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不良反应的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特点、临床表现、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b)-019-02
近年来,随着中药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不良反应的重视,中药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这直接关系着中药安全性的评价。中药是否安全对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如何正确应用中药正确看待不良反应并有效控制其发生率,对中药的国际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一些问题。
1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特点
1.1 定义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的疾病、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或制剂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1]。广义的中药不良反应就是中药的毒副作用,是与治疗作用相对而言的。各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作用,中医药把药物的特性当作药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偏性”是药物治疗作用的依据,体现了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的一致性[2]。所以,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只是程度和出现的几率不同;有不良反应的中药并不表明就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该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等相提并论。
1.2 分类
依据中药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出现程度、病理机制及证候特点,临床上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成瘾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等,常见的是前三类。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分为:A、B两个主要类型和C、D、E、F四个附加类型。A型:用药过量引起,可以预测,通常与药物剂量有关,停药后可减轻或消除,发生率高,死亡率低;B型:一种异常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发生率低,死亡率高;C型:长期不合理用药的慢性毒性;D型:用药后若干月、年出现的反应;E型:停药后出现的反跳现象等;F型: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反应[3]。
1.3 不良反应的特点
由于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化学药不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机制也有别于化学药;加之中药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导致中药不良反应有以下特点。
1.3.1 多发性和普遍性常用的400余种中草药和很多中成药有不良反应的报道[2]。
1.3.2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药成分复杂,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1.3.3 不可预知性中药过敏反应物质种类多,且不确定,无法通过预期试验减少。
1.3.4 种类的不确定性现在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一种中药或中药制剂究竟会发生多少种不良反应。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报道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就多达十几种[4]。
1.3.5 不良反应的差异性中药成分复杂,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不一定相同;尤其是中成药,质量受制剂工艺、药材质量、质量控制水平等的制约,不同厂家、不同批次药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也会不同。
2 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中药不良反应在临床可为全身反应,也可以是局部反应;损害及影响到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主要损害: 循环泌尿、消化、神经、呼吸、造血、内分泌及生殖等系统,以及视觉和皮肤,而以皮肤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为多见[4~7] 。
3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由于中药自身的特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质量差别引起
中药缺少像化学药那样严格、完善的质量标准,内在质量差别很大。同一种中药因产地、采收季节、入药部位炮制工艺、生产厂家不同质量相差很大,不良反应可能不一样。如:甘肃的当归偏重于补血,而四川的当归偏重于活血;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8]。
3.2 品种和来源不同所致
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同名异物以及异物同名的现象较多;同一药材多基源较为普遍,造成中药的滥用、混用。如:福建、广西等地习用爵床科马蓝的叶作大青叶;江西、湖南等地习用马鞭草科路边青的叶作大青叶;河北、山西等地习用蓼科蓼蓝的叶作大青叶;江苏、安徽等地习用十字花科菘蓝的叶作大青叶[9]。又如:青黛是爵床科的马蓝、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菘蓝的叶或茎叶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10]。药物基源不同,所含成分及药效有别;所以,使用多基源的中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3.3 药物的毒性
川草乌、关木通、巴豆、全蝎、蜈蚣等中药本身就有毒性,使用这类中药不慎可发生不良反应[6]。
3.4 炮制不当
半夏天南星、附子等毒性较强的中药,须严格依法炮制后方可使用。同一药物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及毒副作用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如:黄连味苦、性寒,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见长;酒炙后引药上行,善清上焦火热;姜炙和吴茱萸炙后可缓和苦寒之性[11]。
3.5 煎煮或服用方法不当
乌头类药物经久煎可破坏毒性成分,降低其毒性;若煎煮时间短,毒性成分不能有效破坏,用药后易引起不良反应。又如:用大黄泻下攻结,宜生,应后下或泡服,久煎泻下力会减弱。用药时还应注意饮食,《本草经集注》上说:“服药不可多食胡荽、鸡…肥羹、鱼烩腥臊等物。”服药时间对药效也有影响,如:补益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用,清热活血药应饭后服[2]。
3.6 药证不符
这是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大剂量的人参对元气虚脱者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而小剂量人参对实热证患者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3.7 配伍不合理
中医用药很讲究配伍和禁忌,一般不应违反“十八反”和“十九畏”;对孕妇、儿童、经期妇女尤应注意用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大戟与甘草同用可引起腹胀、腹痛、肠鸣等反应[11]。
3.8 盲目合用中西药
中西药合理联用可促进疾病愈合,若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反应。如:五味子等含酸性成分的中药可使红霉素排泄加快;含钙、铁等元素的中药与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易形成络合物;血余炭、艾叶炭等吸附力强的炭类中药,能吸附多种药物,降低药效[12]。
3.9 中成药间的不合理配伍
如把含附子的药物与含川贝、半夏的药物合用,附子与川贝、半夏属“十八反”,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把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联用,会增加朱砂的用量造成蓄积中毒[12]。
3.10 个体差异
因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等差异,对中药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看似无毒的药品也可出现毒性反应。如:婴幼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使用含阿片的药物易中毒[13]。由于医学理论体系不同,应慎重使用部分民族药[13]。
3.11 中医药科研滞后
中药各种成分的性质、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滞后,加之部分虚假科研,人为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12 管理不到位
在边远乡村由于执法不到位,使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诸多环节失控,无证行医普遍……其次,有些商家受利益驱使,说明书不写明用药注意和禁忌证,利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4 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策[1,7,14]
4.1 统一标准,提高药品质量
规范药名,统一标准,全面推行GAP、GMP、GSP,严防伪劣药品流通、使用,切实加强中药的产、供、用。
4.2 辨证施治,合理组方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医生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遣药组方。
4.3 注意用量用法
目前,各中药书籍和《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为汤剂成人1日的常用量,应根据病人体质和个体差异,灵活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毒性较大的中药尤应注意;同时,对有特殊煎煮和服用方法的中药也应注意。
4.4 合理炮制饮片
炮制这门古老的制药技术,是在中医辨证用药基础上形成的,是控制中药质量,确保安全用药不可缺少的环节;供配方用的中药应是经合理炮制的合格饮片。
4.5 指导病人合理用药,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
用药前详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要慎重用药,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用药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介绍所用中药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正确对待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治疗和安抚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慌心理。
4.6 加强中药科研工作
加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安全性等的研究,逐步明确其作用和中毒机制,做到科学用药。
4.7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从事中医药的人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认识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4.8 建立和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度
药物不良反应可出现在用药期间,也可在停药后,反应程度千差万别。要做到尽早发现,就应建立健全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制度,及时通报疑有较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正确认识并加强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要降低其发生率,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从而使中药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达锦.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与防范[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12):727.
[2]高学敏.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39,41,42,182.
[3]翁维良.中药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0-172.
[4]苗明山.提防中药不良反应[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2):1-2.
[5]王爱民.中药药源性疾病危害的概述[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6):424-425.
[6]杨晓敏.实用急性中毒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9-317.
[7]翁维良.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7(2):6.
[8]唐廷猷.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1-123,127.
[9]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327-329.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8.
[11]龚千锋.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8-170.
[12]侯桂兰,芦柏震.中药不良反应的剖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
(13):1232.
[13]许德河.警惕中药的不良反应[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51.
[14]江志萍,卢伊羚.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4):
565.
(收稿日期:2007-01-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