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形意拳在辛集及其德育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形意拳在辛集及其德育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形意拳辛集市流传已久的武术门类,具有健身益智、德勇并重的特点,让青少年学拳的同时继承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陶冶身心、健身培德,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身体素质有显著作用,是德育教育形式的新探索。

关键词: 形意拳 辛集 健身 德育 继承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内家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之一,据戚继光《纪效新书》载,明末山西姬隆丰据岳飞《武穆遗书》化枪创拳,命名为《六合心意拳》,清晚期由深县李老能改编为《形意拳》。该拳式简理奥,技击性强,健身怡神,德勇并重,于清末民国时期从山西太谷传于京津,望重武林。约民国期间在辛集市(原束鹿县)流传发展,因辛集市皮革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了保镖行业的发展,故而本市习练形意有较广泛的民众基础。近年来,因健身需求,该拳习练者由少渐多,其中青少年居多。

《形意十法摘要》开篇明义:“闻子不语力,固尚德不尚力之意也,然夹谷之会,必用司马。且曰吾门有由,恶言不入于耳,是武力诚不可少矣。”[1]安不忘危,健身强国,故于此拳实应呼吁继承。习形意有年,感此拳术健身、德育之功效,故愿简介斯拳在本市的发展及其德育作用

形意拳源于六合心意拳,老能先生于1845年学拳于山西祁县戴家,先后三载,凭种菜灌圃谋生计,以学拳练功立事业,晨昏操演,备尝艰辛,全面继承了心意拳,出师后在太谷孟家护院授徒,依“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的拳理,创立形意拳。在此期间,与八卦掌董海川、太极拳杨露禅在武坛上鼎足而三,以“神拳李”威名保镖于大江南北,年约六旬后归隐故里深县窦王庄村,设场授徒。因该村比邻本市,故当时本市习形意者夥矣!声名特著者为理顺井村人薛颠,他曾师老能嫡孙李振邦,发展完善河北形意十二形,变河北形意套路单一为丰富,创立象形术,以猴、燕二形绝技名天下。薛于民国期间担任天津国术馆馆长一职,著有《形意拳讲义》《象形拳术》等著作,听说薛颠之侄薛连信将此派拳术发展于台湾。因政治原因,薛系本市未闻有传人。

另礼灿村有李剑秋先生随父云山学艺于深县形意宗师李存义,李剑秋曾于1917年与李子扬等挫俄大力士于北京中山公园,一时名噪京师,后以艺高人正而受聘于清华大学为武术教授,平生致力于形意拳、八卦掌的传播,培桃植李,授徒无数,先生之泽远矣!他著有《形意拳术》一书,传于世者尚有《交手论》,为陕西交大老教授尚济整理剑秋先生的遗论而成。此系传人以礼灿及邻村者居多,健在者有年届九旬的六段武师王中华老先生、原市中医院老院长温兰双先生等。

另习形意著名的已故武术家尚有辛集镇四街的马超群、安古城的师子志、马家庄的马振贵等。马超群、师子志均曾受业于本市八卦形意名家苏孟春(八卦掌三代传人,年少时学徒于京中会友镖局),苏先生于旧城贺家护院时曾与形意三代传人周明泰换艺,以八卦掌换学形意拳,故其传人学八卦掌时均兼学形意拳。马超群先生旅京其间又问业于形意宗师尚云祥、意拳开创者王芗斋,交游甚广。因马超群、师子志于80年代曾于本市广泛授徒,故二者传人很多。马振贵先生中年时于山西榆次学得山西派形意拳,晚年回乡授徒,其徒最著名者为杨秋先生,著有《形意拳解要》一书。

其他如北京武协形意八卦组组长骆兴武、北京形意拳协会会长张宝扬、骆大成均为辛集人,但在本市影响不大,待另著文详论。

当前,形意拳在本市习练人群中的形意套路有五行拳、进退连环、十二形拳、四把、八式捶、杂式捶、八字功、八字连环拳、十二洪捶等,器械有形意连环剑、形意连环枪、阴手枪、螺丝枪、白猿棍、双头蛇、山西鞭杆等。

习形意者一贯崇武尚德,历代奉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为指归。《形意古拳谱》中明确提出“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常存仁义之心,能消除万事之凶” [2],儒家的伦理思想和中庸之道,渗透于形意拳的方方面面,因而,习形意而爱国为民者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清末,李老能大弟子车毅斋1888年在天津技挫日本武士板山太郎,清政府授“花翎五品军功”,碑文载“倭败失诅,愿师之,毅斋婉谢焉” [3],“婉谢”一词可见车师的高尚爱国情怀。于天津力挫俄国大力士的形意高手韩慕侠(电影《武林志》主人公东方旭之原形),曾在张自忠将军军中以形意连环枪技法义务训练大刀队,获喜峰口大捷。其时于南开求学的常于业余向韩学拳。因韩拒为某军阀授拳,自伤手腕,关闭武馆,靠摆烟摊艰难度日,晚年生活困苦,贫病交加,但未尝闻韩及子女一求于总理,于此亦可见形意门人的侠骨丹心和安贫乐道。“清操厉冰雪,赤手搏龙蛇。”一语以括韩师生平,不亦宜乎!

形意门人历来强调武勇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反对个人的恩怨争斗,形意门人倡义气,重伦理,讲信义,互助友爱,身体力行。在这方面,郭云深、李存义、张占魁、布学宽、宋铁麟等先师一生以武为业,以武立身,敬师爱长,团结和谐。布学宽先生在世时,常常一堂五代,布师毫无保留,口言手划,殊忘其为耄耋翁,讲武论道,其乐融融,为后人树立了师道楷模。当前,本市的形意习练者组织还不健全,但习者均以勤、俭、谦、和为宗旨,历见青少年习形意者均成绩优异,人品端方,未闻有恃技凌人者,何哉?武寓道也!

另形意拳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身心双畅,内外兼修,自我完善,十分注重心理平衡和静心养气,既健身,又修心。故形意门中年届百岁的老人甚多,山东的李静轩(106岁),北京的王继武(102岁),河南的马梅虎(120岁),山西的布学宽(97岁)、宋铁麟(95岁),均源于该拳的修心要诀。教师、学生若能虚心习练,持之以恒,必可身心双健、学(事)业有成。故百六岁叟李静轩先生有诗云: “练拳好,百病退,自己不遭罪,儿女少受罪,节省医药费,有益全社会。”

当今,本市十分注重德育教育和特色教育,立足于辛集特点,挖掘继承本市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况且形意拳个人练习,个人受益,阖家练习,阖家受益,一校练习,一方受益。深县、太谷县均以此拳列为地方课程。本市传有此宝,虽不能发扬光大,又安可失于吾辈之手乎?!

结论:

青少年对形意武术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形意拳承载的德育文化对其感染熏陶,极易产生良好的德育功效,挖掘抢救地方武术文化与培养青少年下一代相辅相承,起到 强健下一代身心体魄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形意拳图解》山西科技出版社 苗树林著 《十法摘要》作者曹继武(明末)

[2]《形意古拳谱》 要氏家族誊抄于清代同治年间,作者不详 约成书于清朝早期

[3]《车永宏先生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