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寿世金书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寿世金书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脾足太阴之脉

箕门

箕,星名。在南天,凡四星,列如簸箕之形。人当敞腿兀坐时,两腿分张,形如箕状。故称箕坐。其两腿内侧,肌肉丰腴,有如鱼腹。本穴在腴肉上端,犹当箕星之门,故名“箕门”。凡穴位之日门、日关者,俱以其具开阖出纳意也。治淋浊遗尿、小便不通、鼠溪肿痛等症。酌取本穴,以调补泻。

冲门

卒穴在气冲外侧,与之相平,故名之以“冲”。冲,突进也。本穴应症,能开阖开降,故名之以“门”。治病之上冲者,如冲疝、子冲,泻本穴以降之。病之下陷者,补本穴以升之。同此一穴,而能升降异治者,在于手法之妙用也。凡属经穴,莫不皆然,非只本穴也。

府台

本穴在少腹之下,犹内府元气储藏之舍宅,故曰“府舍”。与手太阴之中府,命名同义。取上下相应也。中府为胸气之府,府舍为腹气之府。在腹部呼吸,有府舍、腹结之收,而佐以冲门、气冲之放,亦即往复升沉之道也。其所治为疝、痹、积聚等症。由此观之,针穴命名,乃养生静坐调气,体验有得,而定之也。

腹结

结,凝聚也。本穴与足阳明经之外陵挨近。人当小腹努力时,则外陵处肌肉与本穴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也。更以其能治腹中积聚诸症,故名腹结。由此测之,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本穴所治之气痛,同一道理。用本穴时,可与外陵同参。

大横

本穴平脐,内应横行结肠,故名“大横”。能治肠腹气分之病。又养生家谓之脐下为“横津”,横津者,即腹内横通之径路也。按腹内器官横通用事者,肝肾门脉而外,即膈肌与结肠也。

气功养生者云:脐下有横津者,当指横行结肠言也。本穴名为“大横”,即此意也。

腹哀

哀,悲鸣也。腹鸣,即肠鸣也。人有哀泣,则气息顿促,且时一太息。又人在哀痛至极时,常日“柔肠百结”。或曰“令人肠断”,均是因哀及肠,肠动而腹振,皆哀气之所致也。

本穴为足太阴与阴维脉之会穴,属于纯阴。又《春秋繁露》云:“哀气太阴,而当冬。”盖以哀气主阴,阴气为用多闭结,故其主病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中痛,故名“腹哀”。

“哀”叉音“衣”,暗自悲伤也。《诗・小雅》:“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哀,在《诗经》此节读“衣”音。但一般读“唉”,可以俗。

食窦

“食窦”即食道也。本穴与食道有关,故能治食道各症。本穴取法,须先单臂上举,以开经穴之路,然后下针,乃有疗效,有此经道之开。乃通传导谷气之路,即开通食饮之孔道也,故简称“食窦”。

附记:人在餐饭时,偶然噎塞。呃逆不休,单臂上举,同时头向不举之侧稍转,则食道立通,而呃逆之气,随之舒降矣。

天溪

胸腔为人身轻清境界,其象比天,本穴平于外侧陷处,故名“天溪”。治胸中满痛、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痈疖诸实症。故多用泻法。取意犹溪水顺流而出也。治乳少,可配以足少阳之足临泣,多效。取天地气交而降雨露之意也。

胸乡

乡,原野寥阔处也。即气行胸廓,得以扩张,因名“胸乡”。本穴主治肋满,引胸背痛,不得卧转侧难,凡诸气郁膜实之症,有关胸廓者。取此穴泻之,以复其清旷之旧。《庄子》:“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盖喻胸怀宜空旷也。

周荣

足太阴之气,在胸部连及肝胆心包各经。又与心胃肺肾各经挨近,援引诸经,助脾统血,荣布周身,故名“周荣”。其所治症。为胸肋满、不得俯仰、咳嗽、食不下等症之因于滞郁者,俾使得以舒扩,而行驶周遍。

《离骚》:“兢周容以为度。”周,合也;容,受也。则含有周密包容之意。故下穴继之以大包。

大包

“大包”为脾之大络。其经气行径,由周荣斜抵肋,交贯肝胆心包各经。叉与心肾肺胃四经挨近。十二经中独此经与他经挨连最广,故以脾经为总统十二经络,称其最终斜行一段经线,为脾之大络。而名其大络之末穴为“大包”。寓广大包容,通达周布之意也。

《针灸大成》谓:“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经灌溉五脏。”则其治病之义可知。而“大包”命名之意可悟矣。

心、手少阴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者,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旁(原作下)出腋下,下循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人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极泉

少阴于六经为最里,而心脏居胸部之极深。本穴经之气,承足太阴经循经内行。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传交手少阴经。由本穴透出,循行于外。喻犹出于极深之泉也,故名“极泉”。

本穴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臂肘寒痛、肋满、目黄、悲烦,诸关于本经局部及血液变化。一般虚症。非虚之至极,不能传之至里,故用途不广。

青灵

少阴君火之气,出于极泉,犹震卦之一阳居下也。震居东方,东为春阳之起,万物借以发生。春色青青,故名“青灵”。

《大戴礼・曾子篇》天圆章云:“阳之精曰神,阴之精曰灵。”别书有谓:神是无为之表现,灵是有为之行动。心为君主之官,通窍而藏灵,是阴之精也,故名之以“灵”;凡阴阳少壮之际,俱有生发性能。青犹少也,故名之以“青”,而曰“青灵”。喻犹青春之生气也。

再考本穴主治为目黄、头痛、肋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均属虚弱之症。针之助使神气振发,而促青阳兴起也。青阳者,东方青气之灵也。

少海

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又本穴治症,极为夏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所谓少者,指少阴经言也。其所治症为表表里虚实寒热以及七情志意等病,如癫狂、吐涎、项强、臂痛、齿痛、目眩、头风、气逆、瘰疬等等,即“海”之含意也。

灵道

道。顺也、远也,万事之通行也。本穴秉少阴之气;由少海直道而来。主治心痛、干呕、悲恐、痉挛、抽风、暴喑以及诸般郁滞之症,刺之俾使其灵通顺适也,故名“灵道”。

通里

本穴为手少阴之络,可由本穴横通手太阳经。其所治症为目痛、汗闭、喉痹、心热、悸动、胀满、崩漏等。凡此诸症,其由涩滞抑郁所生者,本穴统能治之。综而观之,是本穴以通为治也。故名“通里”。即通而理之也,又功通于里也。

问曰:崩漏血下,既已通矣,何得谓为涩滞?答曰:恰因正经滞涩,而血乃横溢也。喻犹槽道淤而水四溃也。当此之际,正可通因通用,以疏凿为务,俾使顺适通行。若夹坝防洪,水位愈高,其淤愈甚,四邻为泽矣。

阴郄

郄与隙通。隙为狭长之罅隙,俗称裂缝。本穴为阴经之郄穴,故名“阴

郄”。治失音、振寒、盗汗、胸满,宣泄而通之。《铃灸大成・标幽赋》谓:“一泄阴郄,止盗汗。”《百症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玩其意,均取效于泻也。

神门

《内经》:“心藏神。”《道藏》:“玉房之中神门户。”玉房即心也。本穴为本经主要穴位。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痫等。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故称“神门”。

养生家所称玉房、洞房、紫宫、绛宫、明堂,皆喻心也。凡称门窗、户牖、沟渠、谷道等名,均具开通透澈之意。

少府

本穴与劳官为邻;同在掌握之中,犹宫中、府中也。本穴通及心、肾,能舒二经抑郁之气。其治为烦满、悲、恐、胸中痛、阴挺、阴痒、遗尿、偏坠、太息、小便不利等症。为手足两少阴病之通达内府者,故名“少府”。犹云治少阴经之内府病也。

少冲

冲,通行而直进也;冲。幼也,和也,冲气以为和也。本经之气,由其络穴通里传接手太阳经,为由阴转阳,化阴沉之气,为阳春之和,迳行手太阳之经路。而本经之络穴以下各穴,则本经行气之余,犹行驶虽停,贯力仍在也,故名之以冲,而曰“少冲”。

少冲为手少阴经之井,井像水之所出,如水泉之突出者,亦寓有冲进之意。他如中冲、关冲,均同此意。其不日突,而曰冲者,寓有冲气之和也。所治为烦满、上气、心虚、热壅、口臭、喉痹者,皆取其冲通而和之力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

《灵枢・经脉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下廉。出肘内侧当两筋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人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少泽

本经承少阴君火之气,君火具阳刚之性,故少阴末穴名之以“冲”。迨气至本经,本经为太阳寒水之气,则火从胜已,而化为阴柔之性,故本经首穴名之以“泽”。此阴阳互济,相辅相成之意也。

泽,在卦属兑。兑为少女,女具柔顺之阴象。叉兑为口,口外柔而内刚,此亦阴阳互济也。人能体“泽”字之义,以调阴阳。则和乐而无病。泽而曰少者,冲气以为和也。

本经承少阴君火之气,乃由通里转注而来。火气为阳,犹天日之热,照澈下土,冲和之气,蒸蒸而生,化为膏雨甘霖,泽及万物。本穴为本经受泽之初,故称“少泽”。其所治症,为口热、心烦、喉痹、目翳、舌强,皆取泽润之力也。

前谷

穴在手小指本节前陷中。故称前谷。后溪在本节后陷中。

后溪

前谷、后溪两穴俱承少泽之泽,犹雨露充沛,沟渠盈溢,经气流行,如走溪谷,故称“前谷”、“后溪”。两穴治症略同少泽。

腕骨

古人于穴位命名,有因其在处而名之者,有因其功能而名之者,有因事物取象而名之者,种种不一。

本穴即因其近于腕骨,而名之为“腕骨”也。治肋痛、痉、衄、颊肿、腰痛等症,俱藉泽之力也。

阳谷

穴在腕关节阳侧凹窠中,故名“阳谷”与阳溪、阳池意同。《内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会,即肌肉之端,着骨之处,两处肌肉交会也。其所治症为癫狂、妄言、热病,汗不出、耳、目、口、齿诸病。以及阴郄所主各病。固本穴挨近阴郄也。阴郄为心经大穴。本穴能治有关灵窍诸病者,与阴郄穴面虽异,穴底则同,故两穴有同功也。

养老

穴在手腕外侧踝尖上,乃暗穴也。取法抬手当前,转腕,使小指向鼻,手之踝尖即行分裂,此穴乃开,即于踝尖分裂处下针。《针灸大成・经穴歌》云:“腕骨阳谷养老绳。”绳即扭转之意也。其所治症,为手麻木、头昏、目黄、肩酸痛,宛如衰翁,凡用本穴,补多泻少。又宜多灸。《礼记》云:“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本穴在治疗上。针以补之,灸以温之,犹衣帛食肉也,故名“养老”。

支正

手太阳经气,行至前膊,偏走外侧。本穴无显著标示。取穴以手托颐,指尖于本侧向上旁竖。本经转成当前直线,穴适当腕肘折中处,因名“支正”。盖以取穴姿势而得名也。得穴之后,仍须垂臂,小指向后,乃刺之,治手挛、颈痛、癫狂、目眩、循经取治也。

小海

穴在肘尖内侧陷中,有麻筋通于小指。《针炙大成》歌云:“支正小海外辅肘。”谓即前臂外辅骨肘端处也。《外台秘要》:“甄权、马元台,俱谓屈肘向头取之。”本穴与少海虽不同经,而穴底极为接近,故名“小海”。其治症亦甚复杂,亦有汇治诸经各病意势,犹江海之汇百川也。

肩贞

《易》之乾,谓:“贞者事之干也。”穴在臂后根处,为操作努力之本。其所治症,为寒热风痹、肩中热痛、手足麻木,痉挛、肩臂不举,伤寒颔肿,凡不利于操作者,取此穴俾复续其干事之能力也。穴在夹臂缝中,故名之以“肩”,而曰“肩贞”。

孺者,其处肉不着骨。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故名之以“”。“俞”为腧之简,即通透内外之俞穴也。因名“俞”。孺在人曰肱,在羊豕曰。所治为臂酸无力、肩胛痛、寒热气肿、胫痛诸症。又以本穴为本经与阳跷、阳维之会,故兼治阳跷、阳维之病,可会意取用也。

天宗

贾逵曰:“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谓天宗乃日月星辰也。即祀日月星辰,乃测察其明晦色位,以征来年之丰歉耳。若谓祷祈兰光赐福,则惑也。

按《天文大象赋》注:“宗星,宗正,宗人,三星名。”虽不示兆丰歉,但其近旁有斗,斛、帛、度诸星,均与农桑有关。其为祷云者,或即观察星象,执事者诡称曰“祷”,俾使暴君行仁正,而抑侈心也。

本穴与曲垣、秉风等穴。排列如星象,故皆访取星名以名之。本穴治症与曲垣、秉风略同。又以本穴在肩胛岗下,受曲垣,秉风外绕,本穴居中如枢,故称之为“天宗”。

秉风

气动为风,即今之所谓气流也。人体气息周行,有同于风。本穴主治风痛、风痨、气逆作喘等风气之病。如司风者之掌理诸风,故名“秉风”。

古代有八风、十二风之名。天子设专官监察风向,以占妖祥,即秉风政之官也。与今之气象台同,古称钦天监。其在人身主治为外侵之风,而内变之风不与焉。

曲垣

穴在肩胛岗上窝凹曲处。肩下各穴,列如星象;环绕如垣,故名“曲垣”。每天宗同一取意。主治肩痹热痛、气注肩胛、拘急、痛闷。

兹以星象言之,天宗喻天上之宗星、宗正、宗人等星。曲垣喻列星围拱主星之外垣,如紫微垣,有辅弼绕之,太微垣,有将相绕之,天市垣,有侯伯、宗人、屠肆、列肆绕之。人肩背诸穴,罗布如星

垣包绕,故取星座诸名以名之,此古代观点之或然也。

肩外俞

穴位近于肩胛上廉。故治胛痛、周痹、寒痛至肘。又因其穴底近于肺部,故兼治咳嗽。因其距督脉较远,故称之为“肩外俞”。

肩中俞

本穴近于大椎,较肩外俞稍上。内应于肺,故治咳嗽上气。肩外、肩中二穴俱在肩下,近于督脉,督脉居背部正中。故本穴名“肩中俞”,肩以言位,俞以言用也。

天窗

本穴能疗聋、暗、咽肿、噤口及人体上部诸孔窍疾患。有如开窗通气者,故名“天窗”。

天容

容,受盛也,又容貌也。本穴在耳下颊后,居全身之上部,多治颈、项、喉、咽诸症。如喉痹寒热、咽肿不能言、胸痛、胸满不得息、呕逆、吐沫,齿噤、耳鸣、耳聋、喉中如梗、瘿、痈诸般实郁之症。多致五官失容,治之有效,俾复其容止之仪也。但刺之须用泻法以放散之。施于强壮之人为宜,老弱者不宜取此。

即颧骨尖处之鼹窠也。开口取之,穴乃正。治口歪、齿痛、目黄、面赤。

听宫

穴在耳前上切迹之前。耳司听,故名“听宫”。宫,深室也,以喻耳窍。

一说,本穴与耳门同位。闭口取之,则刺入者浅,故名“耳门”;开口取之,则刺入者深,故名“听宫”,喻犹达于深宫也。

按和髂、耳门、听宫、听会俱在耳前,四穴名异,功能略同,且相挨切近。而耳门、听宫两穴,同在一窠,表面虽可强分,穴底终归一窠。若依浅为耳门,深为“听宫”之说,辨别穴位,较为简捷。况两穴治病,又复略同,似乎无须分丝披缕。一而二可,二而一,亦无不可。术知以为何如?

按方书多载听会开口取之。耳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针入四分,灸三壮。和髂,刺三分,灸三壮。云穴下有动脉;若三穴直列,则俱有动脉,若开口取和髂,则和髂穴下反无动脉。而穴隙稍移前矣。

耳门在耳前缺口外,黄学龙谓:在肉锋上缺口外,耳前一厘米与外眦平行,剌三分,灸三壮,耳中有脓禁灸。

听宫,《甲乙经》、《医学人门》俱云:“在耳前珠子旁。”珠子或即耳前二切迹间之肉凸也。《图考》载于耳门之前。口闭时以手切之,适当下牙床后。支杵端之外侧,即听宫穴也。其上即耳门穴。黄学龙日:昕宫在听会、颊车之间。余思过去经验,似以开口取听宫为宜,刺三分,灸三壮。

膀胱、足大阳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角原作循误);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人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髀外下原有“从”字,删)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贯月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出其端(三字原阙)。”

晴明

本穴在目内眦,粘膜组织上,近于睛,能治风热目疾,以复其明,故曰“睛明”。本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之会,故治一切目病,对郁热之症最宜。他如暴赤肿痛、眦痒、翳障亦效。

攒竹

眉犹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喻如新篁攒生,本穴犹竹叶之蒂柄,故名“攒竹”。治痉挛、抽风、戴眼、头目风热诸疾。五十年前,余见小儿天吊,一韩姓老医以毫针刺攒竹及眉上,其取三穴,稍微捻转,其睛立正,病家叹为神奇。

眉冲

冲,和也。取本穴时必使患者眉目舒展,现出冲和气势,由眉少上止发际是穴,故名“眉冲”。治癫痫、头痛、鼻塞。

曲差

本穴由眉冲旁开稍下,距神庭一寸五分,以其不平,故名之以“曲”;又以其横列不与发际诸穴相齐,故名之以“差”(差,音池,参差不齐也)。本穴与曲池字音相近,差字之音,可稍变。

五处

本穴前为曲差,后为承光,两旁为上星、目窗。加以本穴在其正中,适为五处穴位。其所治症,均以目病为主。其通关窍,解郁热,则小异而大同,似有五处同功之意,而本穴居四者之中,故名为“五处”。“五”为数之中,“处”居也,止也。本穴居中,功兼其四。

承光

诸阳之精,汇集于目,而目乃有光明。目之神,内合于脑。《道藏经》曰:“脑得目之阳神而能思。”故人在思考时,多闭目内视,凝神注脑,俾得目神之助。故名本穴为“承光”。又以其能通窍安神,治青盲、目翳,在功效上亦有承光之意也。

通天

人之全体,以头为天。在躯干,则以胸廓为天。本穴主要功能,在于通彻上窍。故其主治头项痛、鼻塞、口歪、衄血、头重、耳鸣、狂走,以及痉挛、抽风、恍惚、目盲、青光、内障等等上窍不灵之症。《针灸大成・百症赋》:“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鼻司呼吸,亦通天也。故名为“通天”。

络却

却,音隙,同郄。从邑、从谷,义孔隙也,骨肉之交也。《庄子》:“批大邵,道大窍。”谓通至上之隙穴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抵顶,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会。即所谓“上额交巅”也。凡脉之横行者为络,隙之大者为郄。本穴在经络为横行,在孔窍为大隙,故名“络”。“”有误为“都”者。当知“”从“邑”,“却”从“部”也。有取别名“络”者,乃因误所致。

窃以针灸之道,荒芜已久,音讹字误,不知凡几。欲纠斯偏,着要正误。但中医文献之误,何只针灸为然。内、难、金、伤诸经,莫不如是。每念及此,感慨丛生,每思加以校正,奈年矢躜催,岁不我待,空作玄想耳。试观《金匮》首章,仲景以俞穴募穴,区别人身前后,故曰风中于俞(俞穴在脊背)。寒中子募,(募穴在胸腹),而后世抄传竟误“俞”为“前”,误“募”为“暮”。而注音又依“前”,“暮”立注,岂不谬之益谬乎?

如“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也子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索其大意,清浊、上下、浮急、表里、湿邪、雾邪、关节、肉腠、极寒、极热、伤络、伤经,全是对偶。所云风寒俞募者,即以表示邪中人身前后。且对照下文伤经伤络,原文本自明白。只是后世抄写传讹,误“俞”为“前”,误“募”为暮,以致讲解者,舌东唇西,格格难通。若一复其原,作“风中于俞”,寒中于暮,则教者学者,简捷多矣。此言有似节外之枝,但因“俞、暮”二字,有关针灸穴位,不觉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