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聊斋》中悍妇形象的原型和形成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聊斋》中悍妇形象的原型和形成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美丽善良的温婉女性,同时也描写出不少并不可爱,甚至泼辣蛮横的悍妇形象,与书中美丽善良的狐鬼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她们的形象的来源和形成原因也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蒲松龄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20-01

《聊斋志异》一书虽大多以狐鬼仙道等虚无人物为主角构思故事,刻画性情,然而其中反映乡野农村的家长里短,琐碎小事亦为不少,这其中尤其以写悍妇泼女为精彩。粗略统计,《聊斋》中描写有姓氏的悍妇形象约十余篇,如《马介甫》、《江城》、《珊瑚》等文尤为详尽。她们虽为人妻为人母,却全无温婉和顺,而是表现出比男性更强势的性格,很多人物甚至残暴不仁。而她们“悍泼”的类型也各不相同。

一、书中悍妇形象的原型考究

《聊斋志异》描写的悍妇与单凭幻想创造出来的鬼神形象不同,她们是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地域里活生生的人。是生活在蒲松龄周围的,被他所感知认识,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加工赋予进小说里。通过对原型人物的研究,也可以间接窥探出作者对她们的情感态度。

读到书中那些被悍妻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男性时,我们首先便怀疑:文中悍妻懦夫的感情关系描写得如此逼真自然,是否蒲松龄有过此类亲身体会,悍妇的原型是否即是他的妻子呢?但据记载蒲松龄的妻子刘氏是一个非常娴熟温柔,朴实寡言的女性,而且两人感情甚笃。故她们的原型一定另有其人,通过细读分析发现除了蒲松龄个人艺术想象创造外,借鉴的原型应该有三类人,而且皆为与他有较紧密联系的人。

其一是蒲松龄的嫂嫂们,《述刘氏行实》里所写的因刘氏温文贤惠,深得公婆喜爱,于是遭嫂嫂们嫉妒。“冢妇益恚,率娣姒若为党,疑姑有偏私,频侦查之,而姑素坦白,即庶子亦抚爱如一,无瑕可蹈也。然时以虚舟之触为姑罪,呶呶者竞长舌无己时。”短短的两句话,便见出嫂子们和公婆关系的紧张。蒲松龄的父亲一句:“此乌可久居哉?”极为贴切的表达了对几个儿媳行为的不满,最后的分家是大家庭里彼此矛盾无法调和的结果。此外从蒲松龄的儿子蒲箬写的《祭父文》里写到蒲松龄衣不解带的侍奉病危的母亲,感动之余也不禁为其嫂子们的冷漠无情所愤慨。在《聊斋志异》里体现在许多篇章中描写了悍妇和公婆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公婆的暴力折磨,令人发指。如《江城》一文就部分参照了自己家庭的状况而写,其出处本来源于明代谢肇J编撰的笔记小说《五杂俎》。原文中只简略的记载江氏姐妹悍妒,人称五虎,没有任何关于她们的家庭关系的记载。而到了蒲松龄笔下,便将江城与公婆的矛盾增添进去。其中应当有作者的切身感受。《珊瑚》里的臧姑对婆婆沈氏也是顶撞冲突,乃至“役母若婢”。沈氏病重也是不管不问。联系蒲箬写的《祭父文》里蒲松龄独力照顾病重母亲,丝毫未提嫂子们。比较而读,很难说臧姑的形象没有作者长嫂的影子。

其二是好友王鹿瞻之妻,王鹿瞻与蒲松龄都是“郢中社”的成员,共同的理想、爱好使他们结下了诚挚的友谊。但由于王鹿瞻的“惧内”,两人渐生冲突。具体事件是王鹿瞻的妻子丁氏一向娇悍,她在家虐待公爹,把王父赶出家门,致使其客死旅店。蒲松龄得知这个消息,立刻给王鹿瞻写信,痛斥王鹿瞻的懦弱不孝,要求他尽快准备棺材,运回老父的遗体,以免引起公愤。从信中可以看出,蒲松龄对王鹿瞻的不孝行径非常痛恨。王鹿瞻是秀才,知书达理,按说这样一个人应该教育妻子孝敬老人。但他却懦弱无能,慑于妻子的,任凭妻子虐待老人。蒲松龄怀着激愤的情绪,用犀利尖锐的语言批评王鹿瞻,告诫王鹿瞻不要做千人共指的无德之人,应及早悬崖勒马。他对其妻丁氏更是深恶痛绝。从丁氏的虐行生发,蒲松龄以王鹿瞻纵妻虐父为原型,创作了《马介甫》。其中杨万石的原型应当就是王鹿瞻,尹氏的原型当然是丁氏,作者将尹氏这个人物的凶悍泼辣塑造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恐怕也是受王鹿瞻的妻子丁氏行为影响有关。

悍妇形象原型来源的第三种可能便是孙蕙的妻妾。孙蕙,字树百,其家世是明清之际当地声势煊赫的名门望族“般阳大庄孙”。他佩服蒲松龄渊博知识和别样才华。同情蒲松龄数应乡试不中,邀他做幕帮办文牍,蒲松龄对孙蕙给予的同情与关照非常感激,而且孙蕙为官清正廉洁,深得当地百姓爱戴。然而这样一个好官,家庭生活却并不美满,家里妻妾经常因为雨露不均闹矛盾。蒲松龄与孙蕙友情甚笃,应该对他家庭方面的事情知晓一二。甚至孙蕙可能会在老友面前抱怨过自己的家庭问题,因此蒲松龄曾在诗歌里调侃,认为泼妇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聊斋》里《吕无病》里的王天官女、《邵九娘》里的金氏、《阎王》里的李常久之嫂等都是争风吃醋的典型,为争宠不惜闹出人命。蒲松龄夫妻感情甚笃,不存在内室之争。他的创作来源与接触到孙蕙的家庭妻妾纠纷有密切关联。

二、悍妇形象形成原因探究

明清之际,有不少描写悍泼妇人事迹的作品,譬如《金瓶梅》里的潘金莲,《醒世姻缘传》里的素姐,《疗妒缘》里的秦淑贞,《醋葫芦》里的都氏乃至后来的巨著《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夏金桂等等。至于当时的话本小说里这类形象更是不胜枚举。可见《聊斋志异》中悍妇泼女的产生,并非单是作者蒲松龄艺术构思想象的结果,而是与当时社会的外部大环境和个体家庭的内部小环境紧密联系的。简略而言,有四个方面原因:

其一是明清之际社会原因,蒲松龄生活的明末清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明代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长期保守封闭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社会生活观念随之产生连带反应,人性解放思潮在民间暗波涌动。蒲松龄作为一位生活在下层民众中的文人,敏锐的觉察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感受到“妇权”意识已在许多家庭里生根发芽,渐成气候。于是取其典型付诸于书中。

其二是旧社会封建礼教压迫造成以毒攻毒反抗的结果。封建宗法为妇女制定了诸如“三从四德”、“节烈观”、“尊卑意识”等各种规范,用于束缚禁锢女性的行为人格,维护“男权”统治下的家族稳定。统治阶级还通过立法加强对女性的控制,清朝《刑律》明确指出:“凡妻殴夫,杖一百,夫愿离者,听。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至折伤以上,减凡人二等。”夫妻在家庭里身份的不平等,妇女在家庭里地位卑微,难以通过诉讼法律等正常手段得到权益的维护,日久天长势必会引起不满与反抗,继而采取极端暴力的方式抵制压迫。这就在“悍泼”上表现出来。

其三则是个人家庭原因。悍泼性情的产生,除了与社会背景有关外,也与个体独特家庭因素联系,一方面悍妇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自幼缺乏诗书礼仪的教化,知识的缺失故而使她们极少有端雅贤淑,温和内敛的灵秀。另一方面,许多人自幼受父母的宠溺,缺少严格的封建礼教规范。受父母及周围亲属性格思想,生活模式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套与世俗正统纲常相悖的人生观,价值观。出嫁之后,在男方的家庭中便要求继续维持嫁前的作习,通过各种极端手段树立自身的威严。

最后,《聊斋志异》里诸多行为极端的悍妇的产生,自然与作者蒲松龄的艺术加工有关,胡适先生指出:“《聊斋》的作者十分注意夫妇问题,特别用气力描写悍妇的凶恶”。但必须指出,艺术描写与现实生活是有不少距离的。试想明清时代乡野之地虽然存在强势之妇,恐怕像书中所写的殴夫虐妾,鞭儿詈老,甚至屡出人命的“母夜叉”也究竟罕见。书中的刻画实则蕴含着作者对这个群体的主观见解。

蒲松龄带有那个时代男性共有的某些封建意识思想,然而他进步的一面也不应当视而不见,即他既有痛恨贬斥女性强悍凌厉的一面,又有对于明清时期女性思想解放,在家庭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和自,自由支配自己身体和精神鼓励赞许的一面。也就是说,他反对和痛恨的不是在家庭中男性的权利和统治地位受到动摇,而是向往家庭生活里和谐平等的夫妻关系,这是他创作悍妇形象的本意。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2]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蒲松龄.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马瑞芳. 马瑞芳说聊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