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层地下室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层地下室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增多,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防水工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介绍北京五道口商业中心高层建筑地下室刚柔结合的防水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

工程概况:

五道口商业中心高层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上14层,地下3层,地下室建筑面积为8600m2,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位在地表下约8m。该工程防水设计等级为二级,混凝土抗渗等级设计为S8。

1.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

1.1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1.1.1水泥:本工程采用 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350kg/M3。1.1.2砂子: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1%的中砂。1.1.3石子:粒径5~35mm,含泥量小于0.5%,泥块含量小于0.4%的碎石。1.1.4外加剂:采用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的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

1.1.5掺合料:为减少水泥水化热,本工程掺入不大于水泥用量12%,级别不低于二级的粉煤灰。

1.1.6水:拌制防水混凝土用水为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2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1.2.1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属于大体积大面积施工,本工程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完成”的施工方法。采用泵送工艺,避免经常拆卸输送混凝土管道,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并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1.2.2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每次浇筑厚度应控制在0.3m左右,每次浇筑墙体长度不大于25m,浇筑时应保证连续性。

1.3质量保证措施1.3.l施工配合比控制本工程底板和外墙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为42.5MPa;石子最大粒径控制为3 5,吸水率不大于1.5%;砂采用中砂,砂率控制为38%;为减少水泥水化热,水灰比控制为0.45。1.3.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采用低坍落度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现场实测值控制在(160士20);当混凝土运到现场后出现离析,必须退还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当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1.3.3混凝土浇筑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合理的分段分层施工,分层厚度为300mm,最大厚度不得超过450mm。分层浇筑时,第二层混凝土浇灌时间应在第一层初凝以前,将振捣器垂直插入到下层混凝土中≥50mm,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慢,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浆、不冒泡、不下沉为宜,严禁过振、漏振和欠振而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振捣不透。

1.3.4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1.3.4.1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条浇筑带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前道振动器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实;后道振动器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1.3.4.2防水混凝土施工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严格控制振捣的间距和时间。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将混凝土捣实至表面呈现浮浆、不冒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振捣时间为20~30s,避免漏振、少振和超振。1.3.5混凝土的泌水处理质量控制大体积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跟着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并随混凝土向前推进。在支模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方向两侧模底部留孔排出泌水和浮浆。当混凝土坡脚接近尽端模板时,要立即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由尽端往回浇,另外加强两侧混凝土的浇筑,使最后混凝土的浇筑形成四面会合,这样泌水和浮浆可以集中排除。1.3.6混凝土终凝前质量控制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浇完4~5h后,要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滚筒来回碾压数遍,待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再打磨一遍,使收水裂缝闭合。1.3.7混凝土养护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必须做好养护工作。本工程浇筑时温度为30℃,只进行保湿养护。采用浇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水份蒸发和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地下室卷材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本工程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即在地下室结构主体底板垫层至墙体顶端的基面上,在成封闭的防水层,最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方法。

2.1防水材料质量控制

本工程使用的(3+3mm)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刺穿性和耐腐性。因此防水卷材质量和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2.2防水卷材施工工艺基层清理 涂刷基层处理剂 细部构造(节点)附加增强处理 定位弹线放样 铺贴附加层 大面积铺贴防水卷材 封边处理 细部构造(节点)密封检查 验收 修整保护层施工

2.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3.1基层处理

施工前要将基层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基层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涂刷时要均匀一致。对阴阳角等细部不宜滚刷的部位,要用毛刷蘸基层处理剂,认真涂刷。2.3.2铺贴附加层

基层处理干燥后,按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对特殊部位先做防水附加层,地下室底板的积水坑、电梯井等阴阳角、管子根、变形缝等薄弱部位铺贴与卷材相同的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以满粘法施工。

2.3.3大面积铺贴卷材

在已晾干的基层处理剂的基面上,弹好基准线,以热熔法粘贴大面积卷材;用喷灯或火焰加热器烘烤卷材底面和基层表面,使卷材底面的沥青熔化,边烘烤边向前滚铺卷材,随后用压辊滚压,挤出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并用铲刀将缝边封严,使其与基层粘结牢固。注意喷灯火焰与基层、卷材之间的距离,其烘烤温度和时间以使沥青层呈熔融状态为度。不得过分加热,避免烧穿卷材。

2.3.4铺贴卷材时应先铺贴平面,后铺贴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从平面折向立面与临时保护墙的接触面,应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2.3.5围护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墙体卷材之前,应先将临时性保护墙区段内各层卷材的接搓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坏,应进行修补后方可继续施工。铺贴卷材时必须采用满粘法施工,防止卷材下滑脱落。2.3.6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底板卷材防水层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侧墙卷材防水层采用20厚1:3的水泥砂浆保护层,或贴砌砖墙保护层厚度。

2.3.7卷材搭接质量控制要点

2.3.7.1防水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50。

2.3.7.2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时,横向接缝应彼此错开1500以上。上下两层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1/3幅宽以上并且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3.7.3地下室的立面与平面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底板的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

2.3.7.4混凝土外墙板浇筑后,拆除临时保护墙,将贴在临时保护墙上的接茬部位卷材表面清理干净,如防水卷材有局部破损,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茬的搭接长度为15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交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150mm以上。

2.3.8封边处理

大面积的卷材铺贴完,要对卷材的横竖接缝处进行封边处理,用喷灯按缝烘烤边缘,将流出的热沥青用铁抹子轻轻抹平,使其形成明显的沥青条。

3.细部构造(节点)处理

3.1施工缝

3.1.1构造处理

3.1.1.1水平施工缝:底板与外墙的水平施工缝,应在缝处设置一圈宽200mm的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条。

3.1.1.2垂直施工缝:外墙间的垂直施工缝,可在缝处设置一竖直同墙高的宽200mm钢板止水带。

3.1.2质量控制措施

3.1.2.1防水混凝土施工应保持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必须留置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高的墙体上;当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小于3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应与变形缝相结合。

3.1.2.2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时,应将其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1.2.3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时,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1.2.4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时,要将止水条牢固地安放在缝表面预留槽内。

3.2穿墙管道

3.2.1构造处理

3.2.1.1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道可采用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应满焊止水环。

3.2.1.2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与止水环满焊。

3.2.1.3当穿墙管道较多且密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法,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浇筑孔注入密封材料。

3.2.2质量控制措施

3.2.2.1各种穿墙管道、预埋件等位置要留置准确,穿墙管道和预埋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

3.2.2.2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不小于250mm。

3.2.2.3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满焊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4.结束语

五道口商业中心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按设计要求采用刚柔结合的施工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项控制措施,层层落实,严格把关,使得地下防水工程收到明显的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