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再让飞利浦受行业周期影响 柯慈雷要IT主业让位医疗保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再让飞利浦受行业周期影响 柯慈雷要IT主业让位医疗保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飞利浦不断剥离IT业务,其追求的目标很明显,转向稳定且利润丰厚的医疗保健行业,以避免因某些业务的市场波动而影响其整体发展

再过一段时间,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以下简称“飞利浦”)将不再以IT巨头的身份驰骋于国际商场。根据最新发展战略,这家荷兰公司正在将自己的主导业务推向医疗保健和时尚生活领域。

2006年8月7日,飞利浦宣布将减持LG・Philips液晶制造业务(该公司系飞利浦与韩国LG公司合资,以下简称LPL)中2.9%的股权。此前,飞利浦拥有该合资公司32.9%的股权。据悉,这笔交易最晚将在明年7月前完成。2005年12月,飞利浦已从LPL中减持了5%的股权。

这是荷兰人远离IT业务的最新一步。此前,飞利浦总裁兼CEO柯慈雷已经剥离了旗下显示器业务(出售给台湾冠捷电子)和大部分半导体制造业务(作价64亿欧元出售给美荷两国金融机构构成的国际财团联合体)。

其实,自柯慈雷2001年上任飞利浦CEO后,就拉开了公司转型的序幕――疯狂收购了诸多企业的医疗设备业务。那么,他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将IT业务一一抛售?为什么又要不遗余力地进军医疗设备业务?如此大张旗鼓的业务买卖,能否把飞利浦推向又一个辉煌的时代?

柯慈雷奏响转型序曲

1985~1999年间,在历史上最大的技术浪潮中,飞利浦精彩的新产品和新概念不断涌现,期间培养起来的技术实力不但确立了他们在业界的技术强势地位,而且使其开始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大公司。但是,技术驱动型的成长方式后来却成为飞利浦继续发展的一大桎梏。

2000年后,飞利浦发展举步维艰,不断亏损。此时,柯慈雷临危受命,担任总裁。新上任的柯慈雷首要任务就是把飞利浦由一个技术驱动型公司转变成一个市场驱动型公司,因此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拉开了飞利浦转型的序幕。

国外媒体开始并不看好柯慈雷的改革之举,他们对此戏谑地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飞利浦转型故事的版本就像它生产的电动剃须刀品种一样多,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虽然说法稍有夸张,但也道出飞利浦屡次转型不成的境况。

飞利浦漫长的产品线和主业模糊的品牌形象都是摆在柯慈雷面前的事实,因此转型成了扭亏为盈的唯一出路。

2001年,飞利浦开始实施名为“迈向一个飞利浦”的计划,旨在简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并提高效率。同时,飞利浦将众多生产部门精编为五个,分别为医疗系统、家庭小电器、消费电子、照明及半导体。2003年,飞利浦又把对医疗保健、时尚生活和核心技术三大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到2004年9月,飞利浦引入了新的品牌承诺“sense and simplicity”(精于心,简于形),作为强化其市场营销、塑造品牌形象及向市场驱动型企业转变的又一重要推力。

一连串的动作为飞利浦的转型做好了铺垫,也使其在2003年下半年扭亏为盈,2005年全球运营利润达到17 .7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10%。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柯慈雷时代是飞利浦有史以来变革最大的时代,同时也为公司战略转型打开了局面。

不当业绩波动型公司

行业观察家认为,只顾技术不顾市场变化而赢得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型企业既需要技术不断革新,也需要随着市场变化的脉络不断变革,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市场转型的巨浪所淹没。所以,飞利浦战略转型刻不容缓,甚至一些目前还在盈利的业务也被柯慈雷纳入剥离的清单。

8月4日,飞利浦宣布出售大部分半导体业务(仅保留该业务19.9%的股份)就一直处于赢利状态,2004年、2005年的税前利润分别达到5.58亿欧元和4.57亿欧元,但并未达到董事会要求的利润率再提高5个百分点、年收入达到50亿欧元的条件。

据悉,全球芯片市场波动较大。2001年全球芯片业遭遇寒流,跌入了近20年来最深的低谷,此后的几年一直在谷底徘徊,直到2005年才有短暂的复苏迹象。但业内人士预测,该市场将继续落入波动期。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也认为,随着全球芯片市场增长速度的减缓,未来十年将有1/3以上的芯片厂商“出局”。 所以,飞利浦出售半导体部门恰逢其时。

出售半导体部门时柯慈雷公开表示,飞利浦将远离元器件和半导体等周期性行业所产生的收入波动,从而完成向更稳健、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业务转变。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飞利浦不断剥离IT业务。出售完显示器业务后,2005年将移动显示系统业务出售给台湾统宝,2006年伊始又将光头业务出售给华进。

飞利浦出售LPL中的液晶制造业务股权则是由于其业绩不佳、市场低迷所致。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Investment&Securities分析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LPL液晶面板的平均售价下降了16%至18%。对此,柯慈雷无奈地表示,由于日渐饱和、增速放缓和价格竞争激烈的电子市场使市场需求未达到预期。

电子行业的波动性导致全球电子名牌厂商在不断调整业务定位,从而摆脱由电子市场成本竞争激烈、技术更新过快以及价格下降迅猛的经营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整个电子产业发展波动较大,特别是上游芯片产业,一些不能承受市场风云变幻的公司逐渐退下来,最终只留下能承受得起较大市场波动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将一定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势力的企业,如英特尔、东芝等。

近年来,大型跨国企业纷纷从“费力不讨好”的行业中全身而退。如IBM卖掉PC业务、西门子接连卖掉手机及通信部门等。对利浦而言,其追求的目标很明显,那就是尽量避免市场风险,转向稳定且利润丰厚的行业,避免因某些业务的市场波动影响其市值。

Jupiter Research分析师指出,飞利浦等公司的的转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国际IT巨头从垂直整合到集中优势资源,专注核心业务,已经成为竞争日趋剧烈的IT业的发展趋势,国际巨头纷纷分拆,是对做大做强的传统观念的颠覆。

业界普遍认为,在出售半导体、液晶制造和显示器等业务或部门后,飞利浦就可能彻底告别业绩周期性波动时代。

逐鹿医疗保健设备市场

飞利浦一边在剥离IT业务,另一方面加紧了向医疗保健市场进军的步伐。

在2002年到2003年间,飞利浦进行了约50亿欧元的系列并购,并购对象包括ATL超声、ADAC实验室、安捷伦科技医疗解决方案集团等。其直接的收获就是飞利浦医疗系统在全球医疗成像、监控、信息和服务市场上占据了领导地位,经营规模和范围跃上了新台阶。飞利浦2003年财务报告显示,其医疗系统部门表现抢眼,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4%。飞利浦医疗高级副总裁鲍思奇表示:“六年前飞利浦才涉足医疗保健业务,但我们有着很强的后发优势,这足以让飞利浦在这个行业上领军头衔。”

而在过去的12个月中,飞利浦在医疗市场就先后进行了8次总投资额为35亿欧元的收购,并由此带来了将近10亿欧元的新增收入,吸纳了超过5000名的新员工加入集团内部。

荷兰公司的收购战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飞利浦已成为与GE、西门子并列的国际三大医疗系统制造商之一。去年飞利浦在医疗系统的业务收入达76亿美元,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飞利浦医疗系统的销售额在总销售收入中的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6%增长到2005年的20%。

现在,业界相信飞利浦对医疗系统业务充满了兴趣,但这种激情是否会一直燃烧下去,业内人士也表示质疑。Jupiter Research分析师指出:“医疗行业的潜力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在这个行业展开新一轮角逐。”

同时,飞利浦在医疗系统咄咄逼人的猛进,其竞争对手也不甘示弱。2005年西门子经过高层调整之后,也宣布开始将业务重点向医疗系统转移。2005财年,西门子医疗系统取得了9.76亿欧元的利润,成为西门子12个业务部门中排名第二的支柱产业。尤其在中国市场上,GE和西门子对飞利浦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2005年这两个公司的医疗系统业务增长都胜利浦。

行业观察家普遍认为,飞利浦公司对自身品牌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飞利浦才设定了将公司转变成以“医疗保健、时尚生活和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强大的母品牌实施全面而完备的管理,同时,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多样化的产品,而始终传递同样的品牌价值,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柯慈雷自信地认为,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医疗保健将越来越重要。

那么,飞利浦此次转型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医疗保健市场上亮出自己的王牌,业界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