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国家统计部门为提高和改进数据质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统计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尽管如此,数据质量较差仍是困扰我国当前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今天,党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统计数据的决策作用越来越大,而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然而,近年来,个别部门和企业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时有发生,主要统计数据仍存在高估或低估的问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主观的人为因素,也有客观的环境因素,既有统计内部的问题,也有统计外部的问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的外因

1、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某些弊端和某些官位存在的风气不正,弄虚作假、干扰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关心哪一个数字,哪个数字就不易搞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一是源于现行的企业考核制度,如常见的以某个指标大小进行企业排序,不论企业、行业之间的差别,居前者赏,居后者罚,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提拔等,企业客观上促使了作假;二是源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下达不切合实际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企业为了完成“双过”或全年计划,就在数字上做“文章”;三是源于党风不正,报政绩要荣誉,数字就高不就低,报贫困要扶持,数字就低不就高,按需行事,随机应变,导致统计数据失真。

2、统计调查的难度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统计调查对象的规模日益增大,构成日趋复杂,经济成份增多,新旧格局交替,加之调查内容不断更新,增加了统计调查工作的难度。

3、被调查者合作程度降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受利益驱动,各种各样的被调查者千方百计地保守自己的秘密,部分被调查者有意加大或缩小统计数据,被调查者对统计调查的支持合作程度降低,取得真实的统计数据变得相对困难。

4、统计执法力度不够。一方面对统计法的宣传面不广泛,宣传程度不深入,不少人不知统计法,不懂得在统计调查中自己应有的权利,应尽的职责,应履行的义务,或是知法而不守法。对违反统计法的行为或责任人,亦未能依法严惩。部分领导、管理机构乃至社会,普遍认为统计数字大一点或小一点无足轻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助长了统计违法违规行为。

5、统计工作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开性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政府统计发展中长期计划。在国家统计局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中,缺乏统计发展目标及其执行情况、统计经费收支情况和人员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对政府统计工作的整个运行和管理情况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在数据对外公布方面,向社会介绍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数据质量情况不够充分。

(二)影响统计数据的内因

1、目前的统计制度方法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国家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仍停留在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上;近几年来国家的各种普查频率过高,普查与抽样调查之间,普查与年报之间指标不衔接,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今年,国家对普查已有新的举措,普查频率过高现象将会有所改观。

2、统计调查方法过于单一,启用非全面调查方法滞后,尽管现在已有些指标及行业抽样调查,但主要经济指标仍依赖于传统的全面报表。随着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仅用全面报表统计,一方面难度增大,同时也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

3、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数量少。目前,由于统计管理结构不甚合理,上面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兼职过多、业务不熟,在浩繁的口常工作中,统计人员又面临统计工作不受重视,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知识更新跟不上客观发展,技术手段落后等具体困难,都对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4、统计基础建设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和企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统计手段的落后和信息化滞后,制度的不规范,基层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建立不全,数出无据,造成统计数据时效性差,质量难以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和统计文化建设,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的信念。结合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统计工作的特点,经常地、反复地强化、灌输“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信念,树立共同的理想。有了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统计文化建设弘扬正气,通过统计文化的进步和完善,来规范和保证其理想和信念的正确形成。积极、完善、科学的统计文化修养,是建设和发展统计事业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奋斗目标的性质,决定了工作成果的性质。只有在统计文化中强调诚信、强化诚信意识,才能把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保证数据质量是统计部门的神圣法定职责,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主旋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等共同理想和信念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2、建立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统一的、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那就是从目前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分离的统计管理体制转变为人财物管理相统一、业务与党政行政领导相一致的体制,建立职责明确的中央与地方两级垂直领导的统计系统,上一级管好下一级。这种体制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可以使我国的统计有较强的超脱性和抗干扰性,免受各级行政的人为干预;二是有利于抽样调查方法的真正全面推广运用;三是有利于建立基层自报制度、基层数据库和超级汇总制度。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布点的县市设立垂直管理的抽样调查队伍。因此,建立新的统计管理体制,对于统计改革的全面配套深入进行,确保统计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3、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部署,全面实施新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和完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公布制度;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积极开展以下改革探索和研究: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研究;研究建立并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研究资源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加强农村统计调查研究;开展城市和价格调查的改革研究;研究改进劳动统计制度,开展从业人员工资和工时抽样调查的试点工作;开展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统计问题研究研究完善城市化发展水平监测制度;将企业“一套表”改革与企业联网直报结合,作为统计组织方式和汇总方式改革主攻研究方向等。同时,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完善统计标准体系,也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途径。

4、建立用户对数据质量的反馈渠道,充分考虑和吸纳用户的意见。数据质量的核心就是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让用户满意。数据质量管理的过程应该是透明、开放的。可以通过正式会议、非正式讨论、用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用户对数据质量包括数据的内容、服务方式、时间、收费标准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定的改进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达到提高数据质量的目的。

5、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推进统计法制化进程。《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也是统计工作者捍卫统计数据质量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统计法》的同时,要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统计执法经常化、制度化,对于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各种违法行为要综合使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处罚,提高统计违法成本,增强统计法的威慑力,切实把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各级统计部门还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和各种方法,积极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统计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青海省门源公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