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筹帷幄服务边疆 改革创新屡创佳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筹帷幄服务边疆 改革创新屡创佳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人小档案

陈霞,女,1987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7年8月分配到新疆石油管理局重油公司研究所从事区块地质研究、油田综合动态管理工作,1997年7月获山东石油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后到重油华隆公司财务部工作,1997年12月被聘为高级工程师,1998年10月到重油公司财务科从事成本预算,1999年3月任重油公司财务科副科长,2000年任重油公司结算中心主任,2001年10月被聘为高级会计师。2002年6月21日任重油公司副总会计师,2004年9月27日任重油公司总会计师至今,主管财务、计划、物资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获奖理由

开展油田效益评价,严格控制成本,在陈霞的带领下,新疆油田分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树立了一道“遮光度”很好的财务屏障,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新疆油田分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成立于1986年11月,是我国最早投入注蒸汽开发的稠油油田,也是新疆油田分公司最大的重油开采基地,管理着新疆油田分公司近1/4的油井。公司成立20年来,已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2582万吨,创工业总产值227亿元。

自1989年原油产量跨过百万吨大关后,年油量综合递减一直控制在8%以内。2006年保持在172.7万吨。目前拥有员工1925人,管理着新疆油田六-九7个区15个层块的开发区域。公司现有原油处理站3座,污水处理厂1座,计量站296座,供热站29座,高压锅炉96台,总井数4878口,拥有设备3625台(套),资产总值达55亿元。

初见陈霞,我们真的很难把眼前的这个带有书卷气息、温文尔雅的女士跟一家国有大型油田公司的总会计师联系起来。而随后的言谈却显露了她石油开采以及财会两方面的丰富知识。这是一个对重油开发公司有着浓烈的爱和责任心的女士,来到重油开发公司近20年,从最初的区块地质研究、油田综合动态管理工作到财务工作,从采油工程专业到财会专业,陈霞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她侃侃而谈,神情十分专注,带着一种自豪感和主人公的语气,谈重油的开采方法,谈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措施,谈萨班斯法案,毫不夸张地说,从她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石油开采尤其是稠油开采行业,节能降耗显得十分重要。作为重油开发公司的总会计师,陈霞女士紧紧抓住了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这两点,在控制成本上下大功夫,保证了企业的高效益和快速、健康发展。

过往:严控成本,显露成效

第一、抓住稠油成本控制的关键要素――“能耗”

几年来,公司一直采取四组运行方式,即:“方案优化组、生产运行组、生产管理组、成本核算组”;采取“分工负责、动态监控、过程管理、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整个注汽环节的天然气消耗进行控制把关。从“方案、生产、监督、结算”四个方面,对天然气的计量、购入、使用直到生产出合格高压蒸汽的全过程实施效能监察。针对地层物性、原油品性、季节变化及注汽方式,制定经济优化的注汽方案,确定配注量和蒸汽干度。保证了蒸汽干度在65%―75%的范围内,天然气单耗降低2%,水平控制在65-67方气/吨汽以内。

第二、开展稠油污水处理和回用工艺技术

稠油开采耗水量大,同时采油过程中废水量也比较大。2001年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稠油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能力4.2×104m3/d,处理后污水指标分别达到了油田注入水质标准、国家排放标准及回用锅炉标准,同时实现了污水回用锅炉。

截至2005年12月,污水回用锅炉量由试验初期的0.3×104m3/d上升到目前的2×104m3/d,具备污水回用的注汽锅炉由开始试验时的28台,增加到94台;污水回用锅炉稳定运行。目前已实现了除必要的外排水量外,全部实现了污水回用锅炉和回注,三年累积回用污水1450.13×104m3,节约水费、燃料费等各种费用1.2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树立了典范。

第三、优化资金组合,控制项目投入,提高成本支出效益

首先是改变低效区的管理模式。按照“投入与产出”原则,提出对区块进行分类管理。即高效区块重点管理;低效区块,控制资金投入;无效益区块,改变经营方式。在现有的管理模式及工艺条件下,改变九8区管理模式,由华隆公司进行总体承包,提高了经营效益,为公司成本控制做出贡献。

其次是深挖劳动潜力,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五定”管理模式,2002年公司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建立了作业区管理模式,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劳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由2000年的664.53吨/人每年,提高到2005年的858.75吨/人每年,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用工机制。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劳动生产率低的采油作业区,进行整合。将六东区原两个采油作业区,整合为一个采油作业区,将原采油作业三区管辖的九6区和J230井区,整合为两个采油作业区,加强了高产区块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潜劳动力95余人,年节约人工成本332万元,解决了九6区和J230井区新区产能劳动力的问题。二是改变运行模式,变值守制为巡站制。九7+8特超稠油区进入工业性开发,新建简配注汽站10座,按股份公司供汽站值守制定员编制,配备劳动力109人,采取巡站制,将新增的10座简配注汽站和原6座注汽站,按区块重新划分为三个巡检单元,挖潜节约劳动力109人,年节约人工成本354万元。三是随着油田发展,重油开发公司承担的稠油试油和外协任务非常重,有注汽活动锅炉设施5套,为确保稠油试油,经过内部调整挖潜,未增加一名员工,年节约人工成本154万元。

与控制成本配套的是,陈霞和重油开发公司积极开展油田的效益评价工作,利用效益评价的分析结果,指导稠油生产,对效益评价出高成本区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开发效果。对边际效益和无效益井1341口井采取“一井一策”分类治理,通过对232口单井实施挖潜措施,年累积增油1.6735万吨,创效益1803.3万元。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油田效益评价工作已日渐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油田生产一项日常管理工作,并逐步在生产经营决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油田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明日:未雨绸缪,信心满怀

在陈霞以及重油开发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效益评价和成本控制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他们并没有停留在过去成绩的满足当中,而是努力寻求更好的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方案。

谈到下一步成本控制的思路时,陈霞表示,影响原油生产成本的因素很多,科研项目的转化,管理手段的改变、生产制度的调整、项目投资的趋向等都会影响到效益的提高,但如何抓住关键,明确思路最为关键。因此,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系统效率的研究工作,通盘考虑、系统论证、规范操作,分清经营管理中的轻、重、缓、急,协调和优化制约效益的各个方面,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第一,抓好预算。预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先导,围绕“投入与产出”这条经营主线。控制好全年资金盘子,必须熟悉生产,了解生产投入,必须将生产计划与成本预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优化预算方案。加强预算在生产经营执行中的过程管理,保证预算在受控状态。

第二,把握重点。只有把握住了重点,才能有的放失。哪里资金流量大,哪里潜力就最大,那里就是成本控制的立足点。通过分析历史成本发生情况,解剖高成本要素,剔除成本水分,实现成本控制最优化。

第三,加强科技研发力度。科技是降低成本最重要的途径,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已成为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手段,向科技要效益,靠科技降成本是我们永恒的宗旨。

第四,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生产的过程就是经营的过程,财务管理的本质是脱不开生产经营的,在融合中提高,在发展中创新。管理也是生产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因而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要使成本管理走出办公室的纸上谈兵,变为企业员工广泛参与的一项经常性活动,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五,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财会水平的基础,明确财务管理的方向,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一切按制度程序办,按标准办,挤掉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水分”,才能在成本压缩空间非常小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实现“低成本”战略。

第六,把好安全关。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牢固树立“生产要以安全为主,安全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上。安全生产是高速、优质、低耗的根本保证,高速是建立在安全、优质的基础上;低耗要满足安全、优质的需要。

陈霞满怀信心地表示:“以前我们喊‘向管理要效益’,今后我们的口号是‘向创新要效益’。企业就像一架高速行驶的飞行器,人才是主体,管理和科技是双翼,创新是动力,四者有机结合,才能起飞。我们要敢于拿出勇气否定过去,放下包袱否定自我,以观念更新带动理论更新,用理论更新指导实践创新,在理性思考、理性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话犹在耳,我们祝福、也期待着陈霞和重油开发公司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