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流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镇痛136例临床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流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镇痛136例临床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基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计生指导站的妊娠6~10周以内人工流产手术136例随机分两组,一组使用2%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加宫腔内注射麻醉,一组按常规行手术,观察疼痛、出血和宫颈松弛情况。结果:宫颈松弛程度总有效率,观察组8750%,对照组1923%。术中疼痛总有效率,观察组8846%,对照组14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加宫腔内注射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人流综合反应效果满意,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的使用。

关键词子宫颈利多卡因人工流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57

人工流产术是妇产科简单而常规终止早孕的治疗方法,但常因扩张宫颈口、负压吸引、官控的操作刺激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绞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并影响手术效果。我县计生指导站应用利多卡因行宫颈旁阻滞麻醉加宫腔内注射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在县计生指导站门诊中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手术禁忌证的初孕妇136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8例。两组孕妇年龄、孕龄、体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观察组术前常规测体温、脉搏、血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化验、白带常规、妇科检查均正常。受术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铺巾,再次妇检后阴道窥器暴露宫颈,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用碘伏消毒宫颈和穹隆部,于宫颈旁侧4点及10点处,以7号针头进针1cm,回抽无血后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2ml,用小导尿管经宫颈插入宫腔深4~5cm,注入2%利多卡因3ml,停留2~3分钟后,取出尿管施术。对照组按常规消毒后进行人流术。以上均由专业有经验人员操作,吸宫负压保持450~500mmHg,术中进行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记录术中出血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表现。

观察内容:观察两组孕妇宫颈松弛程度、术中疼痛、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⑴宫颈松弛程度判定:①显效:≥6号扩宫器能通过;②有效:≥55号扩宫器能顺利通过;③无效:需从5号扩宫器逐步进行。⑵镇痛判断标准:①Ⅰ级显效:孕妇在术中自诉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②Ⅱ级有效:孕妇感轻度疼痛、牵拉感,基本安静;③Ⅲ级无效:孕妇感明显疼痛,不够安静或大声。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宫颈松弛情况及术中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和表2。

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观察组发生1例(147%),对照组发生12例(17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术中出血量对比:观察组出血量≥10ml8例(1176%)。对照组出血量10ml10例(147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缩强弱直接影响术中、术后出血,结果显示,应用利多卡因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增多。

讨论

子宫颈由结缔组织、平滑肌、血管和弹力纤维组成,其感觉神经、压力感受器丰富,子宫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以及感觉神经。扩张宫颈时,疼痛由对宫颈的牵拉、施压引起;吸宫时,疼痛由吸管直接吸住宫壁,造成局部刺激所引起。对一些敏感的受术者,除疼痛外,还可引起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有报道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在传统人工流产术中发生率达109%[1]。所以,手术中应采取减轻受术者痛苦及阻止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措施。

利多卡因属于酰氨类局麻药,具有麻醉作用强,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组织渗透性好,易弥散、对孕妇的主要脏器功能无损害等特点,宫颈注射能浸润扩散至子宫颈肌层,迅速阻断感觉神经末梢,但不能弥散至宫腔,不能减轻吸管负压对子宫壁的刺激。采用子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的同时予以宫腔内注射,从而弥补了单一子宫颈注射的不足。宫腔内注射其通透性好、生效快、弥散面广,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减轻了负压对宫壁的刺激,故止痛效果好,同时有效地防止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宫颈及宫腔联合注射方法操作简单、作用迅速、安全有效、易于掌握,使人工流产术成为一种安全、可靠、无痛、简便的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萍香,梁春燕.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5:305.

2曾静影,谢淑霞.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7(4):210-211.

3王正东,彭璋.局部.高等卫生学校教材《药理学》,1996,2:51.

[ZK)][HT][FL)][HJ]

[C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