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专业素质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它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以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为起点,进而着重讨论在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相关话题,以期形成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视角。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06-03收稿日期:2016-01-22
课题项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吴宇方,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处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一、非专业素质综述
1关于非专业素质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所称的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按照不同标准,素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从与学生专业相关性大小划分,素质可以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而非专业素质则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它涵盖了观念、方法、品德、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其中,观念是基础,方法是核心,品德是关键,能力是载体,非专业知识是助力。
2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辩证关系
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是对立统一地存在于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过程中。
就其对立面而言,专业素质是一种学科素质,具有学科性、可感知性与可测量性等特点;而非专业素质则侧重于意识层面,具有个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就其统一性而言,专业素质需要建立在非专业素质基础上才能得到升华与施展,同时非专业素质也需要通过专业素质得以呈现,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综上,非专业素质体现专业建设中的软实力,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非专业素质之于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须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场所。”
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相割裂,会导致高等教育缺失人文精神,不难发现,高度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忽视对一个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大学教育如果只重视专业教育,无异于在培养工匠和学徒。在科技革命的新环境下,随着虚拟数字化、社会网络化、信息爆炸化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如果仍以“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三板斧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那么高校的人才培养仍旧不能逃避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知识储备与素质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将经历多次职业转换的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不可能一辈子管用,而那些专业以外的非专业素质,在某些领域、某些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起到重要甚至是受益一生的作用。因此,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社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单一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新形势下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另外,大学生在就业乃至从业过程中,其专业优势需要在诸如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执行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素质等一系列非专业素质的参与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受现今工厂化流水线培养模式的制约以及传统专业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严重失衡,就业支撑点和亮点单一,就业可控空间与岗位适应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社会新形势下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3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保障。人才的和谐发展不仅在于掌握一门或多门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能等外显能力及特质,更在于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性、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等内显性的非专业素质,而后者往往决定了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生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PPPE”工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
本文认为,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将非专业素质放在与专业素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就需要基于非专业素质所具有的特点,认识和解决如何在课堂之上与课堂之外,全面、及时、有效地开展高校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笔者在培育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实践中,尝试通过积极推进“PPPE”项目,来增强育人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所谓“PPPE”项目,即通过建立一个平台(P―Platform)、依托两个支
五模块及培养目标实现途径
知识体系模块:提升大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知识,实现素质综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的传统模式上,增加非专业素质理论课程。
品格体系模块: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远大理想的新青年。 一是加强文化熏陶;二是围绕品格培养,精心设计易于被学生接受、渗透性较强、形象生动且影响深远的校园学生活动;三是树立模范典型,发挥学生身边的楷模力量。
观念体系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方法体系模块: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是构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二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方法论教育渗透进广泛的知识教育过程中去。
能力体系模块:培养学生包括学习力、创新力、适应力等在内的可迁移技能。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性、阶段性地认识与优化自身能力结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俯身贴地”,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获得真知。
点(P―Pivot)、坚持三个原则(P―Principle)、把握四个要素(E―Element)来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成效、可持续的高校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该项目以内化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思想素质培养和学习能力层面的可迁移技能培养为立足点,以精心设计的贯穿学年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实现了非专业素质培养与第一课堂相互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与职业理想相契合的新模式,为非专业素质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尝试。
1搭建一个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Platform),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平台,笔者在实践中,将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分为五个模块,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见表1),构建了一个完整、科学、参与性强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五模块并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平台,是高校实现在校大学生向成人和优质社会职业人顺利转变的有效途径。
2依托两个重要支点(Pivot),保证平台建设的稳定性
平台的建设,必须借力于两个重要的支点,即队伍与环境。这里所说的队伍,主要是指一支有执行力、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而环境,则是指巧妙融合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文化软环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来说,非专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笔者所在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依托传统专业课教师、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在第一、第二课堂开展广泛、深入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见表2)。
由此可见,作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推行的主力军,师资力量的巩固与提升、教师非专业素质教育意识的传承与发扬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还应注意三支教师队伍的价值同步,即在“高校人才培养要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观点上需要保持高度一致,以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注重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其著名的“冰山模型”中指出,人的素质如同一座冰山,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水上的表象特征,容易被感知与测量;自我概念、潜在特质、人文修养、动机等则隐藏于水下,而这种深层次的素质既不容易被感知,也不容易“直接传递”,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内化。因此,高校需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浸润力,通过“环境同化”使学生在“文化染缸”中时刻受到熏陶,以达到于无声处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把握三个原则(Principle),确保高校非专业素质培育体系可持续发展
(1)设计性原则。所有旨在培育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活动方案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包括目标设置、受众群体定位、活动形式、路径选择等,而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设计”,因为任何活动方案的结果及成效都取决于对过程的掌控,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更是为了实现有效掌控。
(2)参与性原则。无论高校是以何种形式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都传统专业课教师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注重非专业知识在第一课堂的渗透。做到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管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通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道德情操。要求传统专业课教师队伍在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升对非专业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对专业课教师的系统培训,并组织学生在学期终对各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程度进行考评,将其列为教师评教重要指标。
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列为人才培养方案,大学三年安排创新创业与生涯规划教育(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并分别给予两个学分。同时开设了管理学、美学、社会学、社交礼仪、历史学、音乐鉴赏等7门公选课,让学生依需要自由选择。学校对非专业素质理论课教师开展评教与考核,并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辅导员一要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精心设计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能够愉悦身心、知行合一,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延伸。二要将非专业素质教育融入进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做好学生表率,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整体统筹规划,依据各二级学院的自身需求,开展独具特色的学生品牌活动,如机电工程学院的"机电新青年"品牌活动、医学院的"天使之爱"品牌活动等。必须将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作为评价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才能实现影响和教育更多学生的目标;也只有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才能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体验中得到积极、有效的影响。
(3)社会性原则。高等教育除了具有显著的专业教育特点外,也具备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在高校非专业素质体系内开展的各项活动、实施的各项方案,都应当以社会为背景,站在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新定义下进行设计规划,一旦脱离了这个大原则,那么高校的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