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敦煌残卷篇名考五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敦煌残卷篇名考五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教育部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敦煌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 项目编号:07JA730001)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此项研究得到厦门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曾良(1964- ),男,汉,江西赣县人,杭州大学文学博士,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敦煌学,训诂学,佛教文献研究。)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敦煌卷子中,有不少佛经残卷未有确切定名。本文对几个敦煌残卷如伯3944、俄Дx00958A、Дx01196、Дx01312、Дx01392V、Дx01361、Дx03151等的内容和定名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敦煌佛经;定名;敦煌学;敦煌残卷

中图分类号:J292.2-3文献标识码:A

敦煌卷子中,有一些残卷的内容和篇名性质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里就敦煌卷子中的几个卷号的内容作一点考证,对其篇名进行重新拟定。

一、伯3944号

伯3944号卷子,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拟题为《佛家礼佛文》①;《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定名为《十五众释义》②。以下是伯3944原卷的录文:

(前缺)三一虔诚于三宝。闻之法雨也,三草二木得润,皆同天人,花各得成实,飒乘云起,崩腾而来,沃法海之波澜,探道场之幽邃。弟十一、清歌雅乐众紧捺落者,此曰歌神,舞色d茸,歌声窈窕。或终年而在室,亦日绕梁。不劳金石丝竹以接呈,讵假匏土革木之吼地。同有感而兴世,合无声以应物。闻之宣法音也,其声清静,闻如未曾歌,请之咏之,或三或一,犹阮籍之长啸,欣吾师之梵音。(念)兹在兹,是瞻是敬。弟十二、腾劳(芳)列乐众健闼缚者,此曰乐神。巧弄秦筝,能调瑟,乐分上下,声陈竹管,五音错落,六律铿B。箫笛闻天,锺铃振地。佛之在灵山也,吹击蠡鼓,然k炬灯,声彻幽冥,照通长夜。制此雅乐,删彼郑声。于是霈然而来,广命徒属。亦既至止,手之舞之。弟十三、动山踊海众毗摩质多罗T婆雉,或则名执日,同号非天。八手一头,两足三面,眼赤如血,牙利若锋。力拔山河,威冥日月,雁行在地。或铜头铁额,鱼丽以干将莫邪。闻佛之破魔军也,智剑霜白,髻珠月明,将赐倜傥之功,用赏冠军之力。欲弼其化,佥谋同来。既送I(款)于法王,息愤然之我慢。弟十四、吞龙啖毒众揭路荼者,此云妙翅。项挂随珠,目悬楚壁(璧)。吞龙啖毒,吸雾邢肌9囊矸芡,鸣锐觜距。震羽则七山动摇,辟水则百川~流。都天而下落,嘱光相以傍临。咸鼓舞以来仪,翱〔翔〕以赴曾(会)。闻妙觉甚深之唱,希一实三权之理。亦犹君圣则感应,法王以呈祥。凤兮凤兮,可大可久。弟十五、人王自在众未生怨王,情偏暴虎,舍彼恶见,投我法王。于是策绿耳,控韩卢,千乘万骑,雷动云行,驷马宝车,八佾音乐,旌旗蔽日,枪槊摩天。闻之行化人也,孝名为戒,法号真乘,乘至道场。孝安黎庶,固此为大。钦风而来,康哉良哉!于焉取则,上明内外,则二众凡其两徒,若天若人,自近自远,咸希甘露,同庆朝闻。仰金色以来仪,瞻玉毫而稽首。故经云:“各礼〔足〕,退座一面。”

观其内容,并非纯粹释义,还有演阐经文的性质,既有阐述十五众的含义,描写它们的状貌特点,又讲述十五众闻佛演畅经义,均来道场听佛讲经,明显应该属于变文中的讲经文一类。如文中提到,动山踊海众“闻佛之破魔军也”,“欲弼其化,佥谋同来”;吞龙啖毒众“咸鼓舞以来仪,翱〔翔〕以赴曾(会)。闻妙觉甚深之唱,希一实三权之理。”“妙觉”即指佛。经过研究,可知是讲《妙法莲华经》的开头,可拟名为《妙华莲华经讲经文》。初看内容,不容易看出是《妙法莲华经》的讲经文,因为直接引用《妙法莲华经》的句子不明显。我们再来看《妙法莲华经》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x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迦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b连、摩诃迦旃延、阿[XC;%34%32]楼驮、劫宾那、x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T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T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衣掊雇园⑿蘼尥酢衬χ识嗦薨⑿蘼尥酢⒙薏T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韦提希子、阿^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③

实际上,伯3944号的内容是把佛在王舍城耆^崛山宣讲《妙法莲华经》时的众多听众归纳前后二十一众,即初十五众、后六众。我们可以看一看有关《妙法莲华经》的经疏,可比较唐代栖复《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

前后二十一众。初十五众:一、释种清高众者,经云: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等。二、已圆未满众者。经云:复有学无学二千人。三、承恩入道众。经云:摩诃波^比丘尼。四、曩结深恩众。经云:罗T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五、圣难思众。经云: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六、帝释临天众。经云: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七、属护舒晖众。经云: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八、小大自在众。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九、跨娑婆众。经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十、翳令洒众。经云: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等。十一、清歌雅乐众。经云: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等。十二、胜芳烈乐众。经: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等。十三、动山涌海众。经云: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衣掊雇园⑿蘼尥醯取J四、吞龙啖毒众。经云: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等。十五、仁王自在众。经云:韦提希子、阿^世王(上十五众) ④。

`

我们通过上面这段文字,就可清楚知道伯3944号的内容是敷演《妙法莲华经》的。而且伯3944与《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比较也可知道伯3944不是属于义疏或释义性质,它铺陈宣讲的特点很明显。故伯3944是《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的残卷无疑。

二、俄Дx00958A

《俄藏敦煌文献》第7册俄Дx00958A《佛教论释》⑤,据内容当是《摄大乘论释》之义疏。可定名为《摄大乘论释义疏》。这是对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释智差别胜相第十之初》的义疏。录文如下:

残片一:

有不可说(下残)/

故不常无无故不(下残)/

故言离于二边,弁中(下残)/

残片二:

(上残)名无有对情无故名无无无有/(上残)命故,离有边不断故,离无边/(上残)也,二生有故,法身离/有相名无有,即是空如来藏。空相不无空如来藏等故,法身离无/相名无无。为相者无二为法身相故。上论弁中,一切法无所有为体故。有/相,由自体实有故。此法离无相为次本文二句可知。既明为、无为,/‘无二’中,初列,次弁。初中释论初[FK(] [FK)]弁。弁中初简有漏有为法;次列下正/约无漏有为法,以弁无二。就中为、无为,次‘法身与有为’下正弁。‘无二’,初/中‘择灭’者是烦惚不生。就正弁中,初立,次‘由真’下释。就中真如是通相者,/明真如是无相通体,以真如是烦惚不生,所显是修起功德所依故。真/如是为无为通相,真如是无分别境。真如是清净境,以修起功德/及烦恼不生是后智境故。言为无为非清净境,就弁相中,初立,次‘何以’下释。/初中‘非非有为’者是上,非无为、非非无为是为。释中初征次释。释中/初释非有为即约有漏有为法以释;次‘由得’下释非无为即约无漏有为法以释。/就明‘一异无二’中,初列、次弁。弁中初约长行弁,次约偈弁‘无二’。初中初约实弁/‘不异’,次约假弁‘不一’,亦可废假,论实故不异。约假论实,故不〔一〕。就约偈弁/‘无二’中有两偈,就初偈中,上半弁‘不异’,下半弁‘不一’;偈中上半及第三句上二字/明‘不一’,次‘不异’,下明不异。初中初弁,次‘故不一’结。弁中有五义,释论中初释性/异,次‘由性’下释行异,三由‘行加’下释非虚,四‘诸作’下释圆满,五‘如生死’下释/无初。释‘非虚’中,初顺释,次‘若但’下反难,肌加行’在地前,‘功力’在地上,‘异果’在/地。释‘圆满’中,初顺释,次‘若诸’下反难,三‘由利益’下顺结。初中初立次释。/释‘无初’中,初顺释,次‘若唯’下反难。就弁第四常住相中,初列次弁。弁中初约无(下残)

这是串讲经论的文章脉络,必须结合佛经原文,才能很好地理解。宋代以前,义疏一般是独立于经文而单行,后世才见到把经论和义疏合在一起抄录或刊行。可比照下文《摄大乘论释》的原文⑥,上面义疏的文章脉络就很清楚了。《摄大乘论释》原文如下:

论曰:三无二为相,由无有无二相故。

释曰:无二谓无有无无。有为常无为断,无有无无即是不常不断,离于二边。

论曰:一切法无所有,空相不无为相故。

释曰:更释上语一切法皆分别所作,悉无所有,即是二空相故,无有不无二空相故。无无法身即是二空故,以无二边为法身相。

论曰:复次,有为无为,无二为相。

释曰:无二谓无有为、无无为。一切有流法,必以有为为相。一切无流法有二种:若道等以有为为相,择灭等以无为为相。法身与有为无为不一不异,是故不得偏以有为无为为相。由真如是有为无为通相,不可说异。真如是清净境,有为无为非清净境,不可说一。法身非有为无为为相,非非有为无为为相,何以故?

论曰:非惑业集所生故。

释曰:一切有为法,皆从惑业生。法身不从业惑生,故非有为。

论曰:由得自在能显有为相故。

释曰:法身由得自在,能数数显有为相,谓应化二身,故非无为。

论曰:复次,一异无二为相,诸佛如来依止不异故。

释曰:无二谓无一无异。三世诸佛,由法身无异。法身即是依止,是故不异。

论曰。由无量依止能证此故。

释曰:由此法身无量,已成熟善根诸菩萨,无间所证故不可说一。若一余人修行,则应无用。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为显法身不一异义,故重说偈。

论曰:我执不有故,于中无依别。

释曰:于世间由随我执分别,众生依止有差别,于法身无有我执分别故。如来依止无差别,若尔,云何立有多佛。

论曰:如前多依证,假名说不一。

释曰:如前因地无量依止能证故。若一一世间身无有法身,菩萨则无所证。由菩萨各各依自身证此法身故,约假名不可说一。

论曰:性行异非虚,圆满无初故。不一无异故,不多依真如。

释曰:诸菩萨发心多,故名性异。由性异故,加行亦不同。由加行异,故有功力。由有功力,故能得果。有因义故非虚,若但有一佛,诸余菩萨修行则空无所得。诸佛作众生利益事,无不圆满,由安立彼于三乘故。若诸佛不安立他于无上菩提,则所作佛事不圆满。由利益事圆满故佛不一。如生死无初,无量诸佛亦尔。无初无量,若唯一佛成前后佛不成,则于一佛立始立终,义则可成。由此五义故诸佛不一。

论曰:无异故不多。

释曰:依止不异故诸佛不多。不多故无异。何者为依止?

论曰:依真如。

释曰:真如即清净法界。法界无异,故诸佛依止无差别。此二偈显法身无一异相。

论曰:四常住为相,真如清净相故。

释曰:此下引三证立法身常住义。真如若出,离一切垢,无垢清净说名佛果。此真如常住,诸佛是清净真如所显,故法身常住。

可以看出,俄Дx00958A残卷的内容就是对上段文字的义疏,有关的字句能够一一对应起来。

三、俄Дx01196

敦煌卷子中有一些今失传的异译,如俄Дx01196《佛经》⑦,确切的题名当是《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序品第一》。今天传世的本子有竺法护的《持心梵天所问经》、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和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但俄Дx01196卷子显然不属于这三个译本,请看敦煌残片录文:

(前残)行慈为最胜。若人于此土,起身口意罪,应堕三恶道,现世受得除。菩萨生此土,不应怀忧怖。设有恶道罪,头痛则得除。所以者何?若人欲断缚,灭除烦恼障,虽生此恶土,护法增智慧。亿劫在净土,受持净戒行,不如在此土,从旦至明日。我见阿z国,西方安乐土。二国甚清净,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g。若人于此土,能忍不可事,亦教前人忍,其福为最胜。是故诸菩萨,行于此恶土。济度诸众生,勿怀烦恼忧。坚固菩提(下残)

从上看来,俄Дx01196残卷的内容与竺法护的译文差别较大,《持心梵天所问经》译此偈颂是四字句⑧,此不列出。我们看看姚秦鸠摩罗什译的《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⑨:

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若人于此土,起身口意罪,应堕三恶道,现世受得除。生此土菩萨,不应怀忧怖。设有恶道罪,头痛即得除。此土诸菩萨,若能守护法,世世所生处,不失于正念。若人欲断缚,灭烦恼业罪。于此土护法,增益一切智。净土多亿劫,受持法解脱。于此娑婆界,从旦至食胜。我见喜乐国,及见安乐土,此中无苦恼,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奇。于此烦恼处,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为最胜。我礼无上尊,大悲救苦者,能为恶众生,说法为甚难。

再比较一下菩提流支译《胜思惟梵天所问经》⑩,这段文字是这样的:

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若人于此土,有身口意罪,应堕三恶道,现世受得除。生此土菩萨,不应怀忧恼。设有恶道罪,头痛则得除。此土诸菩萨,若能守护法,世世所生处,不失于正念。若人欲断缚,灭烦恼业罪,于此土护法,增益一切智。净土多亿劫,受持清净戒。于此娑婆国,从旦至中胜。我见安乐国,无量寿佛国,无苦及苦名,彼作福非奇。于此烦恼处,能忍不可忍。亦教他此法,其福为最胜。我礼无上尊,大悲救苦者,能忍恶众生,说法甚为难。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敦煌卷子俄Дx01196应该是同一个梵本的另一汉译本,既不是鸠摩罗什所译,也不是菩提流支的译本,也不是竺法护的《持心梵天所问经》。因此,敦煌佛经卷子保留了一些非常珍贵的版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俄Дx01312、Дx01392V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俄Дx01312、Дx01392V《佛经论释》B11残卷,此内容又见於斯2674,《大正藏》第85册定名为《大乘二十二问本》。此俄藏卷子可以补充《大正藏》的一些残缺文字B12。考虑到俄Дx01312、Дx01392V卷子为草书,不易辨认,兹录文如下:

(上残)[FK(]都无所[FK)]得,了人法空故。[FK(]著[FK)],能离凡夫世俗之地,了法空故。[FK(]不乐涅,不向声闻缘[FK)]觉之行,了人法空,能[FK(]离凡夫[FK)]二乘之行,名菩萨行。故《维摩经》[FK(]云:非凡夫行,非贤圣[FK)]行,是菩萨行。此菩萨行,契顺真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故离凡夫世俗之地,不向声闻缘觉之行,能为众生说如是法,令离一切烦恼之苦。故修无念[FK(]离一切相,即此是[FK)]所作法也。

第二问:又入不退菩萨内所思意,外身显现法中,[FK(]内修第一行法,何是外行?[FK)][FK(]第一法是[FK)]何?谨对所问,深远文意难知,须述[FK(]两解,以通妙趣。第一释云:夫云不退,[FK)][FK(]总[FK)]有三种:一信不退。即十住初,自信己身,有[FK(]真如法性无动念[FK)],是本原心。由有此性决定成佛,深信解故,分证真如,决定不退。大乘正信心,亦不退转趣入。二乘亦能权现,化作佛身,八相成道,利乐众生,事由得定信成此功能,故此菩萨名信不退。二证不退。即初地位,断分别障,正证真如。一念能至百佛世界,供养百佛,请转,开导群生,拔济云[FK)]浅。由证真如,离分别故。不起一切烦恼过失,永不退失真无漏心,故此菩萨名[FK)]证不退。三行不退。即入八地,常任运住,纯无相心。在法i流,任运而转,万行倍增。外虽起化,不动无相。内虽无动,外化无穷。由不退动无相行故,[FK)]此[FK)]位菩萨名行不退。今此文中,言不退者,即此三位不退人也。言入行者,行谓行位[FK)],即入此三不退位也。此诸菩萨,内心所有思惟意乐,为化众生,外起作用,是故名为外身显现。即彼所修无相妙行,名为内修第一法行。第二释云:言不退者[FK)],即不动也。若心无念,名为不动。若至无念不动行中,名为不退入行菩萨[FK)]。内心所[FK)]有思惟意乐,行住坐卧,常现在前,所修行中,是故名为外身显现。而其内修[FK)]无相妙行,常不动念,名为内修第一行法。

第三问云:修身口意从初至修行,行如何[FK)]?谨对:修身口〔意〕须戒定惠,言修戒者复有三种:一摄律仪戒,离身口意所有[FK)]十恶。二摄善法戒,即身口意所行十善。三摄众生戒,即行十善,利益众生。修行如此三聚净戒,即是初修身口意也。言修身定,谓即结跏趺坐,不低不昂,不傍不侧。故经偈云:见画跏趺像,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坐不倾动。口定,谓即言成准的,语行相应,心口皆顺。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楷定正邪,命物归信。心定谓即〔远离〕散乱,常在有相无相三昧,恒不远离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经[FK)]所说,观佛三昧、观净土等。无相定者,即经所说,离一切相、一切分别。身口意业能如[FK)]是,定即是次修三业地也。言修慧者,身慧有二,有相无相二种别故。身谓眼[FK)]耳鼻舌身也。(下残)

《大正藏》本将“见跏趺像,魔王尚惊怖”中的“”录为“M”,非。盖误认“画”的俗写所致B13。此偈颂意谓:看见绘画的结跏趺像,魔王尚且惊怖;而魔鬼对真正跏趺入定之人,害怕就更不用说了。

五、俄Дx01361、Дx03151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俄Дx01361、Дx03151《佛经》B14,第一片正面内容是安玄译《法镜经》,参《大正藏》第3册B15;第二片背面内容为鸠摩罗什译《佛藏经》卷上《诸法实相品第一》,从“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舍利弗,譬如有人以一切众生置左手中,右手接举三千世界山河草木”始,到“能降伏魔,降伏烦恼,降伏五阴,降伏〔十二入〕”止,参《大正藏》第14册B16。(下转第32页)(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ZK(#]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8页。

②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③ 《大正藏》,第9册,第1页。

④ 《d新纂续藏经》,第34册,第172页。

⑤ 《俄藏敦煌文献》,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⑥ 《大正藏》,第31册,第251页。

⑦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⑧ 《大正藏》,第14册,第2页。

⑨ 《大正藏》,第15册,第34页。

⑩ 《大正藏》,第15册,第64页。

B11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第85页。

B12 参《大正藏》第85册,第1184页。

B13 有关“画”、“尽”相讹例,可参曾良《隋唐出土墓志文字研究及整理》,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27页,第189页。

B14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第116页。

B15 《大正藏》,第3册,第16页。

B16 《大正藏》,第14册,第783页。

参考文献:

[1]法藏敦煌文献(第30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M].佛陀教育基金会印.

[5]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敦煌文献(第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周绍良、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讲经文因缘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曾良.隋唐出土墓志文字研究及整理[M].济南:齐鲁书社,2007.

A research on the title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ZENG Liang,REN Xi-xi

(Chinese Department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

Abstract: In Dunhuang scripts, there are many titles of Sutra fragment which haven’t yet been properly denominated. Thus, this article tries to check the contents and titles of 5 fragment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Key Words:Dunhuang Sutra;deno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