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的心理虐待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的心理虐待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让孩子们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孩子像小树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勤修枝剪杈、认真呵护,不能肆意虐待。然而在幼儿教育中却存在不和谐的乐章,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存在心理虐待问题

所谓“心理虐待”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惯性发生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之受到伤害的言行。如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无端的恐吓、恶语伤害等,教师随便的一句话、一种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心理虐待,这就是无意的伤害。心理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体罚还要严重。

一 心理虐待的主要表现

1.威胁、恐吓

有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遇到顽皮、不听话的孩子,不进行说服教育,而是进行恐吓:“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交给警察。”还有的老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等,经常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会使孩子形成拘谨、胆小怕事的性格,压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疏远、冷落

疏远、冷落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的疏远、冷落,指对一些能力较差、不太听话,或爱提意见的学生,教师有意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理不睬,更不去亲近,使孩子看不到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庞,得不到更多的关爱,长期下去,这些孩子只会更孤僻、更懦弱、更胆小,发展更慢;另一种是无意的疏远、冷落,一般是指那些处于中间阶层的孩子,他们性格比较孤僻,不愿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更没有什么出色的特长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因而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根本无暇顾及到他们,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这种忽视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

3.缺乏鼓励,恶语伤害

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别人,这是孩子们的最大特点,他们希望老师表扬自己,可有些老师总爱挖苦、嘲笑孩子,贬低他们的成绩,不能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如“老师,我想帮你做事。”孩子高兴地说。“你!不行!你可做不好!”孩子低头离去。又如“老师,我画得好不好?”孩子用期盼的目光望着老师。“你画的是啥呀?你怎么这么笨呢!”孩子的脸红了,脸上出现了窘迫与无奈。现实中这样的语言屡见不鲜,极大地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造成看不见的心理伤害。

4.武断夸大,爱算旧账

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状况时,往往运用已有的模式去评判。如“从开学到现在你都不老实”,从这句话中看出老师将问题夸大。又如“你怎么打人了,上次你打小朋友的事还没解决呢!”等类似的话语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二 造成幼儿心理虐待的原因

心理虐待可理解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造成这种伤害的主要原因:(1)教师对问题认识的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在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他们没有将管教和虐待区分开来。(2)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自尊及其独立的人格,有些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没有人格、尊严可言,所以在对幼儿的态度上很随便,从不考虑后果。(3)教育方法不科学。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幼儿不体罚,觉得自己做法无可厚非,殊不知,心理虐待是更为严重的教育误区。(4)教师的情绪宣泄不当,常把幼儿当做自己的“出气筒”。(5)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处理不当。

三 解决幼儿心理虐待的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纠正认知上的偏差,高度认识心理虐待的严重后果。

2.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心理虐待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心理素质缺陷有关。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角色的扮演上时常出现冲突,导致部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减少心理虐待现象的发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社会对教师应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各级领导应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当做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教师也应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加强控制自身的情绪,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或障碍,正确对待家长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把与家长的矛盾转移到幼儿身上,更不能因此来逃避对幼儿教育的责任。

3.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教育中的心理虐待现象概括起来是:对智力发展缓慢的幼儿轻视,对中等发展幼儿的忽视和对智力发展突出幼儿的过分重视。作为教师,应清楚自己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重任,自己的言行对幼儿起到表率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以健康的心态面向全体幼儿,善待孩子,关心每一位幼儿,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效能。

4.加强群体监督作用

当一名教师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时,其他教师不应保持沉默或随声附和,而应干涉和制止,一方面可使施虐的教师有所收敛;另一方面使幼儿明白并非所有的教师做法一样。这可以帮助幼儿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