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孟子的人格修养论与学生人格养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孟子的人格修养论与学生人格养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孟子的人修养思想,受到了孔子、子思的人格修养思想的影响,建立在其性善论观点的基础之上,重点阐述了其人格修养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格修养的主要途径以及对现当代的启示等方面的内容。孟子人格修养思想对当今的道德实践及当代中学生人格养成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深入分析其内涵,取其精华并使之与当今社会之现实相结合,以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人格修养 中学生

1 孟子人格修养思想理论基础

1.1 “性善论”——人性论的基础。孟子所说的向善的本性,是人生来所固有的。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即人的向善性是由人固有的“善端”——“仁”、“义”、“礼”、“智”决定的,人们的善行是心中潜在的善心所驱使的。

1.2 “人皆可以为尧舜”——教化论的基础。孝悌出自每一个人最原始、最自然的情感。如果不孝不悌,我们就无法关怀别人、服务社会,也就无法谈及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种观点是合乎教育原则的,在人格修养与生活规范方面,不能光靠高深的理论,实践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通过教育和引导去习得人格修养的美好追求,这就是孟子提出的人格修养思想的教化论基础。

2 人格修养的主要途径

孟子关于人格修养所指出的主要途径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即自我修养和外界教化,而人格修养最主要的是一种自求自得,所以自我修养是主要途径,外界教化只是促成人格修养的辅助途径,而这种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1 以自我修养为主。在孟子看来,自我修养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善,使得提升道德境界成为一种内在于心的要求和外在于行的实践。就自我修养的方法来说,孟子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条目。

2.2 以外界教化为辅。孟子认为,“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再顽强的生物,完全不加呵护的话,也会失去生机。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天赋,不经过教育和引导,也不可能成才。自我修养是一种对自己的教育,但外界对其进行教育与感化也是不无必要的。潜移默化是孟子多次提及的对人格修养能够起到很好效果的外界教化方法。

3 孟子人格修养思想与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当代中学生在人格养成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尺度,有着极强的个性,这使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90后的学生更习惯了寂寞孤独的生活,过分溺爱和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张扬个性,缺少容忍、谦让与合作的品质。因此,要树立学生培养良好品德的意识。

3.1 清心养善,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要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在诱惑和信念之间如何进行抉择,需要对个体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要敢于承受人生可能遭遇到的挫折,坚定学生的性格,增长其才干。在经历这些挫折之后,一个人才能培养起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这样的人才配以担当重大的责任,完成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无论境遇如何,中学生都不能放弃对人格修养的追求,而应该沉下心境,努力不懈地存善心、养善行,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素养。

3.2 德泽育人,培养强烈的使命意识。首先,必须让中学生要时刻保持着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不能坐井观天地认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将不会遇到任何阻碍,要能够预见到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的全面素质,为以后建设强大祖国做好准备。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开展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中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激发他们心中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在扮演社会角色的时候能够自觉担负起自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最后,要鼓励中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是巩固理论的最好方式,实践才能出真知,所以应该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并切实担负起自己应尽之责。

总之,人格修养不是内容单一的道德条款,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体系性思想;人格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结果,而是一个通过不懈努力才可达成的美善境界。孟子人格修养思想意蕴颇丰,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其优秀的思想内涵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实践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孟子集注[M].山东:齐鲁书社,1992.4

2 杨伯峻.孟子译注(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1

3 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5

4 傅佩荣.与青少年谈孟子[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9

5 刘墨.生命的理想——原始儒家眼中的中国人格[M].江苏:江苏教 育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