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情感与理智的艰难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情感与理智的艰难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一个资讯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信”就如同古老的留声机,黑白电视,玛丽莲・梦露一样,渐渐成为过往的辉煌,过时的回忆。然而,世界上还是有只能用信传达消息的地方。

武岛刚志在父母死后,为了让成绩优秀的弟弟武岛直贵能够专心学习,他一直靠出卖体力赚钱养家。过度透支体力使得刚志的身体很快就垮了,为了生活,他决定铤而走险,潜入一个富裕老太太的家中行窃。不料意外被老太太发现,刚志情急之下失手杀了老太太,被警方逮捕。在他被判刑的同时,“杀人犯弟弟”的名声和沉重的包袱,降临到了直贵的头上。而来自高墙内一封封刚志的家信更让他无法忘却自己有一个杀人犯哥哥。

由于经济的压力,直贵放弃了考大学,决定投入工作。但是没想到的是,“杀人犯弟弟”的包袱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厄运。只要身边的人得知他有一个杀人犯哥哥,无一不对他产生厌恶,排挤,甚至仇视的心态。一个年轻,原本前途无量的青年就这样展开了自己莫名其妙而无限沉重的一生,而这一封封不断提醒他拥有一个哥哥的信,带给他的,究竟是亲情,还是残忍?

作者东野圭吾在1985年以《放学后》一书夺得了日本推理界最具知名度的“江户川乱步奖”,从此之后开始专职写作。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多半以推理小说为主,并且以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杀人动机著称。他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赢得日本读者的口碑,也让他成为日本影视界的宠儿。《侦探伽利略》系列,《白夜行》等作品纷纷被改编为日剧和电影。《信》是他2003年的作品,同年入围直木奖,并且在2006年被搬上银幕。擅长写人类心理和社会问题的东野圭吾在本书中挑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题材,也就是犯罪者家属的问题。人们往往只关注受害者的家属,感叹他们的无辜;但是犯罪者的家属呢?难道他们就不无辜吗?《信》就是这样一部检视此问题的社会小说。

读完《信》后,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很多。一般的书评和言论都将讨论的范围集中在主角在不断被命运和“信”侵蚀了人生以后,残留下来的人性。的确,原本善良单纯的直贵在经历种种打击之后,为了自己的幸福和人生,决定强迫自己的女友怀孕(他的手段――在保险套上戳洞――还是很单纯的手段)。但是笔者关注这部小说的地方,并不是这些主角所经历的改变,因为这都是“有正确答案的选择”。但是直贵必须不断面对的,就是那不断寄给他的信。而如何面对这封信,以及这封信所代表的含义,却是没有一个正确选择的。

就像有人问你母亲和妻子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一样,这都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直贵也面临了同样的选择:是勇敢的继续和哥哥通信,活在杀人犯哥哥的阴影还有别人的歧视下,还是跟哥哥断绝关系,让这个困扰他的问题永远消失,虽然失去了世界上最亲的人,却能保护自己的家人?这两个选择里,没有一个是正确答案。直贵一直以为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哥哥才是不逃避的做法,而他的太太也是一直如此认为。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的家人不断因此受到歧视时,他不禁重新开始深思这个问题。很讽刺的是,在东野圭吾一向充满了逻辑性和理智思考的小说中,这部《信》的主角,最后却依赖自己的情感和直觉,来作了这样的决定。他决定牺牲哥哥来保全自己的家庭。

现代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选择,而每个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信》这部小说检视的已经不只是人性和社会百态,还有情感和理智在决策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