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生物教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生物教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激情,使生物学科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科学的基础学科。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在生物课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法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急于创新,忽视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整体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许多生物教师迫不及待地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突然毫无铺垫转折地改变自己组织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有的教师的“改革”只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并不符合自身面对的教情学情和发展需要。学生“思而不学则殆”,对于这种生硬低效的教学滋生反感和厌烦情绪,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二)追求形式化,忽视教改的本质和目的。

许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相对易行的表面化的改革,对于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有的教师特别钟情于“启发式教学”,就在教学过程中频频采用,但仅仅表面化地将“启发式”变成“疑问式”,仅仅将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进行模仿,忽略了启发式教学中环环相扣的、启发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那么这种毫无逻辑甚至毫无目的性可言的提问,必然使得学生产生“思考的疲劳”,最后对课堂产生倦怠,使得课堂学习效果大大减弱,完全忽视了教改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未突破。

一些教师过于将课本内容神圣化,喜欢一字不漏地将课本内容讲授给学生。一味地整本灌输,使得学生无法明确、掌握学习的重点,对于一些教学难点也无法突破。这种模式持续下去使得学生在复习时同样抓不住重点,产生一种整本书皆为重点却又都不是重点的错觉。长此以往,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会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反过来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四).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形成了模块化、僵硬式的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应试能力会有所下降,生活中的应变能力也会下降,最终让学校成为“批量生产的工厂”。这种模式与当今教育所提出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相去甚远。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在近几年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1.创新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教师在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号召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时,由于该反应过程较复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我会以讲解为主,着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巩固,强调抓牢基础;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会提出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促进其思考,在教学方法上重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寻找真正的答案,让学生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更上一层楼”。

2.教学过程中确保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课本,应该基于课本而不囿于课本。在对课本熟知之后,将课本中应当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列举出来,作为授课要点。例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中,虽然整体内容复杂,难度系数高,不易掌握,但仍有轻重难易之分:分裂过程为重,其他为轻;形成的过程为重,形成卵细胞过程为轻;中染色体、DNA变化为重,其他变化为轻。理解并区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为难点,对过程的记忆则是基础;依据分裂相判别细胞种类为难点,正向叙述阶段变化特征相对容易……突出重难点这类基本教育规律上的东西,千万不能因聚焦教改而忽略。

3.学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只盯着成绩,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例如,在做完某一题后,可以接着给出变式题和关联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考,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思考是很难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成功思考后的愉悦,教师一定要采取恰当的鼓励思考的方式。

4.在课堂上深度剖析解题中的错误。

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点以外,还要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刻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只有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才能彻底纠正错误。随后对此类知识的缺陷进行综合整理,全面补漏,避免造次。只有通过这样的深刻解析,才能在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进步,最终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知识。

5.开展与生物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对生物学深入学习,我们可以展开与生物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认识校园植物,进行生物课外实验,组织生物课外知识竞赛,参观生物科研场所,等等。还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发动学生、指导学生展开生物学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的认知层次,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以评价为导向,引领学生学习。

学生在寻找问题之后,将各自的探究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辩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做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和定义,并请他们对自己的解释作出说明或提供证据;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他们的解释,批判性地倾听他人的解释,并对其他解释提出质疑;用学生现有的经验作为解释概念的基础,进而向他们提供正式的定义、解释以及新的说明性的短语;避免向学生介绍不相关的概念或技巧,也不要接受学生不合理的解释。

三、结束语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生物学科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科学的基础学科。生物教学对学生问题解决方法的引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出现问题也是必然的,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广大生物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学教学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罗诗铝,《中学生物教学》2013(7).

[2]《生物实验探究与创新实践》――陈美龄,《中学生物教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