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问,让英语的天空更加广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问,让英语的天空更加广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再度问;追问,它是一种主体意识的“穷追不舍”,也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刨根究底”;追问,它突破了常规对话的层面,是一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的策略,是一种将教学资源发挥到极致的手段,是一种将学生错误机率降到最低的方法……为此,追问这一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少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缺少对学生错误现象的深入挖掘,更缺少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全盘考虑,使得“追问”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效能。本文就英语教学实际,如何实施追问作一探究,以期引得大家关注。

一、在浅显处追问,将教学资源发挥到极致

有些教育环节看似多余,有些教学资源看似无用,但如果我们在这些看似多余、无用的环节与资源上进行深入的“追问”,就可以将无用的教学资源、多余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将教学效益发挥到极致。

例如在Free talk(自由交谈)处追问。Free talk是小学英语课堂一种常见的教学环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们会利用这个环节与学生展开“英语式”的交流,以期将学生快速带入到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情景中。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Free talk环节中呈现的话题过于简单,如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些问题的提出看似跟学生亲密无间,但实质上,由于它太“习以为常”了,故而这个环节既不能调动学生有效地参与口语交流,又不能有效地衔接“交流”与“文本”。为此,我针对Free talk的教学环节,利用合乎逻辑的追问,让Free talk处的教学资源呈现应有的功效。

如《What would you like》一文中的Free talk的教学环节,首先进行常规的交流,即用一些简单的提问和学生熟悉的句型交谈,让师生一同进入英语世界。

T: boys and girs, I am glad to see you! I like orange, what do you like?

Ss: I like……(如banana apple).

然后基于学生回答,我以追问的形式将学生引到新的世界:

T: Now here are so many food,and the sun is shining so brightly,what shall we do?

Ss: Let’s have a picnic.

T: Go for a picnic? Wait, Let’s invite some good friend. We should invite who?

Ss: I invite Wang gang. I invite Li ning.

T: We are what kind of food they prepared? What are they like?

Ss: Let me go and ask him.

……

由于有了适时的“追问”,看似多余的Free talk环节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也随着“追问”走向更深处,并与文本中的新句型形成完美的统一。

二、在错误处追问,将错误机率减少到最低

“谁不考虑尝试错误,谁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教育契机。”随着人们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入探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错误”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一种极其正常现象,是学生们在探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认知上、行为上、思想意识上的偏差,是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不能谈“错”色变,更不能将“错误”一棒子打死。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在错误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儿”――追问,以便我们慢慢探寻错误的根源,细细辨析错误的实质,静静理清错误的规律,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们在“错误”中明理,进而远离错误。

例如关于介词 “on”与“in”的追问。这两个介词的运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但同时在某些方面却又难以搞清,为此,我在教学时,就会针对学生某个具体错误进行深度追问,以此让学生明白错误的根源。如一位学生在这个句式中“This happened a Sunday night. ”用了“in”这个介词。于是我追问:“Why do you use the preposition ‘in’ ? ”在我的追问下,学生回答:“night”是个笼统的时间,故而用“in”。我又问:既然a night是个笼统的时间,那么a Sunday night是不是一个笼统的时间呢?由于有了这个追问与比较,学生很自然地搞清介词on的使用。

三、在关键处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到纵深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曾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古训,那么,“青”为何胜于“蓝”,又如何胜于“蓝”呢?想要达到这一希冀,就必须帮助“青”生成自己的思维,并不断帮助他去建构、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用我们的智慧,在教学的关键处、在教学的拓展处,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让学生走得更远,走得更深。

例如对“so……that……”结构句式运用的追问。“so……that……”结构句式是英语语系中最为常见的句式,对它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深度,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尽管有些学生偶尔能正确地运用“so……that……”这个句式,但在自己的思维逻辑里不甚明理。为此,我在教学时,对学生运用的

“so……that……”结构句式进行一次深入的追问,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处。

如He has so much money that he can buy what he wanted一句。

为了让学生深入地明白这个句式,于是我对这个句子进行一个有梯度地追问:

T: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Ss:Isee. (他如此有钱,以至于他可以买他想要的东西。)

T: Why he can get what he wants?

Ss: He has much money。

由于有了这个追问,学生自然明白他之所以能“he can buy what he wanted.”是因为“He has much money”。

总之,追问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手段、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将英语教学引领到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