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声情并茂读 咬文嚼字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情并茂读 咬文嚼字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语文课,总觉得有些“变味”:语文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语文的人文性在不断地张扬。语文教学的本色逐渐被蒙上了一阵面纱。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我们迎来了语文的春天――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老师急所有语文老师之所急,在2001年首次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在“语文味”的指引下,笔者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研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读味;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46-02

1 问题的缘起

2003,新课程改革在我们滨江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局为我们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使我们这些处于改革第一线的教师们有机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教师更是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笔者有幸执教《风筝》一文,在全区的教师秀了一把,也糗了一把。

《风筝》一文主题的多样性,造成了它的难以把握。众多的主题,笔者自认为短短的45分钟,没法自如地驾驭,学生可能也没法领悟。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不到。笔者不如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专注一点,穿透一点。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选择了“亲情”。

45分钟顺利地按照笔者的剧本演完了,在最后结束的时候,笔者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回家替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笔者的本意是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感悟迅哥儿们的亲情之际,体会父母给予的呵护,学习乌鸦反哺的精神,回报父母的恩情。

教研员抛出了一个疑问:这节是政治课,还是语文课。这句话对笔者来说是当头一喝,让笔者直面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缺陷、不足,同时也让笔者静下心来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语文的课堂教学问题。

新课改的深入,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听课,上课;上课,听课。使笔者发现,我们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1 过分偏重形式,与作秀距离不远。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生机的盎然和蓬勃的活力。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一提倡,二人小组、四人小组,甚至六人、八人的小组讨论似乎成了必需,而热热闹闹的场面背后,我们是否偏离了语文课的轨迹呢?

1.2 过分依赖多媒件,与媒体贴心太近。

勿庸置疑,多媒体动感直观的画面,简易便捷的操作,颇受广大教师青睐。然而,集中了过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于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在欣赏图片与音乐的过程中“日薄西山”;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小;在多媒体富有动感的演示中,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浅尝辄止。

1.3 过分追求多元化,与综合结缘太深。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教学观也得到进一步推崇,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更加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当然,恰到好处的拓展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发展学生的能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跟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扯进去,一味搞课外延伸,而忽视语文课堂教学本身的目标。不仅使语文课程“肥人田,荒己园”,还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

2 国内外有关理论的综述

2.1 语文味的概念界定。

2001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率先得出“语文味”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语文味”研究回顾》)这是对语文味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论述。

2.2 语文味的外延。

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2.3 语文味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其次,是对目前语文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完善或补充。语文味理论,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最后,有利于引领目前的语文教改走出历史困境。语文味不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它更鼓励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的张扬,因此有利于开拓语文教改的新局面。

3 语文味生成和凸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3.1 “读”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

程少堂老师主张:“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3.2 “品”味。

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嚼――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咬文嚼字,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对于词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4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具体措施

4.1 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

语文味从读中来。

①疑读,悟出语文味。

社会呼吁减负,新课程响应社会的号召,提倡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伸手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那么,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就不能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要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做到这三到,尤其是心到。为了帮助学生“心到”,教师要为学生竖立一座灯塔,替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那么怎么竖立一座灯塔呢?笔者认为,就是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书写于黑板,或投影于屏幕,让学生在灯光的照耀下,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向着课文进发,边读边想,使学生的朗读过程犹如寻找中世纪的宝藏,不但集中了学生注意力,还使学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为了解课文的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打下基础。

如课文《济南的冬天》,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如果不布置任务,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那么,学生就会疲倦,甚至厌烦,朗读就只能游离于朗读的表面,就只是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所以,在朗读之前,布置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等,让学生有目的、有激情地朗读,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美读,赏出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如何激昂,如何委婉,如教师不予以指导,我们的学生就会把鱼目当作珍珠,把珍珠当代全目,所以,我们要予以学生一双慧眼,即教授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如感叹句要读出激昂的语气,且语调下降;疑问句要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且语调上扬;祈使句要读出祈使、命令的语气,语调要高而平等等;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体验作者的感受,从而与作者发生共鸣。教师的指导是一把钥匙,能为我们学生打开朗读宫殿的大门,引导我们学生进入美读的殿堂。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教授《安塞腰鼓》,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声情并茂,在他的启发下,学生或是联想到恬静静谧的小夜曲,或是联想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或是撼人心魄的交响曲,联想到千姿百态的种种画面,声、色、形、动,无一不美。最后在他气势磅礴的诵读之美中,学生仿佛被带入了安塞腰鼓那个震人心魄的场面,大家纷纷用拍掌、跺脚的形式打出安塞腰鼓的节拍,仿佛已身临其境融入那个昂扬着生命、蓬勃着激情的鼓点之中。在高潮之巅,老师大喝一声“停!”全班的鼓点声戛然而止,寂静的课堂里,只听得老师轻缓的声音传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一停一缓,余音绕梁,使学生沉浸在安塞腰鼓的巨大魅力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③品读,品出语文味。

所谓品读,就是细嚼慢咽,品味分析,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在品读时,可着眼于生动形象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美。

如《济南的冬天》,要求学生品味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句话的妙处。让学生体味到“拿”字运用拟人,把无形的写成有形的,而“终年贮蓄”和“全”字突出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在朗读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流露出欢喜和喜悦的情感以及结济南冬天的水的喜爱之情。

通过品词赏句,让学生品出了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这样语文味就散发出来了。

4.2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4.2.1 咀词语,品语文味。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析词语,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就能凸显语文味。

①加减还原,品出语文味。

加减还原就是把被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和加上后进行比较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理解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的词语和说明文中准确性的词语。

如《济南的冬天》中的那句“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作山坡雪色与草色相间的景色。如果删去“带水纹”三字,“花衣”和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色就没有相似之处,最主要的是“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这句引人遐想的神来虚笔就成了无源之水。通过加减还原,使学生领悟到作者的遣词造句的神力,也提高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②替换比较,比出语文味。

替换比较就是把句子中理解的词语运用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哪个运用得好,并懂得原词不能替换的理由。这种方法适合于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自己想想,还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词语来替换。特别是“卧”,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既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地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真的有一字传神之效。用“睡”,明显重复了,用“躺”,传达出村庄和雪的情态。除了这个“卧”字,实在找不出更妙的词语。

③回归语境,悟出语文味

回归语境就是把词语放到文本中,结合文中的上句和下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如《济南的冬天》中的这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中的“晒”、“睡”、“醒”、“围”、“放”等词语,不能孤立地去理解,一定要把它放到语境中去,“醒”响应“睡”,“放”和“摇篮”相呼应,而这些词语都运用拟人手法,将“老城”拟人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也表现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2.2 嚼语句,品语文味。

叶圣陶说过:“讲析课文,无非是把语句讲清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句子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①紧抓重点,悟出语文味。

课文中的重点句,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只要抓住不放,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对把握文章主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济南的冬天》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这句话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抓住这句话,对理解整篇文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再如“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过渡句,由阳光,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②品味妙句,嚼出语文味。

语文书中的课文,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习品味名家之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品析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哞哞”,“咩咩”,“潺潺”,大量运用叠词,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还由于主人公是一个盲人,只能凭借他的听觉来感受环境。所以作者多从听觉描写盲孩子感受到的自然美。

通过品味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章中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③解释疑难,论出语文味。

解疑难句指内容隐晦或精深的语句。这种句子,如果不讲透,有碍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如鲁迅在《故乡》结尾写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是点睛之笔。学生从这一点睛之笔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对故乡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刻的判断,感悟其内含的思想及哲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5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后继思考

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的实践研究,让笔者明白,对于语文味的研究,笔者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笔者见到的只是井口的一方天空,还有更为广阔的天空等待着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探究。

5.1 凸显语文味的途径的多样化。

声情并茂可读出语文味,咬文嚼字嚼亦出语文味,但语文味的生成和凸显,远不至这两种。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听出语文味,还可说出语文味,更可以写出语文味,可能还我许多我知所未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方法。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我只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实践,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5.2 注意把握咬文嚼字的尺度。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咬文嚼字品语文味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掂其量,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活学生阅读的内动力。但在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髓的时候,教师很难把握一个尺度:太浅,游离于词句的表面,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味就会被冲淡和稀释;太深,演变成词句的教学,显得单一和肤浅,语文味同时也会被减弱和淡化。所以,在咬文嚼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5.3 切忌忽略情感的触发。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声情并茂的朗读,注重了咬文嚼字的品味,必然化去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对于学生情感的触发,只能匆匆带过,这样可能会忽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品味课文中的人文内涵的过程。这样,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课文,可能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韵味全无。那么,语文课也就成了游离出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这种淡化了形象,冷却了感情的语言文字的语文课,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同样丧失了“语文味”。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育概论》 王松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

[2] 《语文味的理论构想》 程少堂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3]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程少堂 《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程少堂 《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5] 《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 程少堂 《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6] 《语文课变味与母语教学的难题》 孙移山 《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7] 《“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马恩来 《深圳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8] 《个性化与语文味》 秦建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月

[9] 《语文课变味与母语教学的难题》 孙移山 《深圳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0] 《语文课应教出语文味》 陈继英 山西师大《特级教师》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