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系融合自由之王阳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系融合自由之王阳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体系和自由融合的角度分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本文认为“心即理”主要成就在“立言”本文认为这个理主要是指一种抽象的原则。即每个人心中有理,本性如此。“理”本来自由,即每个人按照心中的理,尽性而为就是自由。“致良知”主要成就是“立德”,每个人都有良知,只是在体系中迷失而已。所以每个人应该立志改过,学做好人。“知行合一”主要是指实践,在实践中“立功”,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做出一番事业。总之,本文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即能修养心灵又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学问,是体系与自由融合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体系 自由 融合 王阳明 心学

一.简介王阳明心学及体系与自由

中国文学史上,明朝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是非常有名的。他是浙江余姚人,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王阳明先生创立了心学,成就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的伟业。[1]他的心学主要观点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本文认为“心即理”主要是指“立言”。本文认为这个理主要是指一种抽象的原则。即每个人心中有理,本性如此。理本来自由,每个人按照心中的理,尽性而为就是自由。“致良知”主要指“立德”,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在体系中迷失而已。所以人人皆应该立志改过,学做好人。“知行合一”主要是指”立功”,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在社会中做出贡献,通过自己的实践,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王阳明先生11岁那年随其祖父竹轩翁北上,写的一首诗,仔细品味,就能读出辩证的哲学味,其非凡的诗才与洞察力在儿时就已经显露。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2]

从哲学角度分析,这首诗歌说明了人的认识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就是本文要讲的体系。本文认为体系是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的集合。从物质世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想都是一个个的体系。体系是分层次的,有条件的,而自由是相对于体系而言的状态,具有超越性。自由突破时空的限制,让人类从必然王国中走向自由王国是人类世界的最高追求。所以一个国家和社会首要是给老百姓一个安全的、有尊严生活的环境!自由、平等是一个正常社会的首要价值观。让每个人都能幸福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二.“心即理”与自由

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发现了一个秘密,这就是“心即理”。这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就是直觉的体悟,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特殊实践活动。王阳明先生顿悟: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王阳明先生认定:“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3]这为我们的心灵确立一个可靠的依止之境,也即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

“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4]尽性就是自由。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应该尽性而为,这就是天理,这就是自由。每个人应该自信乐观地生活,活出人性而不是兽性,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学会感恩和知足,内心就会得到大自由。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有许多怕,怕丢面子、怕失业、怕生病、怕死等等。 我们有许多想,想升官,想发财,想美人等等。这些都不是我们本性的真正需要的。人生在世无非就是怕失去,或者想要的更多。所以放下和无畏是我们得自由自在的法宝。我们本性最需要的是自由。正如先生有诗曰:“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5]阳明先生晚年说过:我这一生,也就养得个“狂者胸次”。这种狂就是一种无畏与洒脱,一种发之内心的自信与快乐。

三.“致良知”与体系

王阳明先生认为:“致良知”就是发显、光大“本心之良知”,使被蒙蔽的良知显现出来。只要我们肯学习,人人“亦可为圣人”。 [6]有王阳明先生的诗为证: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累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缘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嗅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7]

所以说人的良知是本能的 、活活泼泼的,只有通过具体做出符合良知的事情,才能体现你的良知。所以知道了道理就要去做,而不是把良知挂在嘴边,而实际上做许多违背良知的事情。"致良知”实在不只是一种理论,而更是一种实践,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

例如:王阳明先生有诗道:

又重游开先寺题壁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8]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这一句,反映了阳明先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没有任性的辞官。这是王阳明先生勇于承担养家责任的表现,也就是他“致良知”’的表现。

四.“知行合一”即自由与体系的融合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来源于儒家思想,但是又大大发展了儒家的思想。他坚持做一番事业,积极入世,为国为民的情怀总是让人十分感动。正如《论语》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王阳明先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实践,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为官和教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圣人。

本文认为“知行合一” 即自由与体系的融合。“知行合一”的高妙之处在于把人的主观世界跟客观行为结合在一起,坚持事上磨炼和实践的原则。这使他的心学思想能够很好的用来指导实践,永远是充满活力的。他无论是写诗作文,还是治理地方、带兵打仗都是用此来指导行动的。结果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看来做好这些事情的的源泉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一致。到了晚年王阳明先生将心学宗旨归结为“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9]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四句教。人的本性是无善无恶,自由自在的,但是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长,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在体系的作用下这种意识包含了善念和恶念。但是每人本来就存在的良知,让人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每个人在行动中,克服自己的恶念、贪欲而做好事就是格物,就是知行合一。所以说他的心学是自由的,进取的、行动的。中国和近代的日本许多历史人物都很崇拜他,用他的心学思想为指导,做出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例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如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等皆为阳明先生信徒,他们主张:立志、立行、自尊、无畏,追求立大志,成大功,形成令人震撼的日本力行精神,使日本很快成为一个东方强国。[10]这对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重大启示。所以说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即能修养心灵又能积极实践实现人生的价值的学问,是体系与自由融合的一个典型。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1页

[2]华建新.《王阳明诗歌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6页

[3]刘荣茂.良知与自由.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月

[4]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的心学 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

[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是2011年10月12日.227页

[6][7]华建新.《王阳明诗歌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56页87页

[8][9][10]王觉仁.《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8页,25页,137页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