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架农技推广之桥 吹改革创新之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架农技推广之桥 吹改革创新之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自2012年农业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以来,国家持续加大资金补助力度,仅2015年,中央下达江西省的项目经费就达1.025亿元,全面覆盖江西省所有农业生产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后,江西省完成了72%的应建乡镇任务。目前,江西省92%以上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完成,管理体制逐渐理顺,工作机制逐步健全,队伍日益强化,条件明显改善,效能迅速提升,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日,本刊记者就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采访了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平先良先生,欢迎关注。

记者:据我了解,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农业部延伸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优秀单位,请平先生介绍一下江西省这方面工作的主要特点。

平先良:江西省在全国首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综合建站”模式,被农业部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六大模式之一。按照“综合建站”模式,江西省在2012年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实现了“四有五化”的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在机构队伍建设上,江西省1410个乡镇综合站,共有10679名农技员,平均每个乡镇7人;在人员素质上,全省基层农技人员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7%,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67%,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10%和16%;在条件建设上,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有业务用房52万平方米,试验示范基地231万亩,电脑4934台,检验、检测设备10958台;在财政保障上,江西省农技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比例由2006年的33.07%提高到2015年的88.4%,江西省财政每年安排6000万元用于农技推广工作;在社会影响上,2010年农业部在江西省召开全国会议,会后来江西省学习的人络绎不绝,2012年江西省在全国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相关媒体(中央七套)介绍了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成就。

记者:目前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状况如何?江西省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平先良:随着改革的深入,基层农技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素质偏低、专业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全国普遍面临基层农技人员“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难题。江西省联合编制、教育、人社等部门采取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的办法,破解基层农技推广后继乏人问题。从2014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在全省招录3000名基层农技员。具体做法是:在政策设计上,将招生工作纳入高招全国统一考试,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在专业设计上,切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切合农民的科技需求,设置农业技术与管理、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农业经济管理、观光农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7个专业;在社会影响上,受到了广大考生的热烈响应,2015年招生432人,有3902名考生报考,考录比为9∶1,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强化队伍建设、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模式可谓全国独树一帜,农业部对江西省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发表专文向全国推广江西省的经验和做法。

记者:推广手段的创新在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江西省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举措呢?

平先良: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农民致富的新需要,江西省大力实施“互联网+”的现代农业行动。一是创新推广路径。提出“123+N”的江西智慧农业建设思路,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向全国推广智慧农业“江西模式”。二是创新推广方式。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采取“互联网+农技推广”的模式,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的86个县,用户达14.6万户,其中各级农技人员1.1万人,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等13.5万户。三是创新推广平台。全省建立农业科技网络书屋21478个,使用596312人次,解决各类难题2261个。

记者:几年来,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坚持高位推动,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严格监管,坚持政策激励,呈现出多重变化。请问:江西省在强化目标效能管理方面是如何运行的呢?

平先良: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形象和服务能力,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星级服务创建为抓手的基层农技推广效能建设,按照机构、队伍、条件、管理和服务“五位一体”建设的思路,加强农技推广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实现了“五好”目标,即:机构形象好、班子队伍好、管理运行好、工作业绩好、服务口碑好。试点工作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并将江西省的做法向全国推广。江西省两次在全国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工作相关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省有15个乡镇站被认定为首批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认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江西省还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基层农业部门和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开展农技推广“以奖代补”工作,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的县进行奖励,鼓励县级农业部门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农技推广“双百”评选活动,在全省评选出100个先进乡镇站和100名优秀基层农技员予以表彰;开展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评审,奖励为农业技术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2013年至2014年奖励农技人员726名。特别是在一些县开展“农技推广服务颜色落地”试点,推动农技推广服务落到实处,采取农技推广服务到哪里,三色旗就插到哪里的做法,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记者:江西省在农业科技多元化推广方面出台了哪些扶持政策和措施?

平先良:江西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鼓励涉农高校、龙头企业等参与农技推广工作。一是连续两年联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科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气象局等单位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农科教大协作的方式,组织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等,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试点县从10个扩大到30个,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省各类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达到10.02万个,成员超过90万人。为农户提供生产、信息、技术及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鼓励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农技推广服务。采取订购服务、定向委托、公开招标等方式,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积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与江西省气象局签订战略框架协议,通过乡镇农技站等平台,定期农业气象信息、农情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气象局的高度肯定,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第一。五是开展与保险公司、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实行产业结盟,服务对接。

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建站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础,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是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农技推广信息化是推广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效能建设是为了调动农技员的积极性,多元化推广是机制创新。

记者:江西省下一步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思路是什么?

平先良:应当说,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江西省农业厅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江西省支撑农业发展的科技条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实现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的转变。农技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要”变为“我要干”,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当然,作为欠发达地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与农业部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下一步,江西省将按照农业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大力度,创新思路,主要做好 “创新、融合、互联” 这三篇文章。具体如下:

1.做好创新这篇文章。就是做到“三个坚持”,推动大创新、构建大体系、提供大服务。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召开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等相关工作会议,争取以江西省政府名义下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二是坚持协同创新,扩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范围,建设产业从5个扩大到10个,实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全覆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坚持效能建设。新增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面开展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2.做好融合这篇文章。就是推进“三个融合”,凝聚发展合力,推进体系建设。一是推进体系融合。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体系融合发展试点,按照“身份有别、目标相向”的要求,遵循“强公益、活经营、促融合”的工作思路,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体系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活力。二是推进内部融合。按照“职责有别、目标相向”的要求,整合农业系统内部资源,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以公益为主体,以社会化服务为补充,以农技推广、农经管理、农资供给、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为重点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三是推进部门融合。按照“部门有别、目标相向”的要求,整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粮食局、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涉农高校等资源,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3.做好互联这篇文章。就是建立“三个平台”,加速农技推广信息化。一是建立乡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打通服务对象和服务主体的通道,采用移动互联网等手机终端,建立乡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的系统,构建专家与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互通的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高效、及时、便捷的服务。二是建立多元化推广平台。积极支持和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三是建立“12316”服务平台。办好“12316”农业服务热线,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记者:您能详细描述一下江西省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的具体路径吗?

平先良:江西省下一步的农技推广体系再创新,主要着力夯实“补短板、强功能、创机制、促服务、兴产业”五点一线的操作路径。主要如下:

1.补短板,深入推进改革。江西省各县应根据辖区内农业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需要,合理核定岗位设置标准,科学编制各岗位职责。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责选人,配齐功能。重点解决基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岗位编制不足,岗位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具体,岗位人员专业能力不适应,岗位职责与当地主导产业或“调结构、转方式”等科技服务需求关联度不够等问题。

2.强功能,完善支撑保障。贯彻创新发展新理念,按照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科技转化、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建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岗位技能、检验监测、信息化(智能化)等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3.创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农业产业的科技需求,创建一批保障和促进科技服务支撑、增强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4.促服务,贯通产学研推。实施精准扶持计划,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或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培育的高效新型产业,建立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及其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的操作模型,按照“强公益、活经营、促融合”的总体思路,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打造“产业、教育、科研、推广”一体化服务团队。

5.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或高效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使之成为支持地方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形态发展的有机组成。以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为目标,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对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

(本刊记者 黄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