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书中建成黄金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中建成黄金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前传

性格决定命运。留着一把大胡子的缪炳文,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

在南京大学,他学的是化学专业,这在当年,也算是炙手可热的实用专业。如果他愿意跟当年大部分的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进入人生轨道,今天,他应当在一家化学研究所里终日与试验数据为伍,或是成为某个化工厂分管业务的头目。

但历史已被覆盖、被改写,这是缪炳文性格中不安分的因素使然,是风起云涌的时势使然,是天欲降大任的机遇使然――也可能没那么玄乎,一切只是源自某一瞬间他头脑中不经意闪过的念头,却如闪电划破天空,生成了一个最惊人的化学裂变――而今的缪炳文,已是鸿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大众书局的董事长,首届“南京市十大文化名人”。与化学离题万里,他以一名民营文化产业先行军的身份知名于世,并成功打造出了“中国民族书业二代品牌”――大众书局。

一个人,其体质源自他的食物,其气质源自他的阅读,其运势,则源自他所有留下的足迹。我们来看看,在2002年12月之前,在创立国内最大民营书城之前的缪炳文,曾经走过怎样的一条羊肠小道或阳关大道?

1988年,刚刚进入社会的缪炳文成了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工作待遇很不错,出差一天可休息一天,一同毕业的同学每个月只有80多块,他的收入已经有三四百了,相当于现今的外资小白领。

但这种温饱安逸、风平浪静、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显然不是缪炳文的理想。不久后,在众人不可理解的目光中,他离职去了海南。海南其时刚刚建省,尚处在满目荒痍、万物待兴的起步阶段,缪炳文与伙伴们在那里自得其乐,做做业务、办办报纸、交交朋友,既带着纯真的文人气,又初步体验到弄潮商海的迷人滋味。但等到1991年底,当海南省已成为全国人民盲目向往的淘金热土时,缪炳文却又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回到南京大学,到科技开发研究院重新干起了科研。

“这样的选择自己也很难解释得清,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缪炳文如是说。

但机会不会错过有准备的人,正如命运总垂青于智慧的头脑。在南京大学的四年间,他给同事的印象似乎总是不安分的,业余时间,总见他四处游走、忙碌不停,像在对自己的综合能量进行一次自我测试,像拉伸一根弹力绳,看看其长度与强度、深度与广度。

四年之后,一切有意无意的经历开始显现出初步的结果:他与另外两个伙伴创立了美丽华实业公司,主营“千百度”女鞋。

1995年,这是生命中值得划上刻度的重要年份,缪炳文,从书生一变而为商人。

从物理角度来看,他还是他,可能只是体形稍胖,胡子稍乱;但从化学角度来看,显然,这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质的飞跃。人生从此别样天,在没有人注意到的内心角落,他是踌躇满志的,更是如履薄冰的。

此后六年多的时间,三个伙伴同心同力,建生产基地,上生产线,成立精英设计中心,建成工业园区。2003年6月,鸿国国际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南京第一家海外上市企业――像拔河一样,他们一步步把成功的长绳从彼岸拉到了此岸。

这一期间,缪炳文的运转曲线是一个商人的典型写照,决策与跟进、竞争与合作、叛逆与妥协、风险与收益、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所有的摸滚打拼、跌宕起伏,他均身临其境,对于百货零售、对于企业管理、对于多元化发展、对于市场战略定位,缪炳文开始慢慢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思路。

时间到了2002年年底,来自物质的、心理的、理念的,所有的铺垫与积蓄已如水到渠成,“大众书局”,在这个时候,像一粒种子一样,开始进入了前途未卜、诡谲多变的孕育期。作为这粒种子的播撒者与培育者,缪炳文开始迈出了他涉足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小步。

二、正史

南京新街口,全国知名商业中心,吃喝玩乐、物质华美;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这样一个红尘万丈的喧嚣之所,到底还缺点什么?或许是读书人的天性在潜意识里作怪,或许是商人智慧的灵感突至,或许是对精神家园的暗中渴求。2002年底,经过第N次的市场调研,缪炳文确立下“错位经营”的总体思路:做文化,做图书。

从鞋业的“行万里路”,到图书的“读万卷书”,这仅仅是一种纯商业性的巧合?还是命运之手在暗中推波助澜?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但此方案一出来,就遭遇到了众多业界同仁的善意劝阻:做图书,吃力不讨好,周期漫长,十有九赔,别的不说,就连国营一字号新华书店,虽有强大后台支撑及免房租、好市口、主渠道等一些利好背景,其结果仍然是青灯微照,收益薄微乃至“正当亏损”;再说现在是网上阅读时代,又是物质崇拜时代,精神消费已成奢侈品。大趋势在此,你缪炳文明知其深浅,偏偏还要趟进这条河流,弄不好会把数年英名毁于小小图书呢!

但缪炳文自有其思路:天生万物,有其短,必有其长。从寻常意义上讲,图书似是穷途末路,但一个市场在长期垄断之后,其竞争力必将有所削弱,其思维与模式难免有所僵化。而弱点就是增长点,就是无量的商业上升空间。

此种背景之下,以民营身份进入图书业,乍看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实质上,是知其短、攻其弱,是知其可为而为之。再说,缪炳文心中有一组数据,当年,中国一年的图书零售总额为800亿―900亿人民币,但在德国、美国这些出版业发达的国家,仅一个大型出版机构销售的图书总额就是中国全部市场的2―3倍。可见,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当可观。

2003年1月1日,南京书城(大众书局前身)正式开业,其超过7000平方米的单体独立书城和3000平方米的综合区域创下了国内民营书店的面积之最。当时南京虽有1000多家书店,但大都是“小舢板”,航空母舰式的南京书城一下子脱颖而出,立刻引起了全国业界的关注。

引起关注的,还不仅仅是体量上的大与巨,还有董事长缪炳文的全新思路,这也许得归功于他多年的零售业经验积累以及开放式的市场理念。缪炳文给自己的图书经营定下一个调子:把图书做成商品,把商品升华成文化。

别看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创新出了不同的风暴。

创新一:在书店中开设“店中店”

长期以来,书店的排列布局都是按照“中图法”的传统分类法进行店堂布置,虽然科学严谨,但缺乏应有的个性与风格。这一方面,拥有高级发行员资历的缪炳文,从读者的消费角度打破了这一视角,他大胆创新,突出风尚与流行,突出个性化,突出消费主体,在书店中打造“店中店”,派生出诸如“女性书店”、“旅游书店”、“生活书店”、“工具书书店”、“经济书店”等类别型专柜,引导和方便消费者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选购自己所需的产品。

这一源自零售百货业的做法在店堂甫一亮相,即赢得了碰头彩,长期以来被忽略掉的主体意识突然被如此体贴地照顾起来,读者无不感到耳目一新,购买欲也就顺势水涨船高起来。

创新二:借鉴百货业营销理念

长期以来,书店便是卖书,这似乎是千古一条道走到黑了,但所谓突破与创新,也仅在一念之间、在一墙之隔,缪炳文伸出他的手,轻轻推倒了这堵约定俗成的墙。

从南京书城(大众书局)开门第一天起,他就开创了一个“文化百货”的理念,全方位引进各类与文化相关的零售百货,做成一个“culture mall”。此举的确如春风扑面,教育资讯、人才培训、软件产品、电脑卖场、动漫体验、旅游产品、电子数码、数字阅读、品牌咖啡、茶文化、眼镜等无一不可,只要与文化消费有关,统统召入麾下,引入了少儿手工馆、游乐场、玩具馆、KFC等,并配有英语角、韩语角、抄书台、休息区、阅读岛及经典电影回放等综合休闲区域――就像一个高明而狡黠的大厨,将教育、阅读、娱乐、休闲等统统揉成一个大面团儿,再做成一只只精致美味的点心,捧到面前,一家几口,可各取所需。不同人群的文化休闲都可在这里得到“一站式”的满足,感受传统文化与都市趣味的流通与互补。

创新三:周边衍生平台

图书是商品,更是有温度有气质有生命力的文化。作为文创产业的先行军,缪炳文梦想着要为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构建一块萋萋家园!以书为圆心,大众书局画了两个大圆,先后开设了“大众梦幻剧场”和“大众讲堂”。

“大众梦幻剧场”名字叫得梦幻,先后推出的活动也充满了魔力。2004、2005年,剧场分别邀请了中央芭蕾舞团、西班牙皇家乐团来南京献演,为南京人送上了高品质的文化演出。2006年7月,还通过全国选拔大学生演员、群众演员,将都市漫画《涩女郎》改编成现代话剧,轰动了南京话剧界。

相对而言,“大众讲堂”则更为贴近百姓大众,力争让每一位读者都可以通过这个课堂走进更为立体的阅读世界。这些年,“大众讲堂”先后开展过“女性读书沙龙”、“关注孩子成长”、“学术大师讲座”、“金秋谢师恩”、诗歌大赛、“企业家读书会”、“出租车英语培训”等活动,而设在厅堂内的“艺文空间”多功能室,更成为一个面向会员和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沙龙,讲座、展览常年不断,打造了大众书局“视、听、味、触、嗅”五觉享受的艺术空间。

创新四:“逆市”更名

缪炳文一向坚信,“只有不好的企业没有不好的行业。”虽然图书经营的确存在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问题,但通过多种文化业态的引进,可全面分担经营成本,取得多赢效果。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原“南京书城”的品牌虽已广为人知,但有地域限制,不适于连锁开拓,且放弃已经成熟的“书城”品牌虽然意味着无形资产的损耗,似是“逆市”之举,但长痛不如短痛,有舍才有得,这也是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化的必要成本。

为此,缪炳文先后找过北京、上海等多家书店,多番寻觅,都没有合作成功。就在焦虑之时,他们突然注意到一个沉寂多年的老字号:大众书局。这曾是民国时期中华书业的老字号之一,但后来流失了。他们当机立断,立即在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了商标注册,抢下这个古风犹存的金字招牌――可谓鸿国最得意的“快手笔”――并迅速以细胞“繁殖”般的活力与速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在每一个城市的连锁店,大众书局都会邀请一流设计师设计,本着“连锁而不复制”的原则,整体格局上追求欧洲图书馆风格,并兼顾地区文化差异,每个店在主题、材质、色彩运用上略有不同。这些用心良苦的细微之处都得到了当地读者的热烈响应,书城每开到一处,即迅速成为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和都市文化新坐标。

以南京为例,国贸大众书局便是新街口的绝对地标,一些“80后”、“90后”更是笑言:“多少年了,每次约路痴、脸盲,接头暗号都是:我在大众书局门口等你!”正因为此,2013年10月31日,大众书局国贸店搬至附近的国药大厦,虽然新旧店之隔步行仅需十分钟,但还是在全城引发了一场汹涌的怀旧潮――大众书局在南京人心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是这些创新模式在盈利上的实战力。开业后,南京书城年销售额节节攀升,第一年站稳脚跟,第二年即在全国优秀大型书店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开始进入良性循环。2004年,南京书城被江苏省委宣传部主编的《江苏文化产业蓝皮书》作为个案研究,也是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入选其中;同年,才两岁的南京书城还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副会长单位。2004年,大众书局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书报刊及电子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2005年,大众书局又获“全国性出版物连锁经营许可权”。

这样,大众书局成为江苏省内首家同时获得“双权”的图书连锁零售企业。2005年6月,大众书局斥巨资建立了图书自动化物流流水线,这是省内也是全国民营书店中首次引入这种流水线,其吞吐量能满足100家经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年销售最高额达10亿码洋的连锁店配货需求。

三、野史

说完了创业史,让我们重新回到缪炳文其人,除了那把较为引人注目的小胡子,抽烟喜欢用铜烟斗,一派绅士风,他的身上还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这是一个鼓励好奇心的时代,也是一个注重隐私的时代,关于他私人气质的各种演绎,我们只能以一种野史的角度进行边缘化的触摸。

关于读书

既然是做书的,不可避免的,缪炳文常常会被问起关于书的问题。

在缪炳文看来,书分长期有用和短期有用两种,“有些书,可能在短时间里,你看不出它对你会有什么作用,但说不定哪天它又能促成你某方面的灵感,比如《禅的202个人生智慧》、比如《二十四史》,这都是长期可以陪伴在侧的良师益友,每看必有收获;而一些实用类的图书则属于短期有用。”不仅读书,他本人还开始“玩”起了藏书,每月藏书百余本:“为读,为藏,亦为了解商品,增加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作为企业高层,缪炳文的阅读中,有相当一部分偏重于管理、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他给自己定下的“硬杠杠”是每年必读48本图书,平均一个月要读4本。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他喜欢在各个角落都放上书,床头放两本,工作室放两本,汽车上放两本……“只要有机会坐定的地方都有书的影踪。”读书已成为他融入血液的本能。

“我知道,有些企业高层会因为过分繁忙而放弃阅读,事实上,读书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投资。当你通过广泛阅读掌握一些技能的时候,在关键时候这些知识就能有用武之地,在生意谈判上我就明显感觉读书作为一种投资的重要性。比如在谈判初期,往往会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当对方谈到体育的时候,你能快速地讲出当前最红的球星;当对方谈到文学著作的时候,你可以把当前最畅销的书中内容与对方展开讨论。这样不论别人谈论什么话题,你都能巧妙作答,对手必然感到敬佩,那在谈判桌上就掌握了主动权。”

关于困难

任何一条成功之道,在看得见的风光与鲜花之后,必定都有看不见的沟沟坎坎,在彼时彼地,如何应对困境?

“总的说来,自然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最大限度地把困难给踩到脚下。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团队也是我最大的资本和自豪所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实践证明,三人团队是最为科学合理的组合模式,比一人两人强大,又比四人五人团结和谐。也许,就像物理学中的三角,这是最稳定、最能够承受外力的结构。”

“我们的事业一步步走到今天,有一些困难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比如,当年国贸中心裙楼部分的亏损,比如,刚刚做图书时所碰到的歧视与阻力,比如,与同行及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等等。但还有更多的困难,是不足与外人道的,但有了这个‘铁三角’,有了强大的团队在后面支撑,总会迎刃而解了。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一个人走夜路,或许会害怕,但如果三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恐惧感就会灰飞烟灭。”

关于自由

提到生活中几次重大的转折与改变,比如当初离开政府机关到海南,比如离开海南重回校园,再比如离开南京大学自立门户,这一系列重大的抉择,到底动力何在?内因何在?

缪炳文的回答颇具“四两拨千斤”的意味:“不为什么,只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那他所指的“高质量生活”又是指什么?锦衣美食?豪宅香车?非也,缪炳文进一步的解释可能超出大家的想象:很简单,好的生活,就是不想上班时,就可以不上班。当然,更重要的是,想什么时候上班就能上班。

这看似玩笑的回答,往深里剖解下去,其实就是一个词:自由。

回看缪炳文前面四十年的人生,对自由元素的向往与渴望,可能已成为他血液的一种颜色。如果现有的生活,过分安逸或过分循规蹈矩或者缺乏挑战,对他而言,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樊笼,他就得打破它,冲出它,去投入另一个未知的空间。

有人注意到缪炳文的一个细节,在他的手掌心上,常常会写满当天所要办的各种事务,相当于备忘录,或美其名曰“掌上电脑”。

“是啊,想起什么事情了就记下来,记在报纸上,记在纸片上,记在手上,都一样嘛,反正把事情办好就行。形式或载体有那么重要吗?只要方便就行。”这样的细节,足可以一孔窥豹,看出缪炳文对形式主义、对条条框框下意识的回避。

他是一个追求简洁的实用主义者。对他而言,生活的品质,自由的含义,外延极广,有对机制束缚的不满,有对程式化工作的厌倦,有对高枕无忧现状的否定与轻蔑。

正如雄鹰。鹰击长空,不是为了觅食,而是为了飞翔的乐趣,为了接近高远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