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觅数学学习的“支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觅数学学习的“支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在苦苦寻找着最适合学生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以帮助学生轻松、扎实地掌握知识,有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提高灵活应用的能力。“数学活动经验”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的,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一种所得,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一年级《我们认识的数》为例,谈谈我们可以怎样来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一、与生活对接,沟通联系,变生活经验为数学经验

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已经遇到过许多数学问题,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比如他们玩过积木,数过物体的个数,跟随父母购过物等。所有的活动都使他们获得了数量和几何形体的最初步的观念。同样,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并不陌生,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地用学过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且在跟大家的交流中相互启迪,充分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却不能受限于现实,要适时地巧妙地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观察,在刚才的汇报交流中,有的数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也有的数表示的是时间、重量、年龄,长度等,这样,能及时地将学生的眼光由生活拉向数学,从简单的罗列转为初步的抽象概括。

我们还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就刚才举例中提到的“数可以表示年龄”,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呢?”“老师家里有个人年龄也是64岁,这个人会是老师的什么人?”显然,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当做小明,从小明的角度去猜,可能是爷爷或奶奶或外公或外婆,这是利用的自己的生活经验,而第二个问题则要从老师这个角度去猜,需要学生尝试换位思考,把自己看做老师,或者将老师与自己的父母比较,理解同样是64岁的人,是学生的爷爷奶奶,却是老师的爸爸或妈妈。这样,在具体形象的生活背景中,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能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

二、在操作中观察,丰富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

经验离不开活动,数学活动是经验产生的源泉,对于100以内数感的建立,仅仅靠提取原有经验进行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来丰富对数的认识。课中我准备了蚕豆、花生米、黄豆三种物体让学生动手去抓一抓、数一数,学生在抓、数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每个人手的大小不一样,每个人抓的个数都不相同;而且,同样的人同样的手,抓不同的物体个数也不相同。在多次的猜一猜、数一数,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对数的直接感受、体验和经验。

学生要建立起一定的数感,必须先积累大量的这样的感官经验、操作经验。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会发现积累下来的这些体验性经验又具有某些相似性、共通性,若离开了动手实践、没有了丰富的表象作支撑,数感的建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重比较反思,优化策略,积累方法性经验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还包括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后再操作,这样,相互促进、逐步优化,从而归纳提升为一种方法、策略。

在学生动手操作建立数感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通过直接的抓、数物体的个数来强化对数的具体感知还远远不够,更适宜的方法是将估计与数一数结合起来,即思考后再操作验证。这样,让学生在操作前先行思考,渗透了估计的策略意识,学生在多次类似的估计、验证中就会形成对数的敏感机制,逐步积累为方法性经验。

四、在应用中提升,反复体验,形成应用性经验

经验是积累出来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在解决不同的问题、学习不同的内容时都有机会积累相关的经验,逐步形成应用的意识。比如在课内,我们可以出示实物或者类似的图片,让学生利用刚刚获得的经验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粒,并阐述估计的理由;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如一箱苹果的个数要比一箱梨多一些,而一箱鸡蛋或者草莓的个数要比苹果、梨多得多。在这样的估算体验训练中,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逐步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并且逐步懂得通过自身的理解,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思维经验通过梳理,形成一种对数的直观反映,以供自己随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