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闽南锦歌的乡土风情音韵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闽南锦歌的乡土风情音韵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锦歌的起源

①[锦歌属于一种说唱艺术,是发源于漳州九龙江沿岸,其历史是悠久的。锦歌,又名“什锦歌”。“念歌”、“弦歌”,是闽南语系中以漳州腔调演唱的民间说唱曲艺,它是闽南主要民间曲艺音乐之一。]②[流行于漳州各县区、厦门、晋江、台湾和南洋诸岛国华侨聚居地。漳州锦歌来自民间。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记载:“锦歌的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锦歌在漳州的形成是由于唐宋元明以来,漳州经济发达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闽书》卷三十八“风俗”记载漳州明万历壬子年间(1612年)元夕有“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自为侪伍”的民间娱乐活动。是时,漳州演戏风俗也极兴盛,《云霄厅志》记载当地演戏之盛况:“俗淫于潮戏,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民蔡爽在《官音汇解释义》中记载当时闽南流行的声腔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宇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小曲的采茶戏,抽交肋的傀儡戏,以及乱弹、等。繁花似锦的艺术氛围给锦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养料。清中期以后,漳州、龙海锦歌馆(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答余堂、丰庆堂、声音堂、集弦阁、乐吟亭等,据《龙海市文化志》统计,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锦歌馆(社)堂派31个,亭派35个。]风靡一时,几乎遍播每个村庄角落。据漳州府县志记载,唐朝以来,漳州的民间音乐就非常盛行,特别是一种“弦歌”的歌唱形式在漳州城乡流传,至今县里仍有一条街命名为“百里弦歌”路。到了宋朝、明朝,漳州一带这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锦歌有俚歌、弦歌、锦曲、杂凑歌、乡音、歌仔的不同称号,后来人们通常都称为“什锦歌”。③1953年漳州市文联编印《闽南民间音乐资料汇刊》时曾征求老艺人及有关人员对曲名的意见,大家认为“什锦歌带有杂拌”的涵义,不如摒弃“什”字,称为“锦歌”更合适,就这样“锦歌”一词沿用至今。]

二、闽南方言的古朴风韵

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语言相通,习俗类同,骨肉相亲。福建省现在共有7种主要方言,其中闽南方言是闽方言中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福建的“闽南”主要是指:以泉、漳、厦这个地域为主,以龙岩、台湾、潮汕、温州和海南等地为广大的传播的地域概念。闽南方言,集中原古音和中州古韵之大成,汇闽越吴楚土语之精粹,历千年实践之锤炼,经百代流传之优选。即便最直白的口语,也多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性,如“安睫”,音如“胶罪”,谓睡觉睫毛交着合闭。“行”音如“七桃”,谓散步、游玩。“恁厝”,厝谓置,引申为居,恁厝即你们的家。“阮兜”,引申为我们的家。“或位”或未定也,“急计”等白话,有意有义,又文又雅。又如家庭日常炊事的“煮糜”、叫“馏棵”、字如古文深奥,听是直白口语,话如乐声、铿锵有力。又如俗语、谚语、成语:“黄酸大肚桶”、“横柴强入灶”、“钝刀割咽喉”,“侪牛踏无粪”“猪犁灶,宠囝不孝”、“尼姑生囝不敢育(音腰),和尚死某不敢哭”、“无冬节也搓园,无米煮蕃薯”、“时到时当,无米煮蕃薯汤”、“吃水用筷夹,吃饭用手扒”、“歹戏厚改,歹查某囡厚契娘礼”、“别人的查某水(美)自己的囝古睢”(好看),诸如此类,既形象生动,又有文彩和韵律,更具地方色彩和闽南风情,其特色真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具有着其深奥和神奇的艺术魅力。

三、锦歌的唱腔音韵

锦歌唱腔音乐属曲牌联缀体:有七字调、杂碎调,杂调、花调等。

漳州锦歌原是坐式自弹自唱形式,不靠形体表演的视觉辅助,只凭听众的听觉感悟内容。因而锦歌词句,多从日常流行的口语、成语、俗语、谚语中选择既能达意,而又生动、活泼、机智、风趣的语言,加以诗词律化和说唱规范。所以锦歌唱者朗朗上口,听者声声入耳正如艺人张上下所言:“一要口语化的直白,二要大众化的通俗。”林文祥亦说过:“不‘白’则难清,不‘俗’则难明。”

七字调,有其唱腔的独特性,曲引作定性定音铺垫,中间过门用于分句或分段或为演唱喘气,乐句拖腔让演员即兴装饰,乐段拖腔引导调式主音煞尾,调式以“角”“羽”为主音的微调式,兼具“徵”“变宫”双重色彩。唱腔中多小跳、级进,间以四、五度跳进,四个乐句音由商、徽、宫、徵形成启、承、转、合的单乐段分节歌式,伴奏过门以五、七度大跳上行为特色,演唱夹虚词。在声韵上可产生出高韵、中韵、低韵哭腔,在调式上可产生了同主音不同调式(或调式游移),同调式不同主音,不同主音不同调式等一系列变化,由此更加突出了锦歌唱腔的特殊韵味。

杂碎调:杂碎调是快板、朗诵、对答、念歌等俗谣发展成为长短句的音乐形式。突出语言在唱腔中的诵吟功能。如歌如咏,犹如宣叙调;常用“依”、“啊依”作拖腔,与前段急促节奏形成张弛对比,预示乐段即将终结。

杂碎调基本调式以徵商居多,旋律进行中常出现向属调转换,段落尾句拖腔又常强调”清角”音向下属调转换,为乐段终止后留下乐趣回味。杂碎调的表演形式有单人唱念,也有二人对答,或三、四人对接念唱。这种自由组合演唱形式,始于歌仔馆排场坐唱,和庙会中馆与馆之间的斗歌比赛。后转为迎神、迎婚、送葬的歌仔阵行唱,再而分角演唱、众人助唱,而至化妆载歌载舞。杂碎调的曲式结构较为自由,除有长短不等的过门表示曲调段落外,从头到尾几乎一气呵成。如若内容需要,也可穿插说白或数板,节奏单纯,多以八分音符为单位的一字一音,若以两个十六分音符配一字者,也只因语言上的装饰需要。用闽南语的漳州腔的声韵调值来演唱,更显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因此,容易“琅琅上口,百唱不厌”。

“杂调”和“花调”:多从其他曲种或剧种、民歌、俗谣中移植。如从南词移植的《红绣鞋入《白牡丹》;从民歌移植的《紫菜调》等。词多七言四句,句法组合为四、三。但也有例外,如《闹葱葱》,就是三、五、六、七言相间:

“五月人划船,人划船,姐妹相招做一群,

你穿衫,我穿裙,来到江边看龙船。

船头打鼓闹纷纷,船尾撑舵好郎君,撑舵好郎君。”

花调杂歌的曲体多系单乐段分节歌式,常以一个曲调的反复来演唱一个段子,当情绪转换时才更以新曲。由于来源多方面,所以无论调式、节奏、旋律都各呈异彩,溶入锦歌后,逐渐趋于曲艺化,有较大的可塑性。

四、进一步探索闽南锦歌的特殊意义。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 八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锦歌是闽台海峡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深深扎根于闽南方言,吸收了明代南词小调的许多曲牌,又继承了闽南当地大部分的民歌中的小调,它唱腔旋律和语调紧密结合,悦耳动听,婉转幽扬,沁人心肺:语言朴素,多采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唱词富有闽南乡土气息,因而倍受台湾民众的喜爱。是广大海内外闽南侨胞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怀,寄托思想情感,勉励奋进的最直接的精神食粮,从某种意义来说:闽南锦歌是他们的“土歌”、“乡情”。多少海外闽南侨胞就是带着曾给他们带来理想和快乐、拼搏进取的“乡情”、“土歌”回乡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唱着浓醇似酒的乡音,使他们久久不忍离去……闽南锦歌正因为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理解,才使锦歌久悬千年而不坠,远播台湾以及世界各地而辉煌。因此,进一步探索闽南锦歌具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锦歌的继承与发展

锦歌做为漳州人的乡音是具有强大的凝集力的。大批的漳州人曾因“海禁”或跟随郑成功或因逃荒背乡离井到台湾和东南亚定居,离乡不离腔,在他们获得新的安定生活后,由于怀乡的心理状态的作用:所以便借助唱家乡的锦歌以聊慰思乡之情。在台湾罗东公园里,民众群聚弹唱“本地歌仔”,男女老少不计其数,在台湾街头和公园尚有卖歌册为生的老人在经售“歌仔册”。④[据新加坡报载:“有井水处,皆可闻歌仔戏之声腔。”漳州市芗剧团于1983年出访新加坡时,曾在那里演唱锦歌,乡音使那里华侨声情交融,华侨们还赠了一面书写着“千里锦曲传狮城”的锦旗。]以此籍蔚思乡之情,这些乡音乡情,对推动着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要继承和发展锦歌艺术,首先必须对锦歌艺术要有个正确的认识。一段时间以来,有人片面地认为锦歌艺术是“民间技艺”,不宜登“大雅之堂”;有的人则热衷于流行歌曲、卡拉OK等外来文化,把锦歌艺术当成“下里巴人”,不屑一顾: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有的人不理解海外侨胞的爱国思乡之情,忽视了锦歌艺术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其实我们从锦歌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范围的广泛,可以清楚地看出锦歌艺术所具有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正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只有弘扬这种民族文化,才能振奋民族精神,锦歌艺术同其他各种曲艺形式一样,是劳动人民(通过演唱艺人)根据各自所处的民族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积淀、群众的审美理想追求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而创造的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曲艺形式,凝聚着群众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为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艺术个性,即民族情。

正是由于众多的各具民族、地方特色的不同艺术形式才构成了百花盛开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只有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正是从民间音乐中受到了启发,并吸收了民间音乐有益的营养,从而创作出深受群众欢迎的不朽的传世之作。

让锦歌之花在继承和发扬中开放更加亮丽、音韵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