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期失眠症47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疗效。 方法 对100例老年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苯二氮卓类药阿普唑仑,治疗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均治疗6周为1个疗程。 结果 经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加味;老年期失眠症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91-03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人的寿命逐年提高,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我国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在老年人群中患有失眠症的较为常见。2012年9月~2013年11月,我们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期失眠症,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组标准
(1)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不寐的诊断标准;(2)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有关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要点[2];(3)年龄≥60岁,排除心脑血管、严重肝肾、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及酒精成瘾、药物成瘾等。
1.2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0例均为在我院门诊治疗的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中有3例在治疗进行的2周内先后脱落,其余47例完成了治疗:男22例,女25例,年龄60~91岁,平均(72.3±10.7)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2.2个月;对照组中有7例在治疗进行的3周内先后脱落,其余43例完成了治疗:男19例,女24例,年龄60~89岁,平均(74.7±12.5)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11.7个月。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给予中药六味地黄汤加味,药用生地、麦冬、炒枣仁、白芍、当归、苍术、桂枝各20g,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远志、陈皮、厚朴、法夏各10g,生龙骨50g、生牡蛎50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煎煮2次,每次加水750mL,煎取汁250mL,分2次服用,中午饭后1次,晚上睡前1h服1次。连续服用6周。其中法夏用量1~2周后加至20~30g。
1.3.2 对照组 给予苯二氮卓类药阿普唑仑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2020215)0.4~0.8mg/次,每晚睡前30min服用。连续6周。
1.4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评定[3]。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增加至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时间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老年失眠症是指起病于老年期的原发性失眠症,按WHO的界定,一般将60岁以上的年龄段称为老年期。在老年人群,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65岁以上人群中约30%有失眠症状,50%以上有睡眠不良的主诉[4]。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以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为主的一种病症[5]。
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以苯二氮卓类药物较为常用,特别是在精神专科医院或三甲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更为普遍,虽然这类药物起效迅速,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同时还会出多种药理作用的耐受,如镇静催眠作用的耐受,此时往往需加大原有的剂量,才能维持更好的疗效。有人指出,老年人应慎用苯二氮卓药物,以防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以及肌肉无力,从而导致外(跌)伤或其他意外[6]。因此,应用中药方剂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给临床医生多了一种选择,同时也避免了老年人使用苯二氮卓类药后的一些不良反应。
老年人由于生理改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易出现失眠。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曰“老人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人将失眠症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阴虚火旺4种症型[7]。在我国的中医学界,不同时期的一些研究者对失眠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完全一致,关于辨证分型标准亦各有不同见解,但根据其辨证思想,对失眠症的治疗,目前中医学界基本的共识是:首先调和营卫,然后根据虚实情况,虚者调补脏腑气血,实者祛痰、化湿、清热,进行分型论治[8]。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期失眠症大多因积湿生痰,痰热中阻,胃气不合所致,乃多火多痰之疾。所以,我们采用清热化痰安神法来治疗老年期失眠症患者。
六味地黄汤滋肾水之涸,麦冬滋其化源,且得枣仁相制则心气自舒。法夏燥湿化痰,《别录》称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另据《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半夏治疗失眠首发于《黄帝内经》“半夏秫米汤”,半夏有化痰蠲饮,祛邪降逆功用,能导盛阳之气以交于阴分,使邪去经通,阴阳和得,而失眠之证愈[9]。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胸中瘕热”,辅以茯苓、远志益心脾而宁心安神。用桂枝、生龙骨、生牡蛎扶心阳,潜浮阳,逐渐加大法夏量至20~30g,泻浊安神。上述诸药相伍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对老年期失眠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国内研究显示,失眠症患者存在有较高的焦虑状态和焦虑特质[10],而且失眠症患者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总分和男女两性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显著高于正常人[11]。据我们临床观察,老年期失眠症患者,多数伴有焦虑症状,类似中医所说的“脏躁”“百合病”“奔豚”。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加大法夏的用量后,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至于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年老体弱的失眠症患者,建议法夏用量不超过20g为宜,以避免出现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无论是使用中药还是其他药物治疗失眠症,都应关注失眠患者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失眠相关的一些心理因素,不妨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期提高对失眠症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4-1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23.
[4] 于恩彦.实用老年精神医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257.
[5] 张莹,许凤全.失眠证素分析及中药治疗研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252-254.
[6] 李华芳.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12-313.
[7] 吴世贵,徐成贺.辨证分型治疗失眠40例[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3,17(5):48-49.
[8] 孙易娜,章程鹏.老年失眠症中医症治规律浅探[J].河南中医,2008,28(4):68-70.
[9] 刘恋,李梦表,吴清明.《内经》关于睡眠与失眠理论探析[J].中医药通报,2013,12(5):19-22.
[10] 潘集阳,赵耕源,张晋碚,等.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0,9(3):178-179.
[11] 杜好瑞,赵洪祖,严宏力,等.失眠症患者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结构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2):868-871.
(收稿日期: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