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亟需整治“为官不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亟需整治“为官不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江苏各地针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积极“亮剑”,一批庸懒散拖的干部受到诫勉谈话、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严厉问责。新华网也曾发文指出,今年一些地方干部队伍存在典型的“四大不为”:“拖”字当头、“转”嫁权责、“踢”来踢去、“不”干最好。本该推进的项目延误,本该完成的计划搁浅,本该达到的标准降低。

“为官不为”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长期存在,与部分官员对待工作习以为常的懈怠松散态度密不可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办好领导交办的事,应对舆论关注的事,只求无过,至于其他的,不急、不缓、不上心――这是一些干部的“为官哲学”,认为可以避免犯错,在提任时以不犯错或犯错最少脱颖而出。

习惯于拖延、推诿,还可归结到2013年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会议上警告指出的“本领恐慌”。产业转型升级,涉及大量新的产业、项目审核;去年以来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执行这些措施,既意味着需要吃准政策,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如果不具备新型产业、贸易、技术、金融、互联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无法确切地理解国家政策,又不肯花费时间来“补课”,当然会对政策把握感到心中无数,就会通过拖延和推诿来规避责任风险。

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使得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政策被“几个处长”卡住。究其原因,这与一些官员“掌权”心态、“用权”观念根深蒂固、放权和服务意识薄弱有关。如此心态下,一些官员会对简政放权改革表现出较强的抵触心理,表现出来也就是,不管上级、媒体、民众怎么说,一些官员依然故我,怕出事,少惹事,中庸处之,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为官不为”现象有别于过去某些地方和部门突出的“吃拿卡要”,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脸好看,门好进,但就是不办事。这不仅让企业和民众付出更高的办事成本,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使得新一届政府反腐败建设和简政放权改革并行的成效大打折扣。

可以想见,要整治为官不为”现象,必须要加大惩处力度,更需要通过建章立制和持续不懈的排查治理,清除滋生懈怠松散风气、掌权用权傲慢心态的土壤。进一步讲,就是要优化现有的干部考核方式和机制,鼓励干部在法律框架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积极作为,在干部考核中应将不犯错、犯错少但干事少的干部淘汰出局,从选人用人导向上激励干部锐意进取。只有外部法律制度的约束和内部干部任用导向的激励双管齐下,才能切实铲除“为官不为”的土壤,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