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妊高症经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妊高症;硫酸镁;长效硝苯地平

妊高症属于女性妊娠期间的特有疾病,大多于妊娠20周后或产褥早期出现,患者症状表现包括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对母婴健康可造成严重影响[1]。妊高症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病情,临床针对妊高症通常采用解痉、扩容、利尿、降压等常规治疗,首选药物为硫酸镁,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年龄在19~35岁,平均年龄(27.43±4.25)岁,孕周在34~42 w,平均孕周(36.75±1.13)w。观察组采用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27.26±4.38)岁,孕周在35~42 w,平均孕周(36.21±1.08)w。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首次给药为肌内给药,取25%硫酸镁20 ml溶于20 ml 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之后取60 ml 25%硫酸镁溶液溶于500 ml 5%葡萄糖溶液内,患者滴注(1~2 g/h)。药物滴注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必要情况下,取20 ml 25%硫酸镁溶液、利多卡因溶液2 ml,经融合后,给予臀肌深度注射,1~2次/d。观察组:采用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硫酸镁给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每次取10 mg硝苯地平给予患者服用,3次/d。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孕周可维持至第37 w,舒张压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经研究了解到,观察组显效患者28例、有效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显效患者21例、有效患者12例,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患者血压指标分析 采取治疗措施后,观察组的血压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2.3患者平均动脉压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高症大多为初产孕妇,该疾病临床特征非常复杂,可引发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心力衰竭等症状,硫酸镁是治疗妊高症的常用药物,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临床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3]。硫酸镁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对脑部代谢具有改善作用,该药物可以使血浆内皮素含量降低,不能使血管内前列环素含量增加,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足量硫酸镁的降压效果显著,还能够阻止抽搐,对胎儿缺氧状态具有改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将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则能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性[4]。范明林[5]等研究显示,硝苯地平对细胞钙离子释放有抑制作用,可减少氧消耗量,降低心肌收缩力,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将血管痉挛解除,降低血压。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长效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且血压指标显著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这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更为确切。

参考文献:

[1]于曼,张建华,张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7):581-585.

[2]周爱华.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1):840-841.

[3]郭超荣,赵秀丽.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137-137.

[4]刘艳慧,黄亚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2):123-125.

[5]范明林,冯秋月,谭茗丹.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50例妊高症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8):31-31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