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集成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集成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者们对产品工艺集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新产品和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产出上,却忽视了在制造企业生产层面,产品工艺集成对制造企业制造竞争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构成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集成的各项活动是如何影响制造竞争能力。本文从产品工艺集成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构成产品工艺集成的横向组织集成,设计集成和技术集成与制造竞争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横向组织集成 设计集成 技术集成 制造竞争能力

一、引言

集成是一个过程,组织通过这个过程来协调和布置知识资源,集成既包括组织价值又包括跨职能小组中的合作、协调和知识共享。制造企业的产品工艺集成也被当作一种战略集成,这个战略集成过程是通过某种哲学和相关的实践反映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强度的加剧,产品工艺集成在制造企业的实践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研究者们大都关注产品工艺集成对新产品新产品开发项目产出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者关注产品工艺对制造工厂生产层面制造绩效的影响。尤其是构成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集成的各项活动是如何影响企业制造竞争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聚焦于构成制造企业的产品工艺集成的各项集成活动在企业经营层面对企业制造竞争能力的影响。

二、制造企业的产品工艺集成

制造企业的产品工艺集成可以被定义成很多种形式,它与并行工程和同步工程都有关系,它包括下游产品开发活动参与到上游产品开发活动中。我们把产品工艺集成当作是跨职能协调的特殊应用,这种跨职能协调的特殊应用注重相互依存的协调和设计与制造之间分化的管理。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聚焦在产品工艺部门之间的横向组织集成、技术集成和设计集成,产品工艺部门之间的横向组织集成通过跨职能或多学科团队活动、设计和制造职能之间的工作轮换活动和设计与制造部门员工共同办公实现;产品工艺部门之间的技术集成通过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数据共享等实现;产品工艺部门之间的设计集成通过面向制造设计和面向组装设计等来实现。

三、制造竞争能力

制造竞争能力是一个涵盖内容广泛的综合性概念,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与制造竞争能力息息相关。例如在质量上较其他同类产品能够更有保障、返修率低、应用效果好;产品在单位成本上较其他同类产品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频率较高,能够跟得上市场的发展速度等等。由于制造能力的综合特质,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分别阐述了他们对制造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解。例如Leung and Lee从精益生产和新价值创造两方面入手对制造能力的构成进行了解释。前者主要是针对企业在避免浪费、提高效率方面所积累的能力,后者主要是针对企业创新、持续改进和发明创造等相关的能力。他们提出针对于精益生产来讲,企业应该注重成本领先能力、提高交货的可靠性、注重产品质量(包括前期设计阶段的质量)、注重产品开发时间等等;后者主要涉及注重提高产品增值能力、确保交货及时、注重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注重设计能力等方面。Swink 和Hegarty也对制造能力进行了归类,他们认为制造能力可以总体上分为两类,即成长性能力和稳定性能力。对于成长性能力来说,主要有改进能力、创新能力和集成能力;稳定性能力主要涉及敏捷性能力、控制能力、反应能力等。

因此,本文通过我们通过6个维度来衡量制造企业的制造竞争能力,它们是:交货保障能力,柔性反应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创新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客户化服务能力。

四、制造企业的产品工艺集成对制造竞争能力的提升

1.横向组织集成对制造竞争能力的提升

一些研究者发现,产品工艺部门之间以跨职能和多学科团队活动为代表的横向组织集成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因为制造部门工程师提前介入产品设计,对产品设计某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制造部门更早的参与到设计活动中也可以给产品的设计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和问题。Putnam 等 (1996) 认为内部沟通在组织结构特征和组织实践之间起着中介效应。而企业实现了高水平的内部横向组织集成,他将在知识共享,员工培训和各部门之间的员工沟通上都得到极大的改善。Koufteros等(2007)就发现部门之间高水平的横向集成可以使部门成员间的沟通变的更快、更方便和更充分。而这种更快、更方便和更充分的沟通有助于拉式生产,而高水平的拉式生产可以降低库存,从而获取成本降低。Swink(2003)还发现制造部门人员通过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有利于从其他角度发现产品的某些设计问题,保证设计产品更快的投入生产,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时间绩效。因此,产品工艺部门之间的横向组织集成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企业的制造竞争能力。

2.技术集成对制造竞争能力的提升

CAD应用为构建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部门之间技术集成提供了基础,因为它的数据共享功能实现了设计到制造更快速和频繁数据传递。同时,CAD应用让产品和工艺部门员工们实现了通过局域网进行合作设计。一些研究者认为,CAD应用对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成本绩效有正向影响。因为CAD的应用,能够更容易修改产品和工艺设计,这导致更短的设计周期时间。而准确的模型构建和自动运算中更少的错误可以获取更好的设计质量。CAD的工程设计和跨职能信息共享功能有助于改善效率、增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提高创新能力。因为Tan和Vonderembse(2006)发现,通过CAD的跨职能信息共享功能,可以实现同制造部门共享数据,工程师们可以同采购人员共享产品技术规格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协调库存需求。并且工程师们还能够将生产技术条件和生产变化传递给销售人员和维修人员,以此向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由以上可以看出,产品与工艺部门之间的技术集成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制造竞争能力。

3.设计集成对制造竞争能力的提升

DFM技术包括制造工艺流程选择,DFM 指导方针和产品的可制造性分析。一些学者认为,通过DFM,可以降低生产的准备时间,改善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加快产品的引进和交货速度及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DFM技术的实施,促使很多工作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实施,从而在产品投入生产后生产率得到提高。在设计前期,DFM技术中的制造工艺流程选择方法帮助设计者选择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最适合产品设计的制造工艺流程,降低生产的准备时间,改善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加快产品投放市场速度。当工艺流程设计受到限制,DFM 指导方针能够提出如何更好的为一个特殊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组件,以及该工艺流程如何影响组件的外形、尺寸、材料和内部结构,以便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Swink和Nair认为,通过DFM,产品设计者能够更好的在产品设计阶段将与制造相关的可制造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等活动考虑进来,改善产品质量和成本。由以上可以看出,产品与工艺部门之间的设计集成有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制造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产品与工艺部门之间的横向组织集成、技术集成和设计集成对制造企业的制造竞争能力有正向的提升能力,由此,得出产品工艺集成研究模型,见图1。

五、讨论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和探讨,提出了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集成对制造竞争能力提升的模型,并分析了构成制造企业产品工艺集成的横向组织集成、设计集成和技术集成对交货保障能力、柔性反应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创新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客户化服务能力的作用机理,从而论证了产品工艺集成对制造竞争能力的提升作用。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研究的学科局限性问题,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并且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这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学习和完善。

参考文献:

[1]Grant, R.M..The resource 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 33(3): 114-135

[2]Dowlatshahi, S.. A novel approach to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n a concurrent engineering environment[J]. Technovation. 1993, 13(3): 161-176

[3]Wheelwright, S.C., Clark, K.B.. Revolutionizing Product Development: Quantum Leaps in Speed, Efficiency, and Quality[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2: 364

[4]Ettlie, J.. Product-Process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in Manufacturing[J]. Management Science. 1995, 41 (7): 12241237

[5]Swink, M. and Hegarty, W. Cor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nd their links to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8, 18: 374-396

[6] Putnam, L.L., Phillips, N., Chapman, P.. 1996. Metaphors of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M]. In: Clegg, S., Hardy, C., Nord, W.R.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Studies. Sage, London, 1996: 375-408

[7]Koufteros, X.A., Nahmb, A.Y., Chengc, T.C.E, Lai, K..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 nomological networ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constructs: From culture to structure to pull production to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7, 106(2): 468-492

[8]Swink, M.. Completing projects on-time: how project acceleration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20: 319-344

[9]Tan, C.L., Vonderembse, M.A.. Mediating effects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usage: From concurrent engineering to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6, 24(): 494-510

[10]Swink,M., Nair, A.. Captur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AMT: Design-manufacturing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