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学英语常用教\学方法之利弊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英语常用教\学方法之利弊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众所周知,方法对于做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做好事情不仅需要有正确、科学的方法,还必须有这些方法的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到好处地使用,也就是要有策略意识。本文就常见的英语教与学中的常用方法使用中的不良现象、方法的本质分析以及具体方法的科学使用建议和成功案例逐个加以阐述。

一、一味强调背诵

1.背诵的好处

在学习过程中,某些基础知识需要精确记忆,这就要靠背诵熟记下来。背诵下来的东西,是久而不忘的。许多治学有成就的人都下过背诵的功夫。学校从少儿入学开始,就强调学生要熟读一定数量的课文。背诵有以下几点好处:①促进理解、内化。某些材料背诵下来,反复揣摩,就能逐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②利于应用。背熟记牢了的东西,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③利于创造。背诵并非消极地贮存前人或别人的经验知识,头脑中积存的材料多了,经过加工,就可以产出新产品。

2.背诵常见的不良情形

不言而喻,背诵也是广泛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内或课外的手段和任务。常见的不良情形是:每学一篇对话或课文都要求背诵;在教师刚教了几遍,学生还不能熟读,就要求学生为完成背诵任务而背诵;在课上让学生花大量时间用于背诵,在部分教师看来,学生能背会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结果是:学生即使会背了,也只能是牵强附会地、生硬地背诵,没有个人对内容的感悟与理解,更不会在适当的情景中正确、得体地使用,如:有的学生在和别人交流时对于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输出也往往用背过的书中的内容,不会转换有关信息,从而生成自己的表达内容;及时背诵了很多内容,但成绩仍然不理想,殊不知,现行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而目前的中小学英语考试也越来越重视和倾向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要由课本内容提供的语境走向接近真实生活的语境,逐步取代对所学内容的纯记忆考查。因此,学生即使勉强会背了,但不会将所背的东西活用,也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

3.提高背诵效率的做法

要想提高背诵的效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选择背诵内容要得当。因为背诵要付出较高的劳动,背诵的内容要严格挑选,找到最精华、最有价值的东西背下来。因此,大可不必学什么都要背会,以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对于对话本身,是两人或多人的情境化交流,更适合于两人或多人朗读、表演,或将重点句子加以背诵、或经典对白、亦或对其中的重点句型加以机械训练,强化使用。如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就提倡背诵地道纯正的英语日常用语,如:I am so busy that I don’t get round to it.(我忙得找不出时间去做它。) It’s shaping up.(进展顺利。);背诵震撼人心的名言,如:Joy gives us wings! In times of joy our strength is more vital, our intellect keener, and our understanding less clouded. We seem better able to cope with the world…(快乐赋予我们翅膀!在感觉快乐之时,我们精力更充沛,思维能力更敏锐,理解力也会更少地被蒙蔽。我们似乎更有能力应对这个世界了……);“背烂”美文或名家演讲。②要理解背诵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背诵,比机械背诵(反复强记)效果要好得多。③高声朗读、达到熟读。④进行尝试背诵。在对材料进行初步理解和反复朗读之后,放下书本,在头脑中“过电影”,试着把学习材料背下来。⑤复读巩固已有成果。要使背记下来的东西变成永久性记忆,还要不断复读复诵。李阳也正是不断重复背诵的受益者,他说:“人生就是背诵!成功就是背诵!学英语就是背英语!背诵是最简捷的英语突破法!”他还向所有英语爱好者奉献了四种快速背诵法:语法线索背诵法、翻译背诵法、意群背诵法、关键词背诵法。

二、过分注重造句

无论是在语法翻译教学法盛行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在大力提倡任务型教学的今天,用所学单词、短语或句型造句仍是英语课堂的常规做法,但收效并不尽如人意。

1.常规做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1)在现行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考、高考以考查学生综合语用能力为核心,而单纯考查学生对词汇、句型的记忆或无语境的运用题很少,也没有专门的用所给汉语提示或词汇造句的题型。这样就出现了教与考、练与考的脱节,对于学生直接应试没有明显的促进。

(2)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根据汉语提示造的句子或者学生自己直接用英语造出来的句子,不是都地道、流畅、实用,并非每一句都对日后的口头或书面表达、交际有用,因为零散的句子涉及的话题范围相当广泛,而学生所熟悉或所能驾驭的话题以及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话题范围是有限的。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和高中生规定的话题学习范围如下: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情感;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和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和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人口、环境保护、犯罪与惩罚、社会差异、污染);历史与地理;社会;文学与艺术。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通过造句学习词汇与句型应谨慎些,如所投入的时间、所用的词汇要尽可能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话题接轨,以满足日后实际使用之需。

(3)用所学句型造句,实际是不断替换句型中的某一成分,利用句型的模板原理不断生成新句子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反复使用句型,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从实质上讲,就是机械操练。机械操练在语言学习的初期是必不可少的,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但它毕竟不能作为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有些教师常把机械操练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去把握,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最终进行意义操练,即结合具体情境的准确、得体使用。

2.用所给词或句子造句时存在的弊端

(1)从理论上分析,以“著名”一词为例,学生先想着“famous”这个词,然后再想一个可以出现这个词的句子。学生从“要用的语言形式”确定“要表达的意思”,由于是人为地“外加制约”,在脱离“交际情景”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句子即使语法不错,心理过程完全违反了实际运用语言的心理过程。这种缺乏交际情景的练习还不能说是“运用”。情景是语言运用的依据。情景决定要表达的意思,要表达的意思决定要说话的形式,从“情境”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再到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实际运用语言的正常心理过程。听说读写的每一个行为,都以接受、加工、传递信息为目的,这是情景带来的自然制约,是真正的语言“运用”。

(2)涉及其他词汇、句式的搭配、选择使用,涉及时态、语态、语气的准确使用,有时反倒会出现学习内容重点偏移,势必会耗费一些时间。

(3)与中、高考题型不能直接对接,势必会影响应试。

(4)有些教师往往为引出句子,用汉语或英语陈述相关情境,结果本末倒置,费时不少,实在可惜。

3.建议

(1)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句型或中高考考点词汇、句型,可通过文本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加以开放式地创新使用,以满足和实现学生表达、交际的需要和愿望,让其或多或少地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将学和用的渠道贯通,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学while一词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用法,除了交代给学生此词强调主、从句中谓语动词的同时发生、主从句的时态都用进行时态(现在进行时或过去进行时)外,完全可将语法教学生活化,动员学生观察课堂上、生活中的人们,然后进行真实的描述,同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鼓励大家说或者写一句或多句,甚至是一个片段,又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能解决生活中实际情景的描述和表达。

(2)造句时要有侧重点,对于一些生僻词汇、抽象词汇、不常用的句型可通过文本中的例句记忆,促进理解,可以不花或少花时间。而把重点放在实际交际中高频率使用的、学生易混淆的、学生难学难记的、学生使用中经常出错的、中高考考点中出现的词汇、句型上。

(3)造句过程中的机械操练与意义操练一定要同时兼顾。

(4)所要求学生造的句子可与学生后续的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把写作难点分散在先前的造句练习中,而后接着训练学生围绕主题,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运用适当的连接词组织句子,最后使之成为一篇有主题、有内容、语句通顺的短文,何乐而不为呢?

三、过分倾向于朗读

1.常见的朗读教学

常见的朗读教学:①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后,就在课堂上大量地以不同形式(比赛、分角色、接龙式读)训练学生的朗读,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将朗读能力的培养定位为终级目标;②认为听说课可以忽视朗读训练;③认为阅读课应强调朗读;④学生在朗读中往往是毫无自身情感体验以及情感的融入,无恰当的语音、语调的变化,虽然读的次数在增加,但朗读质量并没有提高,听起来有应付差事之嫌。这表明学生对于这样的朗读不感兴趣,作为从事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的人员,应加以反思。

其实,学会朗读并不完全是英语教学的全部目标,不能把所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朗读上,这是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想使朗读有效,必须确保作为朗读实践主体――学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投入,否则会事倍功半或徒劳无益。阅读与朗读训练方式不同、目的也不同,二者如何正确使用、协调,要依据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定,不宜割裂,而要兼顾、整合。

2.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

朗读是一种记忆方法,也能够促进理解。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有声朗读。要注意三点:①要正确,即要求读音准确,不加字,不减字,不颠倒;②要流利,即要求读得熟练、流畅、自然,速度适当,有轻重缓急;③要有感情,即要求能传达出爱憎感情。④在时间上也应合理安排,注意课上和课下的协调,注意英语教学的基础目标和终极目标的整合;⑤在内容上,也应该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四、频繁使用回答问题

日常教学中,有着这样的误区:让学生回答问题成了检测阅读理解、听力中语篇理解的唯一和最终目的。毫无疑问的是,回答问题是检测学习者对文本理解程度和获取细节信息的手段之一,但不能作为唯一手段,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进程加以调整和丰富,如:从题型设计上讲,用选择(主旨、大意)、判断正误(细节信息)、配伍(图片与段落或语句)等题型来辅助检测和理解;既要有客观性试题,还应有主观性试题,要设置一定的梯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活动组织角度讲,可以与语篇图式结构(阅读心理图式结构)的建构结合起来;可以与复述活动结合起来,为复述做好铺垫;回答问题既要有机械操练,还要有意义操练,要确保信息差的存在、要有语料、要有交际者之间的交际欲望和需求。

五、大量复述

复述的弊端在于:活动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复述,具有一定的人群局限性和挑战性;它需要学习者进行内化,然后加工文本材料的过程,因此需要一定时间、足够的语言支持;可以作为一种语言输出形式,但不应该成为唯一。如此说来,学习语篇的终极目的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目标不同,也应该是多元的,书面和口头相结合;大至文化、思想、主旨大意,小至语法、词汇。

参考文献

1 J. B. Heaton.英语测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李 阳.李阳疯狂英语全球标准教学手册

3 麦群忠.自学方法大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4 魏书生、龚春燕、刘 玲.学生学习600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