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西向中轴线 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西向中轴线 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拉维夫:今夜没有火箭弹

地中海的涛声节奏轻缓,夜幕下的特拉维夫,看上去宁静而祥和。这里街头巷尾随处可听见播放各种音乐的夜总会舞厅,还有餐厅、酒馆、咖啡屋、迪斯科舞厅、电影院、礼堂和音乐厅。

关于以色列的特殊印象,也许从我们还坐在飞机上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的航线在地球的表面画出一道弯弯长长的弧线,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这座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往常更多是作为被火箭弹轰炸的对象,出现在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里。没想到,如今我就站在这座城市的土地上。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特拉维夫似乎又不平静了。所以,我没有在这里久留的打算,按计划只过一夜,天亮便搭乘火车前往耶路撒冷

睡觉前,我从Hotel漫步到海滩。眼前的地中海已经很熟悉了,但这处的海岸却是第一次触及。地中海的涛声节奏轻缓,夜幕下的特拉维夫,看上去宁静而祥和。然而,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看过网友“行走40国”拍摄的视频,便知道,冲突期间,呼啸的火箭弹不知何时就会在空地或者海边炸响。随时可能响起的警报声,催促着居民和游人必须在90秒之内躲进掩体或防空洞内——这是每个在特拉维夫逗留的人一定要牢记的。

不过,当地居民早已习惯了这种状况的发生。在警报解除之后不出半个小时,特拉维夫街边的咖啡馆又会人头攒动,小商贩们的吆喝声又会响起,玩耍的儿童依然撒开腿跑得欢快。

我比“行走40国”要幸运,特拉维夫的这个夜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不知道我在面临突况的时候,能不能还像他一样镇定地拍摄视频。我也不想知道。躺在酒店的床铺上,我的心里只有耶路撒冷。

旅行攻略

地区速记:

特拉维夫全称为“特拉维夫—雅法”。它是一座现代国际化城市,也是一个文化、金融中心城市。这里到处充满了生机活力,各种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主要景观:

特拉维夫的中心地带“白城”云集了世界上最多的包豪斯风格建筑,也因此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还拥有20多间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以色列博物馆和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特拉维夫也是夜生活和娱乐的中心,这里街头巷尾随处可听见播放各种音乐的夜总会舞厅,还有餐厅、酒馆、咖啡屋、迪斯科舞厅、电影院、礼堂和音乐厅。

特拉维夫的海滩和海滨大道风景如画, 浪漫如诗。

特拉维夫的历史景点包括:比亚力克故居、本古里安屋子(BenGurion House)、楚裴多(Trumpeldor)街上的旧公墓和鲁文故居等。喜欢自然的游客可以去游览阿布·卡比尔花园、哈雅况公园和特拉维夫大学附近的植物园。

特拉维夫有多个广场,包括著名的拉宾广场、哈米迪纳广场和迪岑哥夫环。

旅馆推荐:

Hayarkon 48 Hostel,双人间110美元,多人宿舍28美元/人。

这个旅馆离海滩只有一个街区,靠近16路小巴公交车的终点站,附近就有餐厅、小超市、银行。早餐提供拷面包和咖啡(巧克力酱不错),有露台。

当地旅游局推荐的酒店有:Abratel Suites Hotel,Isrotel Tower,Mercure Marina,Crown Plaza City Center等。

耶路撒冷之一:哭墙之下

教徒们散立在哭墙前,或对着做工精美至极的经筒念祷,或把额头轻轻贴在哭墙上。也有戴着黑色礼帽的当地人,自顾自地交谈着。我将一张写着心愿的纸条揉成一团,塞进哭墙的墙缝里,据说这样我的心愿便可以实现。

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之间有列车通行,也有巴士;火车站和巴士车站紧邻。我选择了巴士,45分钟就到了。

出了位于耶路撒冷新城的巴士车站,我转乘6路公交车,边行边堵,一个小时后到达了老城里的大马士革门,我的酒店离此不远。

步行穿过大马士革门,眼前就是穆斯林区。穿过狭窄蜿蜒的小巷,步行5分钟就到酒店了。酒店有个大露台,站在上面就看见金顶清真寺。

我在酒店边上的一家清真餐厅吃了午饭。之后,我开始漫无目的在附近转悠。路过一些说不清名字的教堂,时间慢慢过去了,我抬手看了看手表,改道前往哭墙。

下午4点的光线正好,给哭墙染上一层柔和的色彩。这里的游客比较多,但秩序井然。我和很多人一样,将一张写着心愿的纸条揉成一团,塞进哭墙的墙缝里,据说这样我的心愿便可以实现。教徒们散立在哭墙前,或对着做工精美至极的经筒念祷,或把额头轻轻贴在哭墙上。也有戴着黑色礼帽的当地人,自顾自地交谈着。我想我能理解这样的一种氛围。

可惜这里天黑得早,5点就暗了。老城很小,我离开哭墙,从粪门(原谅这个名字,它就是如此)穿出,沿城墙又踏进锡安门,再向北走到雅法门……6点左右,我在圣墓教堂外的三角广场附近找了家餐厅:Golden City Restaurant & Café。它的特色是Roof Top(屋顶),景观绝佳,环顾四周就能看到犹太教的圣殿山、伊斯兰教的金顶清真寺和基督教的圣墓大教堂。 很多游人在老城逛累了,就来这里喝下午茶。

到达耶路撒冷的第二天早上5点半,我离开酒店前往橄榄山。在这里,可以静静坐着,等候阳光缓缓的移动,逐步铺开,慢慢照亮整座耶路撒冷圣城。

离开橄榄山后,我先拜访了万国教堂,再赶去金顶清真寺。我只知道金顶清真寺是有午休的,只是没料到此时才上午10点多,却已关门谢客了。

按照规矩,这里的清真寺并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所以,我也只是在参观了一圈。

耶路撒冷之二:苦路读城

沿着苦路行走,也是参观耶路撒冷古城不错的方式。14站苦路节点,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便是教堂。

整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行,我花了一半多的时间徘徊在耶路撒冷的角角落落。这倒不是因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就不值得一去,只是圣城的魅力令我无法抗拒,此外因为赎罪日的缘故,我原定前往约旦的计划也耽搁了一天。这一天,自然毫无保留地也交给了耶路撒冷。

行走苦路,是既定计划中的一步。

苦路,Via Dolorosa,信徒们称之为“悲痛之路”。据说是耶稣从受审、受刑、背负十字架、直到入葬,他在人世间所走的最后一段路,一共分为14站,每一站所在地的石壁上,都镶嵌着一块刻有罗马数字记号的方形碑,碑上的图像,反映的便是在这一站所发生的事情。

这一天正好是周五,按照习俗,周五下午3点左右,会有信徒和教士组成的队伍,抬着十字架行走苦路。于是,我便早早等候在苦路的第一站。到了时间,队伍如约而至。我夹杂在许多游客之间,开始跟着队伍缓慢行进。

我发现沿着苦路行走,也是参观耶路撒冷古城不错的方式。14站苦路节点,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便是教堂。不同的教堂,它们的名称也多与当时发生的情景有关。除了教堂,其他的主要建筑包括要塞、古民居、拱门、祭坛等。跟随在信徒和教士的队伍身后,看看镶嵌在墙壁上的石碑,便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走完了苦路,我想再去看看哭墙。到了哭墙,却不允许拍照了。我只能找一处离得远远的建筑,爬上阳台眺望哭墙。

周五太阳下山以后,一直到周六傍晚,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所以此时,很多犹太人陆陆续续地走到哭墙下,白色的一片。

安息日里,很多犹太人商店都停止活动了,所以我在老城里转了好一会儿,都没吃上饭。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走出老城的雅法门,找到了一家经营屋顶餐厅的旅馆。这里的食物味道不错,环境也好,可以遥看老城夜色。

旅行攻略

地区速记:

始建于数千年前,这座永恒之城至今犹存,风采依然;每当微风呢喃,每一块建起这个古城的岩石都向聆听者喃喃低语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历史;就是这座古城,数千年来始终强烈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虔诚朝圣者前来参拜;这就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一座让人爱恨交错却又在情感上使人难以抗拒的城市,是一座为人类提供宗教和灵魂洗涤经验的圣城。

除了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杰出历史古迹外,耶路撒冷还能赋予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热衷者现代风格的旅游项目,包括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戏剧、音乐、考古和烹调庆祝活动。

主要景观:

古城是耶路撒冷的心灵所在。古城外有高墙围绕,内分四个角区——犹太区、亚美尼亚区、基督教区和穆斯林区。

古城内包容保护着世界三大宗教圣地:犹太教圣地哭墙(又称西墙),基督教圣地圣墓教堂和圣殿山上的穆斯林教圣地金顶清真寺。哭墙每年都迎来数百万犹太信徒祈祷、朝拜。到访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但相信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心愿、祈祷写成小字条,放到墙上的裂缝中。

耶路撒冷在基督教中地位同样重要,因为耶稣曾在这里住过,也在此地离开人世。基督教角区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遗址当属“苦路”。很多来耶路撒冷的基督徒都要重走耶稣的苦路,并从穆斯林区狮门起步,穿过14站,最后到达圣墓教堂。还有玛丽亚永眠教堂,建于百年之前,在地下室层放有玛丽亚安息雕像,据说教堂旁边就是耶稣用“最后的晚餐”的所在地。

旅馆推荐:

Hashimi Hotel,双人间100美元,三人间125美元,多人宿舍30美元/人。

这是老城内位置最好的旅馆,宽敞的露台,可以眺望金顶清真寺。早餐也很丰富,有牛奶、饼、色拉、点心、鸡蛋等。地段优越,离老城的大马士革门和苦路仅10分钟路程。

Petra Hostel,双人间90美元,三人间100美元,多人宿舍25美元/人。

地段也不错,靠近雅法门,也有露台可看老城全景。

当地旅游局推荐的酒店有:Dan Boutique Jerusalem,Hrmony Hotel,Jerusalem Gold,Yitzhak Rabin Guest House等。

伯利恒:冰冷隔离

到了伯利恒,就肯定会经过涂满各种涂鸦和口号的隔离墙。这是一道纯粹由钢筋水泥和铁丝网构成的两层楼高的冰冷围墙。高墙脚下,是漫长的隔离通道。

伯利恒在耶路撒冷以南,距离耶路撒冷大概45分钟车程。在耶路撒冷大马士革门外乘坐21路车,就可以前往伯利恒。

虽然相隔并不远,但伯利恒是属于巴勒斯坦控制的地区。在前往伯利恒之前,我专门针对这里的安全情况进行了了解。所幸与冲突不断的加沙地带不同,伯利恒是一个平静的城市。但熟悉这里情况的朋友还是很严肃地提醒我,在伯利恒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事实上,在伯利恒随处可见的配枪的巴勒斯坦军警,也让我非常自觉地自我约束。

从21路车下车后,没有安检。沿着隔离通道,我一直向西走,因为那边有一个开阔的广场,在一个叫做Peace Center(又称为和平购物中心)的地方,我找到了伯利恒旅游问询处。问询处告诉我,返回耶路撒冷老城要乘坐24路车。

参观过牛奶地教堂之后,我转道前往伯利恒大学。校园里随处都会邂逅巴勒斯坦的美女和帅哥。在学校里兜兜转转,不知不觉就出了校门。

到了伯利恒,就肯定会经过涂满各种涂鸦和口号的隔离墙。这是一道纯粹由钢筋水泥和铁丝网构成的两层楼高的冰冷围墙。高墙及其脚下漫长的隔离通道,让纯粹观光客的我心里增添了一些说不明道不清的苦涩。

临离开伯利恒之前,我偶然看到在路边高高悬挂的宣传牌——用包括中文在内的许多语言书写的同一句话,“期待您再次回到伯利恒”,落款是英语的“巴勒斯坦官方旅游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