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通过研究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并根据其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对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治疗手术方法的探讨研究。结果:胎膜自然破裂,自然发动规律宫缩,产程顺利,于2014-11-10 19:25经阴分娩一女婴,肌注缩宫素,30分钟后胎盘不全剥离,持续多量活动性出血伴血块,宫缩好,腹痛及腹部压痛不明显,探宫腔发现部分胎盘粘连并植入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不易剥离,考虑胎盘植入,子宫持续多量出血大1000ml,并探及瘢痕处宫壁较薄,考虑子宫不完全破裂可能,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决定行急症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在进行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治疗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身体的全面检查,并对患者给出合理的治疗建议,防止医疗事故的产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疤痕子宫; 经阴分娩; 子宫破裂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资料是32岁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因停经41周,不规律腹痛伴见红于2014-11-0 9,23:30入院。孕妇平素月经规律,14岁5-6/30天,量中等,无痛经,白带正常。23岁结婚,丈夫体健,7年前剖宫产一女婴,3000g,现存。查体:BP130/8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彭隆,无压痛,下腹正中可见一长约10cm纵行手术瘢痕,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水肿。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产科检查,得出以下结果:宫高34cm,腹围100cm,头位,胎心130次/分,宫缩不规律,宫颈未消,宫口开大1cm,胎膜未破。入院后多次向孕妇及家属交待病情,说明瘢痕子宫经阴分娩可能出现的风险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危机母儿生命安全,建议行剖宫产术。

其次,进行经阴分娩手术。在手术前,孕妇及家属拒绝剖宫产,坚持经阴分娩。胎膜自然破裂,自然发动规律宫缩,产程顺利,于2014-11-10 19:25经阴分娩一女婴,肌注缩宫素,30分钟后胎盘不全剥离,持续多量活动性出血伴血块,宫缩好,腹痛及腹部压痛不明显,探宫腔发现部分胎盘粘连并植入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不易剥离,考虑胎盘植入,子宫持续多量出血大1000ml,并探及瘢痕处宫壁较薄,见子宫下段菲薄,部分胎盘植入于下段前壁瘢痕处,不易剥离,并于植入处下方见一1cm*3cm破裂口,考虑子宫不完全破裂可能,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决定行急症子宫次全切除术。

最后,患者术后病理示“子宫肌层内查见少许蜕膜组织,病变符合胎盘植入”符合术中所见及相关诊治。

2. 结果及讨论

2.1结果讨论

通过对患者的具体的治疗过程的情况的判断,最终产生了患者的子宫破裂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患者的子宫上本身就存在有旧伤疤,这就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子宫存在着疤痕的部位在承受更多的压力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些破裂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疤痕子宫破裂多发生在原切口疤痕处,此处血运差,出血较少,疼痛不明显,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不明显,诊断有一定困难,需严密观察,其预防尤为重要。在治疗情况很明朗的情况下,要及早的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准备,防止患者出现紧急问题。

在进行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子宫情况可以被医师直接了解到,一般建议患者接受B超检查,以便于医师可以更好的确定患者的实际情况。B超一旦发现子宫切口处厚度小于3mm,下段菲薄不均、局部失去肌纤维结构或羊膜囊自菲薄的下段向母体腹部前膀胱方向膨出,应考虑到在分娩过程中有破裂可能,故应严禁经阴试产。

2.2 针对结果的治疗建议

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应搞好计划生育,认真进行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提高产科质量:首先,要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次人工流产,节制生育,减少多产。

在进行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提升对患者的医疗保护水平:首先,在进行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生理安全教育,督促患者尽可能的避免流产和多次生育情况;其次,要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对于有剖宫产史,产前检查发现有骨盆、胎儿、胎位异常者应提前入院,并严密观察;然后,在进行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保证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及时有针对性的作出相应的处理工作,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性。最后,要严格的控制好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法,并有效的制定出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以便于满足患者治疗的实际需要,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生育进行指导。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孕妇进行生育的过程中,出现子宫破裂情况严重的危及到了孕妇的生命健康,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孕妇的生育过程中,要做好对孕妇的检查工作,并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紧急备案,尽最大努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