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与资源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与资源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对于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口译人才极度短缺。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口译教学资料库和新型网络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资源,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并最终达到培养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口译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7X(2016)02-0-03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市场对从事外事接待和陪同旅游的口译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然而,由于国内口译人才培养体系欠缺,就业市场上合格的口译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职场口译类人才的需求约在百万,而每年从口译专业毕业的人才不足500人。口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主要承担涉及经贸会议的交传和同传工作的高级口译人才,日薪可达万元以上;主要负责国际贸易谈判、招商引资等口译工作的中级口译人才,日薪为八千左右;最低层次的负责联络陪同口译员日薪也可达到五千左右。由此可见,口译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社会对于口译人才的需求具有层次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因而各高校在培养口译人才的时候必须准确定位,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口译课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然而,总体来说,传统的高校口译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多年来,高校口译教学工作者也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口译教学方面探索与创新。

一、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成熟与发展,用人单位对口译人员提出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而我国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已经在实践中逐渐显示出弊端。具体来说,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口译教学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静态教学,缺乏互动与实践,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传统的英语口译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的、缺乏互动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口译学习活动。他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口译技巧的教授,忽略学生口译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通过对交际现场的观察与体会获取非语言信息,使其对口译学习的反应和思维受到限制,因此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译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此外,口译技能的提高是需要大量的口译实践实现的。就高职院校口译课程安排的现状而言,口译课程设置总学时数通常为36—64学时,即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平均周学时为2—3节,这样下来,平均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练习的时间仅为几分钟,如果班型较大的话,参与的机会就更少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口译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尽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等,对不同的主题和情境进行模拟,这些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大力提倡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只能靠想象去虚构口译任务与口译环境,倘若控制不好或监管力度不够,往往会使训练流于形式。[1]

(二)教学内容固定,信息量不足

在传统的口译教学中,本科院校对于教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很多教师多年使用几乎相同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显然,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口译活动具有即席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选择英语口译教材具有更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目前的英语口译教材多是针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编写的,高职类英语口译教材极度匮乏。虽然也有教师收集了部分音频与视频资料,但随意性较大,难以保障系统性和难易程度。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的特征,可以拓展教师与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只要各高校有系统有组织地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是可以有效弥补教材内容不足的问题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建设的整体思路

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这说明,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以信息化武装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符合时展的趋势,是势在必行的[2]。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化环境为英语口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即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本文所提倡的这种网络教学并非完全摈弃传统口译教学模式,而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口译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把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课堂教学选取优质的、最新的口译教学资源,并形成系统的口译教学资料库;通过任务型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创建高效、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此外,通过网络资源课程建设,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并通过网络互动测评等教学模块弥补传统口译教学课时少、学生参与度低的不足。这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个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提高学生在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方面的双重能力。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英语口译教学资源建设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建立口译教学资料库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海量信息,建立系统的口译教学资料库,从而对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资料库的内容应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训练任务、教学视频和音频;国内外口译论坛的音视频材料与文稿;国际会议、重要访谈、著名演讲等口译现场的视频和音频材料;实用软件和网络上的口译百科知识等。根据资源的属性,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整理,并归为三类:文本资源、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

1.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主要是指相关教材教辅资料,如迄今为止设有英语口译课程的各高校所使用的纸质教材教辅、多媒体教学中以文本表达形式出现的教学资源、教案、国际会议和名人访谈文稿以及网络上的口译百科知识。对于这部分资源,各学校的教学院系应该组织任课教师定期进行专门讨论与筛选,并聘请专家进行把关。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储备现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取长补短,选取适合学校人才培养思路和符合职业需求的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训练内容。

2.音频资源

传统的英语口译课音频资源多是相关教材的附带光盘。然而信息化环境下的口译课音频材料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如在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数字口译技能时,可以选取网络中的音频资料,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此外,口译实训室中的先进设备与口译教学软件可以为学生留下他们的练习音频以及教师的示范音频,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3.视频资源

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视频资源的表现力最强,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口译课程的视频资源可以是各种口译现场的视频,如国际会议、名人访谈和演讲、记者招待会和导游口译现场,或学生录制的练习视频和教师的示范视频。通过将自己的训练视频与口译现场视频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口译现场的气氛,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二)完善口译实训室建设,加强实训教学

学生口译技能的掌握与提高,主要依靠大量的参与训练,因而,口译课堂教学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各大院校的口译教学基本上都在口译实训室进行,但实训条件的完善不仅仅表现在硬件设备的建设上,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仅仅是把口译实训室当成了语音室,简单地对句子和段落进行口译操练,不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我们所知,口译实训室都配有系统的口译教学软件,任课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这些教学设备与软件的内容和功能。如开启口译实训设备中的“监听小组讨论”功能,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监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很多口译教学软件的开发最初是以本科院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因而其涉及的内容更偏向于高难度和学术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就所涉及的问题与软件开发公司取得联系,对教学软件中的内容进行及时地调整,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自主研发口译教学软件。

(三)建设网络资源课程

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完善,各种新型的课程类型也随之兴起,网络资源课程正是信息化环境的主要产物之一,目前它已经成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最主要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课程通常由课程资源模块、师生互动模块和考核模块等几大部分构成。课程资源模块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表、教案和教学课件等基本的教学文件;此外,还应包括供学生自主训练的视频、音频材料以及其它学习内容。英语口译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口译基本理论、口译技能和口译员的职业素养、有针对性的主题训练。在第一部分,通过对口译基本理论的介绍,使学生对口译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口译技能和口译员的职业素养,口译技能主要包括口译中的记忆与口译笔记、数字口译、信息转码与信息重组、演讲技巧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第三部分则提供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主题训练,如将操练内容分为教育、体育、展会、旅游、娱乐、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工业与农业发展、外交等多个主题,使学生学到的技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师生互动模块为师生之间的答疑讨论提供了平台,任课教师即时课程内容,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和课后复习要求,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在课后得到有效解决。在考核模块,教师需要上传在线测试的内容、布置作业。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在网上提交作业,教师及时进行修改和批复。口译成绩的考核和评估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网络课程考核模块为口译课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3]。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环境为英语口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口译教学模式的不足,优化和丰富了口译教学内容,使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型课堂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参与口译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打破课时有限的限制,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为学生课后自主训练提供了平台与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将多媒体网络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使口译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提高了口译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口译教学模式与资源,使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译教学更加系统、完善。

参考文献:

[1]褚珊珊.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口译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方文学,2014(1):252.

[2]易华.口译网络辅助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势及效果研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4(8):159-160.

[3]张辉,闫怡恂.口译网络资源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6):110-112.

作者:朱晓博 李涛 陶艳春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