,即使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善,如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很差,媒介纠纷仍然会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其次,职业精神是传媒人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有联系又有区别。传媒人的职业道德,是传媒工作中属于道德范畴的行为规范,如新闻工作者要忠于事实,坚持真理,注意保护采访对象,不以私利影响工作,尊重对手,正当竞争等等。而职业精神,则是传媒工作中的尽职(对社会尽职,而非仅仅对媒介机构)和尽力精神,如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尽力履行职业使命,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能够尽职尽力,就需要对自己职业的要求、使命有明确的认识,对传媒的功能、作用、社会责任,以及新闻规律、传播规律、传媒运行和发展规律,都有自觉的把握;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还需要有科学化管理基础上的竞争、激励机制。

最后,职业精神还体现在对媒介传播的把关上。新闻工作者要把好思想政治关,舆论导向关,还要从媒介专业要求的角度,把好业务质量关。比如新闻报道,既要政治思想、舆论导向正确,又要有新闻性。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不能作为新闻,更不能放在头条新闻的位置;如果不够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也必须尽可能地修改,否则或没有社会效果,降低传媒的吸引力,或误导受众,贻害社会,损毁传媒的声誉。这种把关很不容易。新闻媒体对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有效的宣传工具,都具有议题设置功能,赋予地位、树立形象功能。这使许多组织(包括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法影响、利用媒体。其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益于社会的利用,有的则仅仅有利于个人或小团体,而牺牲传媒资源,牺牲受众的时间、精力和经济付出,甚至牺牲传媒的社会责任和声誉。传媒人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公心,高度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精神,才能顶住各种压力和诱惑,严格把关,防止传媒功能贬值,或成为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器。

参考文献:

1、蔡帼芬:《媒介素养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 张开:《媒介素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邱沛篁:《媒介素养教育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