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要轻言重庆“赶京超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轻言重庆“赶京超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一研究机构研究报告,预测10年后重庆经济排名有可能超过京沪,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主要依据有二:2015年上半年重庆经济增速高达11%,位居第一,而北京、上海均为7%,在报告涉及的23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城市中位列倒数第六;2005年,上海、北京经济总量分别约是重庆的3倍/2倍,而2014年它们只比后者多出65%和50%。

不过,这两个主要的依据实际上都值得商榷。

首先,在激烈震荡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半年的GDP增速说明不了什么本质性问题;其次,导致重庆近10年快速发展的原因很多,不能作为一个恒定的基准值预测未来城市经济增长。具体而言,该报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要有“长远考量”。重庆GDP增速为11%、北京和上海均为7%的最新统计是事实,但这只是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充其量只是重庆在局部打了一场“小胜仗”。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球金融险象环生的背景下,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变数不断增多,偶然性也越来越大,甚至一个月和另一个月、上半年和下半年都会剧烈震荡,所以这个“排名第一”是并不稳定的,不宜过度解读。

二是要有“变化眼光”。从2005?2014年,重庆与京沪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这是事实,应给予充分肯定。可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会“动态地看问题”。

一方面,这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既与重庆在成为直辖市后获得的各种人气与红利有关,也与其近年来城市建设投资拉动密切相关,这些优势条件和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否持续或延续多久本身还须“小心求证”,并不适合作为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依据;

另一方面,长期位居中国经济前列的京沪等城市不会一直“睡大觉”,更不太可能在发现自身经济下滑后仍按部就班地坐等其他城市赶超。所谓“知耻近乎勇”,它们应该会想尽各种战略战术捍卫已有的“蛋糕”。而且,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京沪进入新一轮的快速优质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是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必须顾及的一方面。

三是要有“城市整体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不仅是GDP那么简单,它既依赖政策、出口、科技、产业等,也需要整个城市基础设施、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水平、社会文化建设的配合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以都市人口、都市经济、都市生活质量、都市文化、都市智慧化为一级指标开展的中国大都市发展指数研究发现,在目前我国12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大都市(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郑州、南京、武汉、广州、汕头、重庆、成都、西安)中,重庆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并不靠前。从对标的角度看,重庆首先需要瞄准的是郑州和汕头,而非北京和上海。这种综合实力的落后是“冰冻三尺”的结果,不是一个11%就可以逆转的。

四是要有“区域统筹意识”。城市群是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主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重庆发展要和成渝经济区紧紧捆绑在一起。后者的发展进程和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庆经济的高速增长究竟能走多远。 2005年上海、北京经济总量分别约是重庆的3倍/2倍,而2014年它们只比后者多出65%和50%。

然而,眼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显示,目前中国6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优质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发展水平方面居前,位属第一阵营;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位属第二阵营;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一体化程度较低,位属第三阵营。

城市化进程当然允许存在“突变”,但这往往需要有战略性的“奇谋”。在上述预测10年后重庆经济排名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以“西部开放战略+高端产品出口+主抓内需市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为核心的“重庆模式”。

可事实上,随着国家全面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和深化,西部开放战略的固有红利正在减弱。而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据的天时地利,也不会比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的北京、以及分享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上海更有优势。此外,其他如出口升级、内需扩大、服务业等,差不多是各区域和各城市都在抓的几个点。

因此,在看待经济增速表现良好的重庆时,把问题想得多一些、局面考虑得复杂一些,比单纯地高谈排名和座次,更有利于重庆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符合长远根本利益的城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