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中观系统分析幼小衔接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中观系统分析幼小衔接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身心面临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在儿童成长的这一阶段,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各种因素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生态学理论,任何一个物种的变化都会通过生态关系影响其他物种的变化。从幼儿园到小学,因为儿童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所以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特别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幼小衔接问题

关键词:中观系统;幼小衔接;幼儿园

G612

中观系统――学校。中观系统是指学校及其与家庭、 学校与社区与儿童的关系等。学校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等学校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幼小衔接要素,其中教师作为教育环境的活的要素,在幼小衔接实践中起直接的作用。

一、幼小衔接中观系统的问题审视

(一)幼小教师“衔接”教育的缺失

德国哈克教授指出,儿童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身边的学习环境、老师、同学、行为准则和角色期望都会发生改变。一系列研究发现,处于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经历六个生理方面的问题:(1)关系人的问题,(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问题,(4)社会结构的问题,(5)期望水平的问题,(6)学习环境的问题。 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提升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衔接问题。

(二)幼儿园与小学间缺乏有效沟通

幼小衔接是一个连续性的过渡,两者之间的教学任务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二者有良好的沟通和了解。幼儿园应该对小学生活和学习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小学也应该熟悉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特点,做好衔接的后续拓展。然而,在现实中,幼儿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彼此的工作内容并不是很了解。

二、幼小衔接中观系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管理目标“功利化”

任何事情都是有竞争的,学校也是一样,充满着竞争。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希望在竞争的前列。 因此,相当多的学校为了提高声誉,都在加强管理,围绕这一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约束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在这种工作流程的指导下,学校的管理目标与儿童发展规律背道而驰,进行了错误的入学率和各种荣誉的单向追求。儿童教育在负重中前行,未完成社会化的儿童在其他发展领域只能受到很多方面的压力。从而造成孩子们在各种年轻人都不满足。

(二)缺乏全面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内容的教师

幼小衔接中观系统的原因分析针对性不太强,幼小衔接中,幼儿园这一边明显比小学做得要好很多,幼小衔接中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其中还包括生活适应能力等,比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吴婷婷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中,仅有 4%的教师相当了解小学教育内容,比较了解的只占 38%;在小学中,仅有 6%的教师非常幼儿园教育内容,比较了解的只占 30%,二者之和低于 40%。从这项调查中可知,在幼小衔接中,对彼此教学内容非常了解的教师均不超过 7%,这个数据说明他们中大多数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工作方法都很不了解。

(三)缺乏全面了解幼儿园与小学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师

培B儿童幼小衔接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其心理特征,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发生的变化给与及时、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园是儿童的“第二母亲”,孩子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对幼儿园孩子的敏感度也较强。相对来说,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情感敏感度就没有那么强,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课堂上孩子的状况。虽然目前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已经开始加强教师对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但大多数真正了解儿童心理学的教师依然很少,在现实工作中也很难根据儿童心理特征来开展教育工作。

三、从中观系统提升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一)树立全面和谐的幼小衔接观

全面和谐的幼小衔接观应该是既保持儿童所处外在微观系统的生态稳定,也满足儿童自身内在生态系统的需要。它要求发展性、规则性、差异性并存的和谐,有发展的和谐是指微观系统内各因子间关系能保持协调,这样才能保障儿童生长所需要的坚实土壤,立足于此才能得到发展。这种发展需要保持内部成分的多样性,坚持以幼儿的情感、心态、获取生活技能与教学知识的能力为基本,扩展性多元发展。参透五大领域教育的内容并将其相互结合并进行优化,以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在此之上加以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建立教师培训中心,提升教师衔接方面的理论水平

根据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建立专业的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可以设置在各个地方的教师进修学校或当地的师范学校。组织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参加教师培训,在共同的培训目标下,给他们开展相同的培训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幼小衔接的本质意义和目的,关于幼小衔接的本质内容,儿童在过渡阶段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如何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小衔接完好过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训内容要针对性地围绕幼小衔接问题展开。为了过渡阶段的儿童更好地发展,首先,在培训期间,双方教师应增强交流,相互了解对方学生的特点及发展情况。其次,还应该对接受培训者教学系统地儿童心理学辅导,使培训者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强教师科研水平,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当前针对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还相对薄弱,工作在幼小衔接一线的教师们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幼儿园和小学可以联合建立“幼小衔接”专题研究项目,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负责衔接阶段的教师担任项目研究者。这个项目可以促进幼小衔接教师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通过探究或者在专家的指引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幼小衔接工作的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这个项目中,由于研究者都是亲临幼小衔接一线的教师或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都是幼小衔接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探究出的对策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总结

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的准备阶段,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过程,在这过程中,儿童的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将是掌握儿童学习成长增长的根本变化。 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掌握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儿童的成长;从教育生态学理论来教育孩子的成长,教师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种状态;教师要使用各种策略来了解孩子。

参考文献:

[1]罗莉.新时期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小衔接[J].新课程(小学) 2015,1.

[2]潘小余.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5,27.

作者简介:王俊丽 (1969-),女 ,湖北十堰人,中学高级,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