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众文化中精神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变态心理学有三个重要范畴:自恋、人格分裂和同性恋或双性恋。本文关注的是,大众文化领域对变态心理的精神分析。
关键词:
大众文化;变态心理;精神分析
大众文化传播中的精神分析,就是要把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结合起来。这也教给大家一个研究的方法,以后不仅要把理论学好,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的个案中来,这才是一种学术的思路。
一、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的活动和情感的活动以及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也是研究和提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变态心理学有很多的范畴,我们将聚焦以下三点:第一是自恋;第二是人格分裂;第三是同性恋或是双性恋。我们就是要看在这三种领域,精神分析是怎么运用的,精神分析在分析变态心理学的时候是怎么在文化传播这个领域里面具体运用的。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何谓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谁发明的呢?是一个奥地利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立的,他就是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是一个犹太人,近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就是三个犹太人,第一个是卡尔•马克思对于政治、社会领域的影响;第二个是爱因斯坦对于科学领域的影响;第三个就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和心理分析领域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
第一是精神层次的理论。弗洛伊德说:在我之前,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无非只是研究了意识。但是人的精神结构里边,意识仅仅只占到了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是无意识,或者说是潜意识。就有人质问弗洛伊德,那么为什么之前人们没有研究潜意识呢?弗洛伊德回答说:能被人们意识到的意识是你们通常所认为的意识。那么潜意识是什么呢?就是不能被意识到的意识,弗洛伊德回答。那你又是怎么意识到的呢?弗洛伊德回答说:潜意识并不是要让人意识到的,它是自然流露的。那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有哪些途径呢?弗洛伊德告诉他们:比如人睡觉的时候做梦,即梦境,就是潜意识自然流露的途径之一。又有人问:那么以前怎么没有人注意到你所谓的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说:那是因为以前人们认为只有意识是理性、清晰和可靠的,而潜意识是不理性、不清晰和不可靠的,比如人们认为只有在清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说出的话才是可靠地,而人在不清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说出的话是不可靠的。弗洛伊德解释道:其实人们在梦境中说的话、做的事也可能是可靠的。比如有天晚上一对夫妻睡在一起,结果老公做梦,痛哭流涕,说小丽啊,千万别离开我。而妻子并不叫做小丽。有人说梦境是荒诞不经的,是不可靠的,只有现实才是理性和清晰的。但现在我问你,那个说梦话的老公第二天在清醒的状态下对自己的妻子说自己是多么爱她,你觉得他在梦里和现实中说的话那个才是可靠的?所以谁说梦境是荒诞的呢?谁说梦境是虚假的呢?人们觉得弗洛伊德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请教他:还有哪些途径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呢?弗洛伊德说:很简单啊,白日梦或者说是神游状态以及醉酒状态都是潜意识自然流露的途径。那么人在清醒状态下说的话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不一定!比如说我现在是清醒的,那我现在说的话是不是都是真实的呢?那不一定,也许我现在说的话是在忽悠人呢?以上几个潜意识自然流露的途径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处于非理性的疯癫状态。还有一个途径也是一样,那就是处于热恋状态。当你处于热恋状态的时候,你会很疯癫。当你暗恋了很久的女生终于答应你了,我相信你会进入疯癫状态,也就是说你的潜意识跟外在客观的事件没多大关系。
第二是人格结构的理论。与意识结构相对应的就是人格结构,与潜意识相对应的就是人的本我,与意识相对的就是超我,与前意识相对的是自我。弗洛伊德打了个比方: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意识就是浮出海面的那一部分冰山,潜意识就是海面以下的那部分冰山,那么前意识是什么呢?就是冰山和海平面交界的那个平面,或者说是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一种平衡态,即自我。那么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本我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说白了,就是“我”的欲望;超我就是人格结构中的理想部分,就是社会伦理道德对“我”的塑造,就是按照道德原则来行事;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斗争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是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就拿我自己来打比方,在我的人格结构中就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个我。作为一个男人,本我的我好色,假如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很漂亮的女生,我在内心深处是很想上去调戏别人的,因为本我的我是按照快乐原则来行事的。但是我不可能真的冲上去调戏别人,为什么呢?因为此时,超我的我马上会告诉本我的我:不可以!首先你是人民教师,你可是道德的楷模啊!其次你还是孩子他爹呢!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必须要负起责任来啊!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于是本我的我就被超我的我所约束了,达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这种唯乐原则从一开始就是收效甚微、甚至十分危险的原则。在自我的自我保存本能的影响下,唯实原则取代了唯乐原则。”1这个平衡才是一个正常态的我,就是自我的我。自我就是一个既符合人性需求,又符合道德要求的我。如果本我和超我之间不平衡,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本我超越了超我,那就是西门庆了;如果超我压到了本我,那就是唐僧了。达到了平衡就是正常态,达不到平衡就是变态,变态就是这么来的!变态心理就很有可能造成悲剧。那该怎样调整这种不平衡呢?一种是需要宣泄,另一种则是需要补偿。
三、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三种变态心理
我们将用以上理论分析三种变态心理:
第一种是自恋。在古希腊时代有一对夫妇,妻子即将生产,此时来了一位先知,告诉这对夫妇,他们的孩子出生后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帅最美的人,夫妇一听,高兴地不得了,结果先知又说,他们的孩子会在十六岁的时候死去。夫妇赶忙请教先知怎样才能避免,先知告诉夫妇,以后千万不能让你们的孩子看到自己长什么样!后来夫妇便移居到森林深处,远离人世。孩子出生后取名为那喀索斯,等到他成年后,简直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青年。然而就在那喀索斯二十岁生日的那天,他忽然想去看看未知的世界,于是他就一个人走进了森林更深处,一路上,所有的仙女以及精灵都惊叹他的帅气,纷纷发出赞叹。那喀索斯自傲了起来,对所有人的赞美都不屑一顾。忽然从森林深处传出一个非常动听的声音:那喀索斯,你好帅。其实这是回音女神的声音。那喀索斯被这声音所吸引,逐渐走出了森林,来到了一个绝美的湖边。他不经意间垂头一看,立刻被水中自己的形象所吸引,那喀索斯伸出手想去触摸,却永远也得不到,最后忧郁而死,化作水仙花。那喀索斯所惊叹的那个帅哥是就是他自己,但是他不知道那是他自己,因为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见过自己长什么样。孩子在某个神秘的时候开始建立自我意识,这个时候给他照镜子,他才知道镜子里的人是自己。“也许这种自恋乃是普遍的原始现象,有了这个现象,然后才有对客体的爱。但自恋的现象却也不必因此而消失。”2
第二种是人格分裂。人格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最后只有一个我,那就是平衡态的自我;如果不平衡态,那就是变态,就会有多个我,就像双重人格,例如日本电影《东京少年》,大家可以看到,主角的一面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清纯的女孩,而另一面是一位帅气的男孩。看上去这似乎是一对恋人,其实这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是两种人格。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物形象仅仅是衣服颜色不一样,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另一个例子是电影《指环王》中的一个怪物,叫咕噜。他在变成怪物之前是一个人,但是他受到了魔戒的蛊惑,想要长生不老,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不人不鬼的样子。但是在他的人格中有两个我。有一个经典片段,咕噜和护戒使者一起在一个山洞中,护戒使者睡着了,咕噜对着水中的倒影讲话,水中的倒影凶神恶煞的说:主人是个骗子,去把他杀了,把宝贝抢回来。而水面上的咕噜非常的善良:不可以,主人对我那么好,我怎么能杀他!其实这就是同一个咕噜的两个人格,并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分裂,并且产生了对立。同样的情节也出现在《大话西游》中,女主角紫霞白天很温柔,而到了晚上就完全变了一种个性,名字也变成了青霞,其实这也是同一个人。她是佛祖座前日月神灯里的灯芯,一根灯芯,但是有两股,这就是双重人格。还有更复杂的多重人格,例如《致命ID》。当你看到结尾的时候,你才会发现,里面的五个角色其实就是同一个人。电影海报效果相当好,五根手指代表五个不同的人,却在同一个手掌上。
第三种是同性恋或双性恋。这样的大众文化作品有许多,例如张国荣《春光乍泄》,讲述的就是一对男同性恋的故事,类似的还有在东南亚地区流传很广的泰国电影《暹罗之恋》。第三部作品是电影《游园惊梦》,这个名字取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男同性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原因如下:一个男童在奥狄帕司情结的意义上一直不寻常地、长期强烈地固恋着他的母亲。但是最后在青春期结束时,他开始用另外一个性的对象来代替他的母亲,于是使事情发生了一个突然的转变。”3精神分析研究的就是梦,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红楼梦》也是梦,人生如梦,要学会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去研究流行的文化。
注释: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6.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97:334.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16.
作者:徐勇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