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兰迪·鲍许:心若在,梦就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开始评论《最后的演讲》这个突兀的书名前,介绍下兰迪・鲍许这个中文世界并不熟悉的名字十分必要。兰迪・鲍许,出生于较为富有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教授。2007年,在他47岁,三个儿女还不到10岁时,被医生诊断出患了胰腺癌,只剩不到一年的生命。兰迪一方面为妻子和儿女今后的生活作安排,一方面他也得积极面对个人局限,怎样好好利用这几个月,把自己的想法经验传播出去?
兰迪・鲍许决定参加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最后的演讲”计划,作了《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这个名副其实的“最后的演讲”。演讲视频在网络传开之后据说点击量高达千万,轰动一时。兰迪-鲍许被A BC新闻网评为年度新闻人物。2008年7月25日,兰迪・鲍许去世,《时代》杂志将他评为年度100大影响力人物。
“最后的演讲”后,兰迪・鲍许带着一家人离开匹兹堡,搬到弗吉尼亚,因为那里离他妻子的娘家更近,妻子在这里能得到更多情感上的支持。癌症没有改变兰迪的性情,他仍然开朗、乐观、幽默,喜欢拿癌症开玩笑。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妻子和孩子。每天,他都在小区内骑自行车1个小时锻炼身体,只有这1个小时他不能与孩子在一起,他就一边骑车一边与《华尔街日报》的杰弗里・让罗斯通电话,谈他的讲座、生活,梦想和家庭,由杰弗里整理成文。53个小时的交谈后,他们出了一本书,就叫《最后的演讲》。鲍许称,他希望把一生中要讲给三个孩子的话,放在漂流瓶里,然后等着与他们相遇。确实,这本正文不足10万字的小书,谈的基本是实现梦想,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的扩展版。
“梦想”这个词汇,在兰迪鲍许短暂的生命中是最重的部分。兰迪・鲍许儿时的梦想,包括体验无重力状态,跟儿时偶像《星空奇遇记》的柯克舰长合照,成为全美橄榄球运动员等,在他成年后都实现了口其中一个梦想,是希望成为迪斯尼梦幻工程师,于是,他寄了一封应征信到迪斯尼公司,但是遭到拒绝。后来他打听到迪斯尼梦想工程公司正在进行一项虚拟实景计划,他主动致电争取参与获得合作机会,当上了梦想工程师。他以砖墙比喻为障碍,用以考验人对达成个人目标的决心:“砖墙的出现,是为了阻挡那些其实没有那么想要这件东西的人。砖墙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排除那些人。”
兰迪・鲍许知足常乐、坚韧不懈的追求,很像一个我们多见的富于个人主义魅力的美国梦。鲍许本人实现了这个极富中产情调的美国梦,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人心浮动的背景下,鲍许的出现及其布道,恰如雪中送炭,让一部分对经济前景及个人前景充满灰暗的美国人,再次点亮了希望。一个即将死亡的人,犹且乐观通达,对于普通人来说,经济危机固然让人失落,但总比直面死亡来得轻松得多。
读书和看一段精彩的视频,终究是两回事。预先已经看过兰迪・鲍许的《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演讲视频的读者,再来读这本《最后的演讲》,―可能会若有所失。在讲台上,鲍许年轻,健康、激情四射,幽默得让人心酸。他看上去不可征服。台上台下的笑声和泪水,就像真实版本的《死亡诗社》,这是他与世界说再见的方式。而书中的鲍许则多了一些布道者习惯性的罗嗦教诲与大段大段的“箴言”。没关系,兰迪・鲍许自己也准备好了应对之策,“我喜欢一些陈词滥调。不管怎么说,有好多我都喜欢。我非常欣赏一些老掉牙的说法,我认为,这些陈词滥调之所以被重复使用,是因为它们通常是有道理的”。
读完《最后的演讲》,我想起“心若在,梦就在”这句老掉牙的歌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若这本书确属“陈词滥调”,也不妨将之看成是将死之人兰迪・鲍许的“有益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