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学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地域性”――即地理中的“地”,一是“综合性”――即地理中的“理”。从“地”上看,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都存在和发生在其特定的某区域;从“理”上讲,任何一个区域的地理现象或地理特征都不是单个因素的影响形成,而是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板块,它是学好系统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重点,也是地理复习的难点。现以青藏高原为例,浅谈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一、找准位置――在哪里

(1)地理位置。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虽然有半球(南北、东西)位置、大洲位置、海陆位置及经纬度位置等,但没必要面面俱到地去掌握,只需重点从两个方面把握即可:一是经过该区域的重要经纬线;二是它的大致范围(重要边界线――多为高大山脉、河流等)。例如,青藏高原:经过青藏高原的重要经线有80°E经线和90°E经线,其中90°E经线穿过青藏高原的中部;纬线重点掌握30°N纬线,因其横贯青藏高原东西全境。青藏高原的大致范围是喜马拉雅山脉和云贵高原以北,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四川盆地以西。

(2)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动眼看、动嘴读、动手画、动脑记,重点是让学生动手画。可采取如下流程进行: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该区域―查看该区域的重要经纬线和重要边界线―在草稿纸上照着地图边看边画―不看地图,依靠记忆重画―与地图对照,检验所画地图是否正确―修正错误。如此反复令学生记忆深刻。

二、掌握特征――有什么

(1)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有人说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时,可把区域当作一个大箩筐,然后分成两格,一格装自然地理特征,另一格装人文地理特征。这个比喻很形象,对学习区域地理很有帮助。

自然地理这一格主要装地形、气候、生物(植被、动物)、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海洋)、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这一格主要装人口、民族、宗教、城市、历史文化、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例如,青藏高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地势特征――高原地形,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横亘着一系列高大山脉,如边界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高原内部的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高原上有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河流流向可判断),西北部地形较平坦,东南部地形崎岖(横断山区山高谷深)。②气候特征――高寒气候,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山地垂直气候显著,特别是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垂直差异产生了丰富的垂直自然带,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气候和自然带差异显著。③生物(动植物)特征――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山草甸,代表动物有体健耐寒的牦牛和西北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④水文特征――一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黄河、大渡河、雅砻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冰雪融水补给;在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高原上有众多的湖泊,多为咸水湖,是我国湖泊数量最多的地区。⑤自然资源特征――独特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着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水能资源和独特的湖光山色形成的旅游资源。

主要人文地理特征:①城市、人口、民族、宗教特征。城市小,是全国惟一没有100万人口特大城市的省级行政区,最大城市是的首府――拉萨。人口稀少,主要民族为藏族和汉族,藏族多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②农业特征。高原和山地主要发展畜牧业;河谷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代表农作物为青稞,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③工业。主要利用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矿建设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利用冷湖石油资源发展了石油工业。④交通。公路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和新藏公路;铁路有青藏铁路;航空运输。⑤旅游。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青藏高原近年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⑥可持续发展。高寒气候,环境脆弱,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2)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不能只看书、背书,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作用,一是指导学生从自然、人文两方面进行分类掌握;二是让学生在草稿纸或填充图上画(地形区、河流、湖泊、重要地理界线、重要农业区、城市、交通线等)、写、记这些特征。反复多次直至掌握记牢。

三、弄清原理――为什么

(1)成因分析。分析能力是学生重要的地理能力。 “地理”除了有“地”(地理位置――在哪里),还有其“理”(形成的原理――为什么)。任何一种地理现象必有其产生的原因。在自然地理特征形成过程中,地理位置是最基本因素,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它们对一个地区的气温(热量)和降水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气候和地形影响着一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面貌。如对区域动植物类型与分布规律、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土壤类型及其它自然资源环境的形成等,而这些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该区域居民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产生活习惯等众多人类活动。

例如,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形成了高原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寒气候影响着高原独特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分布,影响着高原上的水文特征和农牧业生产,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影响高原居民的生活。

(2)学习方法。一是指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二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分析法,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一般来说,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为原因只是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施加了积极正面或消极负面的影响。

四、作出评价――怎么样

(1)作出评价。一是针对某区域在开发利用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价,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作出评价――有利条件或优势资源有哪些?不利条件或限制性条件有哪些?二是针对开发利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哪些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产生的积极结果,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哪些是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产生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等。

例如,青藏高原合理利用――因地制宜:高原上草原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是本区域重要的生产方式;高原上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加上高原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以及河谷两岸平坦的地形、深厚肥沃的冲积土,临近河流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等优势条件,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拉萨河谷等都是高原上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高原地形、高寒气候、生产方式和等因素影响着藏民独特的服饰和生活习惯,影响着交通出行等。

不合理利用――出现的问题:一些地方过度放牧引起草原严重退化,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草场退化引起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破坏后很难恢复;陡坡发展种植业引起水土流失;旅游资源无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2)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分析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找出问题和原因)―学生个体充分探究(书面准备)―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展示学生学习结果―教师点评并作出积极评价―师生共同完善答案。

五、提出建议――怎么办

(1)提出措施。一个区域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该地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即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例如,青藏高原针对草场退化问题,规定合理的载畜量,保护草场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针对种植业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有效管理,合理开垦和保护耕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针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好合理规划,把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考虑;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使高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及持续发展。

(2)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针对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学生个体充分探究―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展示学生学习结果―教师点评、作出积极评价―师生共同完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