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的悲情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的悲情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文章声情并茂,读来感人至深。准确说来,这只是在墓志铭前面的一段相当于“序引”的文字,交代了欧阳修为谢氏写作墓志铭的原因。所以,与其说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欧阳修,不如说是梅圣俞,是梅圣俞心声、情感的表露。

关键词:欧阳修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悲情

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文章声情并茂,读来感人至深。准确说来,这只是在墓志铭前面的一段相当于“序引”的文字,交代了欧阳修为谢氏写作墓志铭的原因。所以,与其说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欧阳修,不如说是梅圣俞,是梅圣俞心声、情感的表露。梅圣俞请欧阳修给谢氏作墓志铭,欧阳修起初并不答应,文中有言为证:“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后来,因为被好友的多次恳求打动:“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因为被好友描述的谢氏的温柔贤淑感动:“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最终,欧阳修由衷地感慨“若此,予忍不铭?”

谢氏的美好,打动了文坛巨擘欧阳修,亦深深地打动着自己的爱人,哀恸之情,溢于言表。文中直接表达梅圣俞悲恸之情的词出现了两次,文章开头:“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文章结尾:“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首尾呼应,深切表达了梅圣俞深陷悼亡之中,难以自拔的痛苦。

的确,谢氏之于梅圣俞,既是安贫乐道、深明大义的贤内助,又是爱惜文才的人生知己,盛年早逝,当然痛悼不已。可是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梅圣俞仅仅是在痛悼亡妻吗?我们再次细读文本,谢氏的温柔贤惠、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下才益发凸显出来的呢?文章中梅圣俞一再说:“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吾穷于世久矣……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其生也迫吾之贫”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彼时的梅圣俞,两字可以概括:“贫”,“穷”!谢氏之可贵,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才愈发凸显!

到此我们应该可以下结论:文章中梅圣俞一再提及的“悲”,毫无疑问的包含“悼亡之悲”,但是,恐怕远不止悼亡这么简单,其中,应该包含着他自己的生活之贫寒,仕途之穷困,其中尤以后者为重!梅圣俞虽有文才,甚至有欧阳修的大力提拔,可是始终仕途坎坷!这一点,在欧阳修所作的《梅圣俞诗集序》中也有提及:“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仕途的困厄,可以说是梅圣俞一生都难以释怀、不愿对外人道的隐痛!而现在,贤妻的盛年早逝,又让他不得不面对自己且“贫”且“穷”的残酷现实,想来怎不让人潸然泣下,泪涌如泉?

所以,个人以为,这篇文章中一再提及的“悲”,除了深深的悼亡之悲外,更寓含了梅圣俞的身世之悲!前者为明,后者在暗,明暗交织,圣俞之“悲”方显完整,也才更显其千钧之沉!

类似这样的“于悼亡之中寓身世之感”,在古代很多悼亡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千古闻名的悼亡词――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里的“尘满面,鬓如霜”,难道只是自然风尘的侵染吗?仅仅只是时间的变化吗?这十年,于苏轼而言,是怎样的十年?是一再被贬的十年!是宦海浮沉的十年!是颠沛坎坷的十年!“尘满面,鬓如霜”的外表之下,是一颗历经苦难、饱经沧桑的心灵!所以,词人感慨“纵使相逢应不识”,既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又巧妙地糅入了自己境遇不佳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自己心潮激荡、抑郁不平的情怀。

再如纳兰的悼亡词《沁园春》:“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薄命”这个词在纳兰的悼亡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再如《青衫湿遍・悼亡》“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词人在感叹妻子薄命的同时,何尝不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悼亡,既是痛惜失去的至爱,更是伤悼自己的命运。纳兰留给后世的印象似乎总是那个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天子近臣,顾自吟唱着风花雪月的爱情诗词的宰相公子。你可知,他也曾少年意气、踌躇满志?他也曾渴望经国治世、一展才华?可最终却被选为内廷侍卫。内廷侍卫是做什么的?扈驾出巡、奉陪狩猎,涂写应制、奉和的官样文章,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折煞了那么才华出众的纳兰。对冷酷现实的绝望,使其更觉生之痛苦,只能于悼亡之中,填写一生失意。

悼亡之悲,本就让人唏嘘不已,再于其中蕴含身世之痛,则更让读者感慨万千!情感之悲恸,意蕴之丰富,也许正是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经世流传的原因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