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计算不再出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计算不再出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期末的临近,我开始引领学生进行复习。关于计算的题目,我一直认为是最基础和简单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计算中屡屡出错。在最近的一次测验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计算时或多或少的出错。我们的教学怎么了?计算能力是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不要让情境创设仅仅成为计算教学华丽的外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为了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新教材注重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从生动的情境中抽象出计算的过程,可是,有时教师往往把创设情境当成了法宝,的确,我们的数学课活了起来,学生动起来了,然而我们却在组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进行。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不到及时的巩固。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的情境。主题图生动地展示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境,有跑步的,跳绳的,还有啦啦队和分发饮料的同学,可一年级的学生要从如此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本节课需要的数学问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看到图画,热火朝天,说什么的都有。教师费力地引导,学生却沉浸在运动会的热闹气氛中,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大半,好不容易回到主题,抽象出算式9+4=,教师匆匆让学生摆一摆,算出结果,后面的练习却没有时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一节课下来表面热热闹闹,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却模模糊糊,计算能力更谈不上提高了。

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上则显得单薄,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都不够。如何处理探究过程和基础训练的关系,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计算教学需要情境,更要合理使用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要合理利用情境,让情境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而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一件华丽的外衣。

二、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提倡算法最优化

新课改后,计算教学强调了算法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也可以说是算法最优化。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寻求多种算法的同时更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各种算法,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优、更简单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否则我们教师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优化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把个别、部分学生有价值的生成,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放大,转化成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进一步探究、发现的资源。二是当客观存在的最优算法没有出现时,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呈现算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算法的合理性、简洁性。此外,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至于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

“9加几”的教学中,计算9+5时,学生想出了很多种算法:1.从9往后数,再数5个是14;2. 9+1=10,10+4=14:3.把9分成5和4,5+5=10,10+4=14;4. 9+4=13,13+1=14;5. 9+2=11,1l+3=14……其中1是通过数数来计算,2-3是利用“凑十法”计算,而运用算法4、5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凑十法”,而是为了迎合教师,为多样化而多样化,看到算法2中的5可以分成1和4,算法3中的9可以分成5和4,就得出5可以分成4和l,5可以分成2和3来计算:如果这时教师不加以引导,可以想象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到底如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感到迷惘。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比较,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凑十法”这种高效的算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并在不断用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进行比较中,认识到差距,形成迫切要将算法最优化的内需力。所以,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并不矛盾,两者是统一的,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要有效性

计算是枯燥的,因此教师要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各种竞赛活动。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通过竞赛可以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识,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四、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