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的美与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的美与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巴尔塔萨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神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神学三部曲”以真、善、美三个基本范畴为中心。巴尔塔萨思想的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他以 “美”作为其神学论证的开端,并将 “真”在先、“善”次之、“美”最后的传统顺序颠倒过来,以 “美”、“善”、“真”的顺序展开其思想架构。本文试以美与善为代表,来简析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

关键词:神学美学 美 善

巴尔塔萨的 “神学美学”在根本上描述的是一种展现与感知的关系,既指人对上帝启示的形式之美的感知,又指上帝的荣耀本身的极具吸引力的自我展现。神学三部曲成为巴尔塔萨最重要、最体统的作品,第一部是神的显现――美(Pulchrum),第二部是神的行为――善(Bonum),第三部是神的逻辑――真(Verum)。巴尔塔萨不是沿随西方哲学传统的真善美顺序,而是倒过来从美出发,中心是善,最后达到真。

一、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的

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不是讨论哲学的美,而是歌唱天主的爱。现世的、感性的美,只有当神圣的真和至高的善显现其中时,才能成为神学意义上的美。爱是圣经(《新约》)最大的信仰诫命,所以才成为基督教神学最核心的主题。从爱的层面这个意义上讲,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也可称作是爱的美学或爱的神学。基督教爱的类型学总是以圣爱与欲爱两极结构为其轴心的,在圣爱与欲爱的关系问题上,巴尔塔萨充分吸收并批判了神学传统中的二元论观念,在明辨二者差异性的同时,亦凸显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从而规避了那种为高扬圣爱而贬抑欲爱的神学观念。在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爱的启示之美,既是圣爱之美,亦是欲爱之美。

巴尔塔萨承继托马斯传统,认为美是 “形式”( species) 与 “光”( lumen) 的结合,描绘美的语言是围绕着 “形式”和 “形象” ( Gebild) 的奥秘展开的。因为 “美”来自于 “形式”,“光耀”来自于 “绚美”,故美总是形式之美和形象之美。美的形式之所以美,乃是由于从其内部所放射出来的巨大的光辉,它使形象有光亮,变得美丽、充满荣光。巴尔塔萨在对真和善做出阐释之后,他有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巴尔塔萨认为真为存在之根基的显现确立了定向,但只是提供了种形式的关系,只规定了根基与自在图像之间的形式相符,没有提供实质性的价值,善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真与善是互相寓居于彼此之中的。对真和善做如此说明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把握美的本质:美就是真和善的自为的纯粹光照。美不过是出于一切被奠定者的根基之无根基性的直接显露。确言之,根基因其特殊的品质而表现为自身奠基的无根基性。因此,美的无利害性自然也就建立在这种无根基的显现之中。

巴尔塔萨从神学的立场出发对美进行了重新定义,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美不是独立于真与善,而是与真与善不可分,因为上帝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巴尔塔萨神学美学中的善

“真按其基本意义,在迄今为止所有的分析中,一再显现为在之吐露。在于吐露中所经历到的开起并非无关系的‘自在开启’,而是‘为……开启’,是包括某种呈予的意义在内的可通达性。这种呈予为谁,暂时还没说出来;但是已经证明,这种展开所涉及到的主题明显直接既是我,也是你;因此,真对于吐露之物而言是内在的,同时又包含着对其他真的可认识性之超验关系。吐露以自行展示的在之运动为前提,因此也就是这种运动当下的、无法替换的结果,因为这涉及到如此在具有的性质。在这一运动中可以区分为:1.自行展示的,即在之根基;2.吐露的,即显现;3.作为根基向显现运动的展开本身。要探明善,出了描述根基与显现之间的运动关系,别无它途。“在这一运动中,在吐露其内在的蕴含,而且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内涵丰富的在。它敞开自己的深度,而且通过自己的敞开成为一种真正的深度。在这一吐露中,又可以重新区分为:1.与在之根基相适应传达者;2.与作为显现的在相符的被传达者;3.与从根基到显现之运动相符的传达本身。……人们无法看清,一个也许未被传达之在者能从何处对价值提出诉求。相反的地,一个在者也许是某种漠然者(Indifferentes)。这种漠然者也会以不在为善。”因此,善的概念便在与所在的同意中达成:即无嫉妒地吐露着的在与其所欲求的在之统一,也就是根基与显现之完全相契,这就是自我吐露着的在之完美的被吐露之在。

简言之,美关涉人与神圣存在在感觉上的观照关系,真关涉有限世界的构造的真与圣神的真之理性关系,善则关涉有限世界的自由与无限的圣神自由的行为关系。

三、结语

巴尔塔萨认为,美,或确言之,它在基督的荣耀中的美丽显现,是被天主教信仰、生命和思想所忽略的方面。巴尔塔萨的三部曲表明,“真、善、美乃是之极为超验的本质,它们只能在相互交织中才得被把握。真、善、美在其同契性中为在之永不枯竭的深度和永不满溢的丰盈提供证明。它们最终表明,万事万物之所以得以理解,昭然若揭,只是因为万事万物都植根于个终极奥秘。这一奥秘之所以是奥秘,并非由于它缺乏明亮,恰恰相反,是由于它拥有太多的光。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的意义在于:以对荣耀和美的概念的阐明,来重新恢复在神学思想中久已失落的审美之维。

参考文献:

[1]刘光耀 杨慧林,《神学美学(第一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2

[2]刘光耀 杨慧林,《神学美学(第四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3

[3](瑞士)巴尔塔萨著,刘小枫选编,曹卫东,刁承俊译,《神学美学导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

作者简介:

王开荻,(1989―),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2012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