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先生们,那些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先生们,那些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硬朗清瘦的身板,从容淡静的举止,咬文嚼字的谈吐,头上常年扣着一顶瓜壳帽,身着一袭蓝中发白的粗布长衫,手上握着一柄竹制拐杖;直到壮年,直到暮年,总是永远不变的穿着,永远不变的举止。他是我记忆中最早的先生的模样。乡亲们都称他“夫子”,我奶奶让我称呼人家“先生”。

后来品读《叶圣陶评传》,叶老谈到了早年间先生的打扮形象,恰与我记忆中的先生模样吻合,心中便悠然多了一份温暖。自此,我对老师的称谓私下里便改做“先生”。长大后,我为数不多的几次给老师写信,信封上便署“先生”了。

真正开始受教于老师,便是幼儿园的刘先生了。小孩子们刚入学,擦鼻子,洗手脸,先生包了;擦屁股,系腰带,先生做了。丢沙包,找朋友,唱儿歌,蹦牛犊等游戏活动总是翻新出奇,因此孩子们总是提早入学,弄得先生早饭都吃不好;下午放学,孩子们也总是留恋磨蹭着不愿回家。

多年之后,刘先生随丈夫到外地工作,据说对新岗位一直不适应,后又几经周折回到幼儿教育岗位。刘先生与丈夫两地分居,生活有一些尴尬。又是多年之后,幼教老师整顿考试,我意外地做了先生的监考老师。望着先生执著的眼神,我有些感慨与心酸,给先生递了一张小纸条。这是我半生以来唯一的一次舞弊渎职。

“圣之时者也。”圣明之人是清醒地顺应时代潮流的。这种价值判断一般是正确的。可有一种先生,他是背时的。习惯说“十年”是文化浩劫,文化沙漠;但在那个沙漠之中,我们却幸运地饱吮了一股甘甜的清泉。那位教授语文的苏先生,便让我们享受着清泉般的滋养。开门办学,勤俭劳动,是大势所趋;但在劳动中观察与作文,却是先生的发明与强项。红日偏西,割草收工,整队待发,先生命令:“现在宣布两项任务:第一是比赛爬山;第二是秘密,暂不宣布。”孩子们,“轰”“嗖”如撒腿兔子般冲上山顶。先生“漏题”,第二项是观察作文。晚霞染红半边天,炊烟飘起袅袅然。观察兴奋,内容丰富,却难于下笔与衔接。先生出招:“你正在欣赏东边的果园,‘突突突’,一阵拖拉机声把你的视野拽向了北部的村庄。”孩子们大彻大悟:“这就是过渡啊!”

黑板上出现了一座活灵活现的大山,山下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山脚有一位倔犟的老头正在“吭吭哧哧”地挖山,这是苏先生正在讲授《愚公移山》给我们创设的情景。那样的课堂,一双双滴溜溜圆的眼珠子被牢牢地钉在了黑板上。

快乐与幸福总是不期而遇地摆在孩子们的面前,只是需要你去用心捡拾与品味。

宽额,方脸,油黑厚厚的乌发,粗壮浓密的络腮胡子,点缀一副黑色宽边的眼镜,构成了一尊魁梧、威严、神秘的塑像。这就是我们高中教授化学的孟先生了。他把知识传授得一清二白,深入浅出,当不必说;单说先生的“化学书法课”,一节楷书板书,一节隶书板书,又一节行草板书,孩子们呆了,痴了,用“五体投地”来形容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先生的绝招,他的魔幻乒乓让你目瞪口呆;他的单双杠、高低杠翻飞,让你惊心动魄;他的中距离篮板球,大有百步穿杨之势。

孟先生不再只是孩子们的老师,他是偶像,是孩子们后来集会时永远掰扯不清、念叨不断的话题。

再后来,我又遇到了严厉勤勉的教授数学的杨先生,作业要天天交,一天一批改,无一学生胆敢不交;身材笔挺为人儒雅的周先生,总是侃侃而谈,游刃有余;温和可亲、永远乐呵呵笑眯眯的李先生,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历史总是曲曲折折地前进着,絮絮叨叨地诉说着。时下,那些有个性、有魅力的先生,好像越来越少了;代之而起,更多的是匠师、职业岗位、技巧训练的高手。

因此,我便愈加怀念着先生们那些永远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