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性灵一派中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性灵一派中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纵观整个文学史,东晋的陶渊明和南朝的谢灵运分别以其典型的田园诗和山水诗当之无愧地位列性灵一派,他们或隐身田园,或寓情山水,笔法独特,独抒性灵。但是从陶渊明谢灵运,无论时代还是个体都存在各自的特质,故两人在具体创作上自然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小见大,本时期性灵一派的演变由此可窥见一斑。

关键词:性灵一派;田园;山水;陶渊明;谢灵运

山水田园诗是古典诗歌的大宗, 创造了辉煌成就。朱光潜曾说,在中国由唐宋到明清, 几乎没有一位有感染力的诗人没写过大量的山水诗的。山水诗远远超越了题材意义上的诗歌样式,成为代表了中国文人审美理想的典范,寓情山水,隐居田园更被世人视作性灵一派的典型作风。纵观整个中国诗歌史, 山水田园更如那一轮印川之月, 照耀千古。从先秦《诗经》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到汉代辞赋草木林园的铺陈, 中国文学较早地将自然山水纳入到文学的范畴。但是,“诗”,“骚”,汉赋中的山水更具有原生态的特征, 其功能仅仅是文学的背景而已,而经过魏晋诗人的不断探索,在玄言诗的影响下,直到东晋,陶渊明慢慢发现了山水田园的无限生机与意趣,陶渊明是东晋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其诗集中以描写田园为主题的诗歌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 ,因此被历来诗论家评为“ 田园诗人”,并对后代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的南朝逐渐摆脱体玄悟道的实质, 而以山水为主体的山水诗日臻完善, 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更成为中国山水诗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谢灵运由于自身主体因素和社会客观现实的影响,把描写对象投向了大自然的山水风光 ,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多做雕饰 ,远超越了魏晋时期的其他文学家 ,在当时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陶谢的诗歌都尽显出“自然”的本色 ,用语清新明亮 ,潇洒自然 ,毫无矫柔之情。除此之外 ,陶谢诗歌都是情景相融的典范 ,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出作者的创作感情。所以结合两人的创作风格和人生理想,我们可以得知两人都是性灵派的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但是尽管陶谢分别作为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开拓者,平生经历有相似之处,但是因为两人欣赏自然心态的不同,在具体创作中往往各有建树。陶渊明受儒、道两家影响较大,此前在半隐半仕的矛盾中徘徊 ,随着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终而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 。他是彻底的归田 ,从内心深处真正喜爱田园生活 ,故而把田园所以他笔下的景物总是给人平静 、祥和 、惬意之感,是以无为的心态在写实,谢灵运则以激荡的心情在排遣。陶渊明的写景是内省式的,而谢灵运则是外看式;风格上,陶渊明诗朴素淡雅 ,谢灵运诗华丽雕琢 ;陶诗语言清如水 ,谢诗丽如虹 。以下将结合两人的田园诗歌和山水诗歌具体分析:

1、两人在景物描写上不同

首先,在景物的选取上不同。陶渊明由于受道家影响较多,他真正做到了弃官归田,作一个隐者。他所描写的对象多是他居住周围的田园农舍、农耕生活和附近的山水,多选取生活化的意象。陶渊明从内心深处喜爱田园,视自己为真正的农家人,而不是以观赏的态度来欣赏田园之美,这就使他能写出田园农舍中不为人所留意的事物,草屋,柳树,鸡鸣,狗吠、炊烟等。这些已不再是寻常事物,而是心与景的瞬间感应,是作者在自然的美好中去感受生命意义 。

而谢灵运笔下的多是自然山水风光,他的山水诗创作最多的是任永嘉太守和罢归会稽时,此时是谢灵运仕途最没落的。由于自己独特的心理特质和政治上的失意,他时常游山玩水,借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愤懑的心情,所行之处多留下诗作,笔下的景物也多是山、水、云、河、日等大而壮丽的景物。所描写的山、水 、云等大都比较华丽,即使同一意象出现在不同诗歌中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描写花就用到 白化、白芷、泽兰、芙蓉等不同的词语,尽显花的妩媚、娇嫩 。

其次,两人对景物的观赏角度不同,造成了两人诗歌境界的不同。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诗歌境界上有了极大的拓展。

陶渊明的田园诗由眼前一事一景而引发出内心无限无限感慨,取景,状情,明理皆以此为基础。谢灵运的部分诗作亦有此特色,但又有部分作品,尤其是后期诗作则超越了这一限制,他善于描绘自然风景的动态流程,将异时异地的情绪景物经过提炼浓缩而集中于一篇诗作之中,突破了“一诗止于一时事”的局限。他的山水诗作常常随游程之推进而移步换形,在千姿百态的山水景物描绘中兴情悟理。如《初去郡》:“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谢灵运在这两句诗中已经尽述数天山行水路之程,这种方式从本身来讲并没有突破一时一事的局限,但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谢灵运的后期部分诗作才能在一首的诗中涵盖一段时间的游程,而且寓象征于写实中,是诗歌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作于赴任临川途中的《入彭蠡湖口》这首诗已经完全突破了古诗限于一时一事的叙述模式。这样的方式优点在于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创造了浑融扩大的诗歌境界。

明代陆时雍曾云:“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具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罅乎指出谢诗不同于前代作品的新变特色。而陶的诗歌中虽不声色之追求,但总体上不失汉魏传统诗歌古朴之风貌,如果将陶谢置于纵向的的中国文化诗歌发展史的动态流程中,便可以看出谢诗相对于陶诗来讲在诗境方面的拓展变化 而这一变化恰可体现出汉魏晋到南朝诗风嬗变的痕迹。

此外,两人笔下所写的景物的特征不同。

陶渊明使用白描的手法在记录,色调比较单调,景物描写比较简单,尽显自然的本真状态,不做刻意雕琢,恬淡自然,但在其中孕育作者深厚的情感。白描手法的运用也多衬托出景物的静态美,陶诗中极少见鲜艳艳丽的词语。如诗句:“蔼蔼堂前林 ”,“天高风景澈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秋菊有佳色”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自然中,陶渊明是主体,而不是单纯的欣赏者。

而相比之下,谢灵运体验感受自然的方式则是独特的、敏感的 。他对山水是精细的观察,精微的品味,是充分的玩赏。他敏感于自然山水中的光和色,如在《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中“猿鸣诚知曙, 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 花上露犹泫。”深幽的谷中阳光若隐若现,向上看,透过高耸的石岩已望到青云微微地敛合,远处花上的露珠此刻正流转未滴。谢灵运不仅善于观察描写山水景物的光影色泽, 还对自然界的声响有着敏锐的感受力 ,“鸣”、“幽” 精细的刻画出山林的静,后两句则在静中显动,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以动衬静, 愈见其静。他的诗作特别喜爱用色彩鲜明的词语 ,并且善于利用色彩互补的原理形成对偶 ,最喜欢用绿 、红 、 白、紫等这些偏重色彩感的词语。如“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白芷竞新苕,绿齐初叶 ”、“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 用这些色彩鲜艳的词语把大自然的优美尽显笔下,并且写出了前人不曾有过的景色描绘 ,在谢灵运的笔下,大自然四季都是那样鲜艳光明。他笔下的景物不同于陶渊明式的静态美,而多是具有动态之美。

2、在诗歌语言运用上,两人也是各有千秋。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沿袭魏晋诗歌古朴作风但又进入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平淡自然,不假修饰,多用平易近人、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又含蓄深刻,意境天成。如《饮酒 ・其五》, 、篱笆、山峦、飞鸟等这些普通寻常事物都成了作者表达感情的客观载体,这些意象只是作者简单描写,未经仔细刻画,这些都是名词性的词语,未经特定修饰,故而显出清淡之意。每种事物的选取也都代表了他的创作心态,菊的清高,篱笆的农家生活气息,飞鸟归旧林的超脱心境,是陶渊明情至深处的自然流露 。

到了谢灵运,诗歌语言则发生重大的变化。谢诗不同于魏晋古朴的风格,开始追求声色,体现了南朝诗歌的特点。他极大的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如:《石碧精舍还湖中作》中“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 。 芰荷迭映蔚 ,蒲稗相因依。”林壑间暮色聚合 ,越来越重 ,黄昏时飞云云霞慢慢收合,芰荷的光色姿态相互映照 ,菖蒲和稗像人那样相互依靠在一起 。四个动词“敛”、“收”、“迭”、“依”把所写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炯炯有神,景物也立即跃然于纸上。

除此之外 ,谢灵运还善于运用动词以及双声、叠韵、叠音词,这些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是不多见的。谢灵运应当是最早的一位作家。这些词语的运用,更能显示出景物所具有的绘画美。谢灵运为了诗歌景物描写的需要 ,大 量的使用典故,如《庄子》、《老子》、《楚辞》等 ,其中尤其喜用《楚辞》。《楚辞》的选用多是语典 ,如“搴若履长洲”,“绿齐初叶”,“兰苕已屡摘”, 更加增添了所描写景物的艳 、雅与贵 。

3、从当时世人对二者诗歌的接受上来看

陶渊明的诗在当时不受推崇。一方面,他的诗中的意蕴难以被追名逐利的浮躁之士所认同;另一方面,在穷力而追新的创作风气里,他的诗之美也不能被人欣赏,自然,他的诗也并不能给他邀来诗名,同时他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表明写诗只是自娱,以示己志。相反,谢灵运则善于迎合时风,对诗歌有意为之,他在诗中细细雕琢,频繁用典。他的诗歌虽然也是描写出游时的山水,但是对景色的描写是很细致精工,他以理性指导自己, 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自然地融于景色之中,在诗中表明他对景色的爱好与对达生之理的领悟。

总体来说, 魏晋南北朝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出现,标志着偏重于抒情的中国古典诗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审美范式。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歌都尽显出自然的本色,用语清新明亮,潇洒自然,毫无矫柔之情,尽显性灵一族的潇洒洒脱与脱俗,然而从田园诗到山水诗,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发展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嬗变,继承与发展也为后世的山水田园诗的发扬壮大打下坚实基础。而山水田园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洁净纯洁,没有尘世的噪杂和世俗的羁绊,也总会被文人作为寄托灵魂、抒发性灵的载体,成为文学创作永远的原型。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陶渊明研究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 陶渊明资料汇编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3]胡大雷选注, 谢灵运鲍照诗选 [M] 北京: 中华书局,2005.

[4] 逯钦立校注 , 陶渊明集[M] 北京: 中华书局,1979.

[5] 朱光潜 山水诗与自然美[ G] 伍蠡甫, 主编 山水与美学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6] 葛晓音 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M] 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

[7] 王玫六朝山水诗史[ 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8] 钟嵘诗品[ 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9] 王世朝 中国诗歌[ 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10]徐有福诗学原理[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常铖(1986-),女,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