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王希灿,男,湖南省涟源市人,在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工作,中教一级职称,本科,计算机专业。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是教改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对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文本通过典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任务设计; 学习兴趣
引言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然而很多计算机任课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仍采用传统的讲解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重视知识共性的灌输,忽略了作为“主体地位”学生能力个性的培养,知识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单向传输,使得学生失去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合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参与具体给定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来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描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课堂任务的设计师,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指导者、辅助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内容,由教师对新知识建构和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巧妙设置任务,把知识、理论性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与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开拓创新,于是他们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2.1 以“给定任务”为牵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强,强调动手、设计能力。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大量的时间用于基本概念的讲授和理论的理解。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通过制定可行的任务案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将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蕴涵在“任务”中,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亲自上机设计、调试、运行,最后成功完成“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2.2 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围绕着教师给出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网络寻求帮助,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进行设计、调试和运行等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一般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意见交流”、“互帮互助”等形式,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见解,学会聆听他人意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2.3 以“开放任务”为目标,培养计算机开发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系统开发能力,教师通过给出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开放性“任务”,明确目标和要求,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设计开发出有创新实用的系统,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3.1 任务的设计:任务的设计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报纸、期刊等媒体收集资料,由师生共同讨论或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任务应符合每个人的兴趣和个性需要,学生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去探究和学习。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趣味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可行性。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实际意义,不是生造的,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经验。一个好的任务应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激情,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任务不能太琐碎,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包含一个相对完整的解决问题的任务,便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训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任务的大小、完成时间以及难易程度等因素,重点、难点恰当安排,,任务规模宜小,是可行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任务。
3.2 任务在计算机教学应用的实施步骤
3.2.1 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在上课的第一阶段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计算机专业课的任务情境的创设,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在创造出的环境中去展示任务,让学生在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这一过程决定着学生是否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任务。
3.2.2 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这一过程比较灵活,可由教师对教学任务给予讲评。比如,教师演示自己的作品给学生以示范,告诉学生对这一任务在知识点、表现手法、创新性等方面的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比如制作一副多媒体作品有哪些步骤?每个步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需要哪方面的素材?这些素材到什么地方去获取?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来,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主动提出,但要采取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当然,对一些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发现和提出。也可由学生独立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2.3 理清思路、提示重点、制定方案:当教师把任务呈现给在学生后,如何顺利、正确地完成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教师需要做的是不要急于讲解,也不能急于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解决问题的的思路和计划。对于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分析、举出例子、并做出适当的示范;如果情境的创设利用了作品样例的赏析,那么作品样例又可以供学生参考,这样便于启发思路、抓住要领、少走弯路,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完成任务的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动手操作和解决任务。
3.2.4 自主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阶段,学生将投入最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设计、开发、解决各自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少量以前学生设计过的作品供他们观摩,但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简单模仿、重复创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解决任务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做适当的个别指导或共同问题的集中“解答”,但要注意好分寸,要引而不发、点到为止,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做贸然的帮助和过多的干扰。这个阶段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容易冒“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鼓励学生与周边或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合作。还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按照评价标准作自我评价并做出改进。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布置拓展任务以进一步提高。
3.2.5 检查结果、作品展示、总结提升:检查完成任务的情况,看是否符合要求,并做相关的记录,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做出中肯的评价和表扬,对一些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有独创性的地方给予赞美,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学会评价的能力,以评价促发展、促提高。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成果,完成自己的任务。
3.3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 任务驱动法虽然有很多优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对于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如office系列软件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对于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则不宜采用。
3.3.2 适当“留白”。所谓“留白”,就是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3.3 给予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积极动手操作,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完成任务后,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先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创造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法”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
4 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一个明确的任务作为目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欲的教学形式。简言之,计算机专业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计算机操作技能及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目的。
参考文献
[1] 史晓央.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中等职业教育,2011(14)
[2] 周文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3] 龚兴鼎, 刍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商情,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