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个老上访户的自画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老上访户的自画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9岁的李雪莲始终想不明白,自己与丈夫明明是假离婚,怎么就变成真的了呢?败诉后她踏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二十年后,她仍然走在进京访的路上。不料,前夫因车祸意外死亡,才断了她的上访念头。而此刻的她,霜染了头发,蹉跎了岁月,逝去了年华。

从《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中,我看见了一个上访户的“满屏荒唐事,一把辛酸泪”。

说起来,都是二胎惹得货。在二孩政策之前,生育第二个孩子要被开除公职。李雪莲的丈夫秦玉河系化肥厂的正式职工,李雪莲第二胎意外怀孕后,想把孩子生下来,又担心丈夫丢了工作。她便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与丈夫协议离婚,这当然是假的。不成想,秦玉河与李雪莲分居期间,竟然与一个洗头妹擦出火花,并领证结婚。

大凡老上访户,都是会“搞”之人。丈夫移情别恋,有些女人哭过闹过,回归生活也就罢了。但李雪莲不同,她下定决心要闹个天翻地覆。她希望法院判之前的离婚是假,接着再结婚,然后再离婚。但是法院法官王公道秉公判案,李雪莲败诉。善“搞”之人会营造氛围,她头顶“冤”字在县政府坐了一天。她又来到市政府门口静坐三天,后因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小组检查,李雪莲以扰乱社会秩序罪被关进了拘留所。

李雪莲咽不下这口怨气,她认为,如果政府不管,秦玉河自己承认离婚是假也行。但秦玉河不肯承认离婚是假,反而说李雪莲婚前失身,“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这句玩笑话,彻底将李雪莲激毛了,她不想开辟未来了,而是要重新折腾。李雪莲认为本县当官的都是一群糊涂虫,首都北京应该有明白人,于是她上北京告状去了。

李雪莲到北京上诉首次“告捷”。在“两会”期间,她竟然误打误撞进了人民大会堂,她的冤情被中央首长得知。首长在该省小组会议上批评了个别官员不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结果,从市长到县长,法院院长到专委一律撤职,审判员记大过。李雪莲尝到了进京访带来的甜头,她得寸进尺,认为没有处理秦玉河,没有解决她不是潘金莲的问题。20年过去了,李雪莲依然走在上访的路上。

纵观全剧,李雪莲的心态已经在上访路上被毁掉了,处于严重的病态。如果刚开始是为秦玉河假离婚一事上访,后来20年的上访已经脱离了初衷,她早已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邻居不睦,儿女成了仇家,作为一个孤家寡人,她时不时要刷一下“存在感”,就是为了给县长、市长找点麻烦。李雪莲坚持每年在“两会”前进京访,政府坚持每年在她家四周“白加黑”、“5+2”布岗,看管人员苦不堪言。

在影片中,我们不得不反思有关部门处理上访群众的方式方法。就在当初李雪莲败诉后找法院反映情况时,法院的几个大老爷各忙各的事,不把一个农村妇女的事当回事,李雪莲找庭长,庭长让他找专委,专委让他找法院院长,结果到了院长荀正义那里,一句“刁民,滚”成了李雪莲踏上上访之路的导火索。另外,思维定式往往害死人。有一年李雪莲不想上访了,但是从县长到市长,都不相信她,要她签字画押保证,官员的不信任再次点起了李雪莲的怒火。

拦截上访户确实不是一个最佳方案。剧中看到,李雪莲在赵大头的协助下逃跑后,县、市大乱,安排警力堵截了一个个通往北京的路口。市里派出由法院院长带领的十几人队伍,由县公安局几十名民警在北京展开地毯式的搜查。看到这里,仿佛在看一场闹剧。

好在编剧巧妙安排了一个情节,就在李雪莲千方百计到达北京时,李雪莲的儿子告诉她,父亲因车祸意外死亡。秦玉河之死,使得李雪莲告状的链条一下子断裂了。二十年的告状成了笑话,告状的人也成了笑话……

其实,上访和这出闹剧,将板子打在谁的头上都是冤枉的。李雪莲认为自己比窦娥都冤,官员认为李雪莲是刁民。“不信法”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生态,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是主要原因。在处理问题上,基层政府围着维稳转,非法制化的解决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隐患。事实证明,若以非法制化手段来解决问题,暂时可以取得维护稳定的效果,但会助长一些人不闹不解决的心理预期。有时候看起来原有的矛盾暂时化解了,但更多矛盾又会接踵而来,维稳工作中不能单纯为了息事宁人而不依法行政,更不能单纯为了暂时迎合民众情绪和舆论压力而挑战法律的权威,触碰法律底线。对于不法要求,也不能以牺牲司法权威为代价,过多的示弱和迁就。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中的人物名字极具讽刺性。法院审判员王(枉)公道;副院长贾(假)聪明;专委董宪法(其实不懂);院长荀(损)正义;县长史为民(酒囊);省长储清廉。这一帮官老爷们,在李雪莲上访路上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