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本来华留学生不适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日本来华留学生不适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西方人的眼中,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亚洲,是近邻,但实际上,日本留学生到中国以后,虽然会有些许熟悉感,但更多的却是陌生感。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可能遭遇的不适因素有:一是生活习惯不同,包括食、住、行等方面;二是社会环境有异;三是语言学习方面的困难;四是心理层面的不适应。文章提出针对他们可能不适应的方面,学校尽可能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等,以吸引更多的日本学生到中国学习。

关键词: 日本来华留学生 不适因素 对策

在西方人眼中,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东方、亚洲,日本人和中国人同是黄种人。据说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人从外貌上就区分不开敌方日本人和盟友中国人。的确,不论是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人的外貌,日本与中国都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不仅如此,因为日本从六、七世纪开始,就通过大量派出遣唐使(前期为遣隋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和技术,至今日本还保留下了很多中国文明。日文的书写是由假名和汉字组成的,并且越是艰深的学术著作使用汉字的频率就越高,即便是假名也是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简化而成的。《论语》、《诗经》等经典中的片段众多优秀的唐诗,一直以来都被选入日本学生的国语课本。日本的国服——和服,是由中国唐朝的服装演化而来的。日本人日常使用的榻榻米等也都可以从中国找到原型。但实际上,日本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日语虽然借助汉字表记,但语法却完全不同。中国的作品虽然进入日本的国语课本,但日本人却是用自己发明的独特方法来诵读的。日本的和服、榻榻米等,在中国基本已不再使用。

日本留学生来到中国的时候,虽然会有些许熟悉感,但更多的却是陌生感。根据经费来源的不同,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自费生;(2)中国政府奖学金生;(3)交换生和派遣生。这些学生虽然年龄、受教育程度、留学目的等不尽相同,但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均面临诸多不适应,下面就日本来华留学生可能遭遇的不适因素作分析。

一、不适因素分析

1.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不同,是每一个出国留学的人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就日本来华留学生而言,他们在食、住、行等方面都可能会有诸多不适,尤其在饮食方面。

从食的方面来看,日本人习惯吃生食、冷食,要求食物清淡不油腻,这是由他们在本国从小养成的习惯所决定的。日本大部分国土靠海,渔业发达,每天都有大量新鲜的水产上市,为了尽可能地品尝到这些水产品的原味,生食是他们常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生鱼片就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道料理,在用鱼、虾做成的寿司里常常用的也是未经烹煮过的鱼肉和虾肉。其他如御好烧(すき焼き),虽然肉、菜都是锅里烧制的,但在吃的时候,日本人喜欢在碗里打一个生鸡蛋,蘸着吃。除了生食之外,冷食也已经成了日本人的习惯。即使在过新年这个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日本人自家准备的庆祝大餐也全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食,据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习俗。家庭主妇忙活了一年,过新年的时候也有权利休息几天,所以过新年之前就提早预备下了丰富的食物,新年那几天是不起火的。也许正是因为喜欢生食和冷食,日本人习惯吃清淡的菜肴,过油、过辣、过咸的食物都是他们避讳的。日本人还习惯喝冷水,每家自来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所以通常只在需要喝茶、沏咖啡的时候,才用一个小水壶烧一点热水。到日本的小饭馆吃饭,即使是冬天,服务员端上来的通常都是冰水,如果你问她要热水,她会很奇怪。日本人喜欢吃饺子,不过通常是煎饺;日本人也喜欢吃春卷,不过这是当菜的。

正因为日本人在饮食习惯上与中国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习惯了日本生活的留学生在中国就会感到诸多不适。刚开始接触中国菜还有新鲜感,很快就很容易会因为过于油腻或过于辛辣而引发肠胃方面的问题。冷水虽然可以从超市里买到,但留学生宿舍里大多没有配置冰箱,买回来的矿泉水也无法再降温,这在夏天尤其会让留学生感到不便。

除去饮食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不适,还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让留学生颇为担心。日本人喜欢生食,又经历过历史上几次血的教训,所以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卫生。而中国禽流感的爆发、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问题等都让日本人绷紧了神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留学生的信心。而这又不是哪一个学校、哪一个部门在短期能够迅速解决的问题。

从行的方面来看,日本的交通是左行,即车辆、行人都靠左边行驶,和我们右行的规定正好相反。所以日本留学生刚到中国的时候,过马路,不知该看哪一边。日本人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不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不会乱闯红灯,中国许多大城市有点混乱的交通情况,常常让日本留学生在出门的时候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

从住的方面来看,日本人注重个人隐私,希望有自己私密的空间。不过,大多数留学生宿舍要求两个人一间,从居住空间上看,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日本人还非常爱干净,不仅要让居住的环境保持清洁,个人卫生方面更是讲究。日本人每天洗澡,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时候,而且有泡澡的习惯,冲完淋浴后,能够躺在浴缸里,对日本人来说是消除一天疲劳的最佳休闲方式。而在中国,即便是留学生宿舍里配有浴室,也只有淋浴。日本人的毛巾是用完一次即洗的,贴身的衣服通常也是每天必换的,没有洗衣机会很不方便,而没有晾晒衣服的地方则更让人头疼。让衣服上留有阳光的气息,也是日本人所喜欢的,这一点和欧美人大相径庭。

2.社会环境

日本因为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一般的家庭通常是请不起人的,这就要求社会化程度高,社会服务好。日本无论是邮局、车站、图书馆、还是银行,排长队的现象都比较少见。一旦等候的人多起来,工作人员一定会立刻安排再开一个窗口,如果前台缺人手,则通常也会立刻给后台打电话叫人。所以日本留学生到了中国以后,对于某些服务机构明明有很多人在排队,却让多个服务窗口关闭的现象不太理解,对于少数人插队则更感到困惑。日本的出租车都是自动开关门的,司机不会要求乘客在下车的时候关门,还经常帮乘客提行李,甚至指路。而在中国,日本留学生必须适应在下车的时候自己关门,还得记住带好随身物品并问司机要发票,常常感到手忙脚乱。值得一提的是,刚到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甚至在付钱的时候也感到紧张。因为日元是以1和5为单位的,没有2分、2角、2元等币值,计算起来相对简单,所以日本人对于人民币中的这些币值不熟悉,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此外,日本人总体受教育程度高,即便是在农村的老爷爷、老奶奶通常也可以读书看报,所以人的素质比较整齐,受教环境较好。据说在日本是很少有偷窃案件发生的,私人财物安全性较高,鲜有丢自行车、丢手机、丢钱包等情况,故日本留学生对自己的私人物品注重安全感。此外,日本人喜欢比较安静、有序的环境,新干线列车上的提示语都是“为了不影响别人,请将您的手机调成震动”,在公共场所几乎听不到手机铃声和大声接打电话的声音。而中国整个的大环境都相对显得嘈杂,汽车的喇叭声、人的喊叫声、电话的声音等汇合成一曲曲交响,容易让日本学生感到有些烦乱。

总体而言,中国的生活环境和日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其中有相当的部分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会有所改善。

3.语言学习

日本留学生来中国,大多是学习语言的。日本因为民族比较单一,虽然也有少数方言,但标准语普及率很高,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说比较标准的日语。而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各种方言还差别很大,所以留学生即便在课堂上学的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感到无法与人沟通,给学习造成困惑。

日语的发音相对简单,所涉及的发音部位较少,所以学习汉语时,有些音对日本学生而言比较难发,如“r”、“un”、“ch”等,表现为“热”、“婚”、“吃”等汉字。而这些汉字都是常用字,如不能很好掌握,则既影响口头表达,又耽误进一步的学习。此外,汉语发音中独特的四声,对于每一个外国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掌握的,日本学生也不例外,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练习。

日语一直被称作是“暧昧的语言”,其原因在于日语在表达的时候省略较多,常常含糊其辞。所以日本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常常也习惯省略的表达,容易造成词不达意的现象。此外,因为日语中吸收了一部分汉字及汉语词汇,虽然有助于日本学生阅读文章,但因为不自觉地会对汉字产生依赖,反而影响他们的听力和口语,因为同样的汉字在日语和汉语中的读音是完全不同的。

4.心理层面

日本崇尚的是集团式文化,日本人的集团观念很强,一个人也只有确定自己处于集团之中,才能找到归属感。日本的工薪阶层习惯于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与同事到小酒馆聚会,随着转战第二家、甚至第三家酒馆,在一起的人数也不断减少,从相对大的集团逐渐缩减到小的集团,以实现真正的畅所欲言。而脱离了日本来到中国的留学生,仿佛一下子被抛到了集团之外,他们急需尽快找到可以接纳自己的集团,才能心安。

而日本人主要表现为内倾的性格,大多数人不善于言谈、也不善于表达,再加上不擅长说英语等原因,既无法自如地与欧美人交往,又很难与中国人成为真正的朋友。即便是日本人之间的交际,通常也会不自觉地设定一些距离,无法实现心灵的沟通。这就使得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感,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不善于倾诉,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心理方面的疾患。

因为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数次战争的伤痛记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还是无数中国人无法忘记的,所以日本人到中国来留学,心理上多少还有些顾忌,害怕普通中国人不接受他们,尤其是像南京这样的城市,有些市民还有切肤之痛。电视节目中播放的《地道战》、《小兵张嘎》等影视剧中,不绝于耳的“日本鬼子”之声,会让某些日本学生觉得是针对自己的。日本留学生心理上的这种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多由于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

二、对策研究

1.改善日常生活环境

发展留学生经济,是许多国家的国策,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接收工作。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留学生生源国。一度在各所能够接受留学生的高校中,日本留学生的人数常常是保持在前列,甚至处于第一的位置。但近些年来,来华日本留学生的总人数,在来华外国留学生数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不仅没有递增,反呈下降的趋势。即便是中国政府向日本学生提供奖学金名额,也出现了乏人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要想吸引更多的日本留学生,首先要改善日常生活环境。

由前文的来华日本留学生不适因素分析可知,日本留学生来到中国所面临的许多困难,是由于中日生活环境还有很大差距造成的。中国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改善饮食卫生环境;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普通公民的素质;中国政府加强社会治安建设,改善治安环境;中国政府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提供更好的软环境……所有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看似与招收日本留学生无关,却切实关系到是否能吸引更多的日本留学生,能否留住这些日本留学生。

2.学校尽可能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与管理

近年来,接受留学生数量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甚至关乎一个学校的综合排名。对此,各个学校都很重视,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针对日本留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面可以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帮助他们跨越学习上的障碍。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讲座,让他们多了解中国,更快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在可能的情况下,编写和推出有日语注释的教材和参考书,供他们使用。

安排精通日语的管理人员,和他们接触和沟通,帮助他们疏导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多开展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和校内乃至校外的日本学生建立联系,找到归属感;帮助他们寻找语言伙伴,不仅可以克服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以通过人际交往,摆脱孤独寂寞的感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居住条件,配置相应的家用电器。允许他们校外租房居住,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实用的租房信息。鼓励他们走入普通市民家庭,通过接触普通中国人,学习地道的语言,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

参考文献:

[1][韩]李御宁著.张乃丽译.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日]土居健郎著.阎小妹译.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商务印书馆,2006.

[3][日]会田雄次著.何慈毅译.日本人的意识构造——风土历史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