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在农村语文实践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在农村语文实践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48-02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本身就是反映一个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文的关注和情怀,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或者说是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在文章中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恣肆,时而言简意赅,时而洋洋洒洒,在思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现实情况是太多的学生“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所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并不断运用语文的过程。

那么中学语文实践活动应从哪几个方向开展,如何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 走进自然,陶冶情操,激感

农村较城市而言有着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广大学生都可在节假日、礼拜天的时间里近距离地接触到鲜活的大自然。听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赏花开花落,看草长莺飞,品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察鸟兽鱼虫。正所谓“有感而发”,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教师在此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做细心的观察,对取得的素材做一个细细地梳理。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自由文”。所谓自由,就是打开思路,开动脑筋,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任其驰骋,随意翱翔。所谓“自由”,就是多渠道、多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写作的动机,使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提起笔来,如泉涌瀑泻,自然抒怀。

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 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其实就是诱发学生“我要写”的愿望。

2 走进社会,融入生活,发现善恶

我们不仅仅是“自然人”,我们更是“社会人”,谁都不能将自己孤立于这个社会之外。教师在此实践活动中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2.1 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师应将语文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当地工厂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做一次调查研究,写一篇简短的家乡环境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或组织一次家乡环境报告会,或组织一次对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辩论会。也可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历史名人,写一篇游记、或调查报告。还可组织学生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当前大事,一周后组织一次新闻会,这样适时地将课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情感,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思想基础,从而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心。

2.2 联系实际用语文。如:纠正街道两旁广告牌、宣传标语中文字书写方面的错误,为使用汉字的规范化尽各自的微薄之力。又如:组建采风团,收集当地的民谣,谚语,诗歌,在此期间教师应多加指导。也可围绕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人物访谈、乡土纪事。深入生活,认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进行汇报活动和资料汇总。

在汇总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将有关内容编成快板、诗歌、相声和小品,彰显学生个性,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利用校本,依托家庭,扩大阅读

学校的校本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团队组织、各种功能室,如图书室、语音室、电脑室、各种隐性资源,如校园文化环境等等。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形式多样,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即动口、动手、动脑。语文教师就应去开发,去利用,在语文实践中全面发展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我们学校提倡平时上课前五分钟演讲,在作文课上口头评讲作文,晚上回到家里写日记、写随笔等,这就大大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周五各班定期召开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这样的活动都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和敏锐性;成语接龙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系能力,培养积累成语的习惯;每学期举行读书比赛,征文比赛,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成果。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大演示,晒一晒学生们各自的阅读收获,互相学习,各得所益。平时多办几期手抄报,多演几个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更能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再说家庭,家是教育的第一教室,家是社会的缩影,家是联系学校、社会的纽带,选择设计好语文实践活动,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效果更为直接。如将家中优秀的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拿到学校,同学间共享,同样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交流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从而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再如采取多种形式沟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不理解。利用周日给父母放假,让孩子扮演家长的角色,理解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又如,给父母过生日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对自己的爱,懂得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让孩子们给家长写信,抒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我们责任很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特点,结合当地学校、自然、社会和家庭实际,将课本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开通多种渠道,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