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有课堂。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注重生活化。结合语文课堂实践,从四方面去探讨营造生活课堂的魅力;巧借课堂生成元素;把生活场景植入课堂;把校内外活动引入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课堂 课堂魅力 创设情境

语文在生活中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到处都可以寻找得到的。用心地去体会现实生活,细心地去体会人生社会,精心地去感受世界的变化……在感到和体会的过程中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语文知识。我们既可以从语文课堂上学到知识,也可以在生活中获取到语文知识。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强调了学好语文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狭小的天地中.而要走向无限广阔的课外生活,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让学生直接与文章对话,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学生走出教材,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使我们的语文课成为理论性、实践性、生动性、趣味性十足的展示平台,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重演生活故事,训练说话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而表演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故事,回归生活的真实,就更加乐此不疲了。“口语交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让学生在兴趣这一前提下进行说话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口语交际《学会做客》这一课,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做客经历,再让学生互相表演,互相补充。做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表演起来非常活跃,使用的语言也特别丰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也变得更加生动。

2.创设生活情境,体验课文内容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在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最后一句“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教学中抓住“惭愧”一词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说说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说什么?同学们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他们的见解,如:“谢谢风伯伯,是您让我明白,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的功劳啊!实际上,大松树比我高多了。”“大松树,对不起,我刚才太不礼貌了,我以后再也不能看不起别人了。”……通过表演,学生轻轻松松的就达到了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展示生活亮点,促进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这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钟情于用画画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的喜欢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特殊才能的机会,如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世界真美呀》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一次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小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时所发出的感叹。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有的用画画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歌声来赞美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表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美丽的世界的热爱……同学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4.通过生活实践,感悟课文思想

脱离了生活实践,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文思想的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目的,能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应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角色,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在教学《奶奶的白发》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为了让奶奶不再操心,你打算怎么做?并要求学生回家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第二天我让他们汇报,同学们的做法是五花八门,如:“我昨晚自觉做完作业再玩,不用奶奶操心。”“我昨晚陪奶奶散步了。”“我打电话陪奶奶聊天,使她不会感到闷。”“我昨晚帮奶奶做家务了,让她不那么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使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了尊敬长辈的道理。将生活的场景搬入语文课堂,用生活之手触及语文课堂的脉搏,让语文课堂散发的不仅仅是纸张、笔墨的气息,更有真实的生活气息。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于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到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